在化粧品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科技創新已成為品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中國護膚品牌梵蜜琳,堅持以科研為基石,通過系統性、多層次的研發體系,實現了産品研發向“精準護膚”方向邁進。
9月15日-18日,第35屆IFSCC全球化粧品科學大會在法國戛納舉行。梵蜜琳在大會上分享了黑玫瑰抗衰相關研究成果。從原料篩選、活性成分鑒定、作用機制探索到臨床驗證,系統呈現了其在抗衰領域的科研實力。

2019年,梵蜜琳啟動全球原料優選計劃。基於文獻研究和現代植物藥理學分析,梵蜜琳選擇了源自法國Meilland家族培育的特色黑玫瑰品種作為品牌戰略性原料。該品種富含多酚、黃酮和花青素,花株在發芽到開花的生長全過程中,均嚴格控制溫度(10-15℃)和光照(≥8h),同時為保留各項生物活性,原料在人工採摘後採用-80℃冷凍乾燥及低溫研磨工藝處理。2021年,梵蜜琳聯合全球原料供應商Hallstar,採用微波-超聲波動態冷溫提取技術對黑玫瑰進行提取,開發出具備抗衰功效的專利成分“玫提因®”。
為解析“玫提因®”抗衰機制,梵蜜琳科研團隊與法國Genel實驗室合作,基於“針對亞洲人100個衰老基因組研究計劃”展開基因組學分析。相關研究成果《Exploring the anti-aging potential of the darkest rose: a genomic and retinol comparative approach》已於2024年入選IFSCC大會並發表。
在研究確認“玫提因®”具有抗衰功效的基礎上,梵蜜琳科研團隊進一步追溯其活性本源,利用UPLC-MS/MS(超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對黑玫瑰、格蘭維爾玫瑰(粉白色)和弗洛伊德玫瑰(紫紅色)進行代謝組學比較。研究成果《Investigation of Bioactive Substances in Different Rose Varieties and Molecular Docking and Validation with Anti-Aging Receptor Proteins》已於今年在法國戛納舉辦的IFSCC大會上正式發表。
研究顯示,該黑玫瑰品種活性成分較為豐富。在鑒定出的1972種活性物質中,花青素類成分含量突出,共檢測到68種花青素,總量為1.0355%,關鍵色素成分矢車菊素-3,5- O-二葡萄糖苷含量達0.9%。該品種還含有63種黃酮類成分,其中銀椴苷、根皮苷及山奈酚3-O-芸香糖苷等成分含量均高於其他被測品種。此外,分子對接研究中還揭示了黑玫瑰活性成分的抗衰機制。研究發現,黑玫瑰中關鍵活性成分能夠與 SIRT 家族蛋白、視黃酸受體等衰老相關靶點高效結合,表現出優異的親和力,從分子層面闡釋了其多靶點、高效率的抗衰潛力。

基於對“玫提因®”作用機制的研究,梵蜜琳提出“早P晚R”抗衰理念,日間注重防護,夜間關注修護,形成日夜結合的“24小時抗衰矩陣”。該理念已應用於貴婦膏及貴婦霜系列産品,通過早晚搭配使用,實現多維度抗衰老保護,彰顯了梵蜜琳在護膚理念方面的創新能力。
梵蜜琳的産品在上市前均經過嚴格的人體功效測試,受測對象在使用貴婦膏56天之後,皮膚狀態在緊致度、皺紋深度、滋潤度等多維度均有較強改善,體現了“科技+安全+效果”三位一體的産品理念。梵蜜琳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生物學博士陳家悅&&,梵蜜琳通過聯合實驗室參編6項行業團體標準,助推行業規範化與科學化發展。

梵蜜琳的科研之路,離不開三位女性創始人的堅守與追求,從最初僅有幾人的實驗室到如今登上享有盛譽的IFSCC舞&。她們用8年時間打磨“玫提因®”,用10年構建“24小時抗衰”體系,在追求快節奏的行業環境中,堅守長期主義,最終贏得了用戶的信任與認可。
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在未來,梵蜜琳將繼續深化産學研合作,推動中國護膚品牌在全球市場中佔據更重要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