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鋒—大朗2025年暑假護航“小候鳥”團聚行動,助“小候鳥”與家人團聚。

交警護航。

活動現場,大朗玉蘭女警護苗隊民警和“小候鳥”互動。

輔警在給孩子們示範如何戴安全頭盔。

大朗玉蘭女警護苗隊民警給剛到大朗的“小候鳥”上安全第一課。

交警給“小候鳥”上交通安全課。
七月的嶺南,蟬鳴與暑氣交織,而在東莞市大朗鎮巷頭毛織文化廣場,一場跨越四省、歷時27小時的溫暖奔赴,正將這座工業城市的溫度傳遞到每個角落。7月4日上午11時,7輛載着326名“小候鳥”的大巴緩緩駛入廣場,這些來自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的孩子們,在粵川兩地多部門聯合護航下,終於與在莞務工的父母緊緊相擁。這場盛大的團聚,不僅拉開了東莞市2025年“百千萬·莞一夏”青少年兒童暑期公益服務活動的序幕,更書寫了新時代跨省協作關愛流動人口家庭的溫情篇章。
千里護航:多維聯動織就安全網
大朗鎮作為東莞毛織産業的核心地帶,80萬常住人口中近20萬人投身毛織行業,其中四川廣安前鋒區有約8萬産業工人以大朗鎮為中心輻射周邊就業。每年暑期,大量的“小候鳥”從家鄉來莞與父母團聚,但長途跋涉中的安全保障與情感關懷也成為兩地政府共同牽掛的民生課題。“去年我們統計,有37%的家庭因路費放棄團聚,19%的孩子曾獨自乘坐長途車遇險。以往家長要麼為高額路費發愁,要麼擔心孩子獨自出行的安全,現在有了政府牽頭的公益活動,真正解決了我們的後顧之憂。”東莞市公安局大朗分局民警張海琼道出了活動背後的民生考量。
這場跨越1500公里的護航行動,早在發車前便已周密部署。7月3日清晨,前鋒區的發車儀式上,公安民警、醫護人員、婦聯幹部與大學生志願者組成的護航團隊全員就位。每個孩子手中都領到了精心準備的“關愛包”,內含文具、防曬用品、東莞手繪地圖等物品。這些滿載關懷的物資,成為孩子們旅途中的溫暖陪伴。在27小時的車程裏,醫生定時為孩子們測量體溫、檢查健康狀況;志願者用生動的故事介紹東莞的風土人情;民警則通過動畫片、情景模擬等形式,開展防拐騙、交通安全等教育,讓枯燥的旅途化作移動的安全課堂。
當車隊進入東莞,大朗交警鐵騎為車隊開闢出綠色通道,一路護送直達團聚現場。“去年就聽説這個活動,今年親眼看到孩子平安抵達,有醫生照顧、有志願者陪伴、有警察護航,比我們自己去接還要放心!”一位務工家長握着民警的手激動地説。這份跨越山海的守護,不僅讓孩子們安全抵達,更讓在外打拼的父母吃下了“定心丸”。
落地關懷:城市溫度浸潤童心
迎接孩子們的不僅有翹首以盼的父母,還有大朗玉蘭女警護苗隊準備的“落地第一課”。警官們用生動的漫畫課件,圍繞預防性侵害、防溺水、交通安全等主題展開宣講,通過趣味問答贈送“警察小熊”等文創禮品,讓安全知識在歡聲笑語中入腦入心。
投影儀打出的漫畫裏,“警察小熊”正演示如何拒絕陌生人的零食,台下孩子們爭相舉手搶答“遇到危險打110”,答對的孩子獲贈會發光的警徽胸針。“這個防溺水動畫裏的水庫,和我們老家的好像!”有“小候鳥”盯着屏幕細聲地和身邊的志願者説。
“原來過馬路要注意這麼多細節!”一名小朋友舉着獎品興奮地説。“我今年上初一,我希望這個假期能跟着公安的叔叔阿姨們學習到更多的安全知識。”在現場,一名“小候鳥”抱着媽媽開心地説。
安全教育結束後,孩子們迎來了充滿嶺南特色的“甜蜜禮遇”。東莞社會各界為“小候鳥”們精心準備了荔枝、糖果等特色禮品,將這座城市的熱情與甜蜜傳遞到每個孩子手中。
“這些荔枝好甜!”從四川前鋒來到東莞的孩子們品嘗着水果,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據悉,暑期期間東莞地標建築還將開展集體亮燈活動,用璀璨燈光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候鳥”發出誠摯邀約。
長效守護:公益服務構築幸福暑期
作為“莞一夏”青少年兒童暑期公益服務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朗鎮後續將推出系列主題活動。“安全‘童行’·護航暑假”活動將通過情景模擬、VR體驗等創新形式,開展防侵害、防溺水、反詐、禁毒等安全教育;聯合社區、企業開展家訪活動,將深入了解家庭需求,提供精準化幫扶;各類興趣課堂、親子閱讀等活動,則為孩子們打造豐富多彩的暑期生活。
“莞一夏”活動自2024年啟動以來,已累計開展活動3.78萬場,惠及市民群眾150萬人次,其中“小候鳥”群體達39萬人次。2025年,活動將以60個省典型村為核心陣地,推動優質公共服務資源下沉到村社區、企業和小區,預計惠及300萬人次。從安全守護到文化浸潤,從知識普及到情感關懷,“莞一夏”正通過多元化的服務內容,構建起覆蓋全年齡段、全領域的公益服務體系。
“小候鳥”父母心聲:跨越山海的團圓與期待
在大朗鎮巷頭毛織文化廣場的團聚現場,幾位來自四川廣安前鋒區的務工家長分享了他們與“小候鳥”孩子相聚的故事與心聲。
作為曾經的留守兒童,他們深知與親人分離的滋味,如今也成為父母,更渴望在寒暑假為孩子創造團聚機會。
談及此次“小候鳥”團聚活動,在大朗務工的幾位家長&&認可。“很滿意!政府和各部門對我們老百姓支持很大,省去了我們來回奔波的麻煩,工作也不用受影響。”蔣先生感慨道。他們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父母那一輩也是南下打工,自己也曾經是留守兒童,許多人曾五六年甚至十年都未能與父母相見,如今時代變遷,孩子每年至少能有兩次相聚機會,這種變化讓他們倍感珍惜。
“我們也曾經是留守兒童,但是那個年代要見父母不容易,現在自己的孩子也成為了留守兒童,但是比我們幸福多了,他們在兩地公安的護送下,這兩年暑假都過來和我們團聚。”蔣先生激動地説。
對於孩子的教育與未來,有家長們坦言受經濟條件限制,暫時難以將孩子接到身邊長期讀書。“老家有老人幫忙帶孩子,能減輕不少負擔,家裏開銷也小一些。”但即便相隔千里,他們仍盡力關心孩子的學習與心理狀態。“現在孩子到了叛逆期,隔着距離管理確實難,但再難也要多溝通。”有家長在現場&&。
談到暑假計劃,家長們充滿期待。一位家長&&,妻子是江西人,打算帶孩子去見外公外婆,彌補平日裏無法相聚的遺憾。“寒假要回老家陪老人,只有暑假能出來走走。”此外,他們還計劃利用假期,帶孩子游覽東莞、廣州的景區,“邊工作邊帶孩子玩,既能增加親子感情,也讓孩子換個環境,開開心心的。”這些樸實的話語,道出了無數務工父母的心聲。
跨省協作:創新機制彰顯治理溫度
此次“小候鳥”團聚行動的成功,得益於“鄉情警務”機制下的跨省協作創新。粵川兩地公安、“百千萬指揮辦”、婦聯、關工委等部門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從行程規劃、人員調配到應急保障,實現無縫對接。大朗鎮還充分發揮流動黨支部作用,組織前鋒籍務工黨員參與志願服務,讓“老鄉幫老鄉”的溫暖貫穿始終。
“看著孩子們撲進父母懷抱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參與護航的志願者感慨道。這場跨越千里的團聚,不僅是親情的重逢,更是社會治理溫度的生動體現。從政府部門的精心組織,到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從標準化的安全保障,到個性化的情感關懷,“莞一夏”用實際行動詮釋着“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發展理念。
當“小候鳥”們在東莞的夏天裏結交新朋友、學習新知識,當他們的歡聲笑語回蕩在城市的每個角落,這座充滿活力的工業城市,正以溫暖的姿態擁抱每一個奮鬥者家庭,讓“來了就是東莞人”的承諾,在一次次貼心服務中落地生根。未來,隨着“莞一夏”活動的持續深化,將有更多流動人口家庭感受到城市的包容與關懷,共同繪就新時代城市治理的溫暖畫卷。
相關新聞
安全“童”行:點亮“小候鳥”的平安假期生活
“今年的活動是在去年基礎上全面升級,結合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趨勢,重點加強對初中及以上青少年的禁毒和安全教育。”大朗公安分局指揮中心主任張海琼介紹。活動聚焦防性侵、防侵害等關鍵領域,通過系統性教育提升孩子的自我防護意識,同時幫助家長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從家庭端降低矛盾風險,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張海琼&&,在前期籌備階段,大朗公安積極聯動四川、廣東兩地相關部門,深入調研家長需求,精心準備活動禮品,並完成場地協調等工作。安全教育內容緊密貼合實際,涵蓋交通安全、防溺水等重點領域,尤其針對當地水域特點開展專項宣傳,提醒孩子們注意日常出行與暑期游泳安全。
為切實做好前鋒籍“小候鳥”暑期在大朗鎮探親期間的安全教育工作,大力營造暑期探親學生學法遵法用法守法的濃厚氛圍,7月7日,大朗公安分局聯合消防、婦聯等政府部門開展“安全‘童’行·護航暑假”活動。禁毒基地探秘、消防實地演練、警營酷炫體驗……70余名“小候鳥”通過沉浸式安全教育體驗,學習如何築牢暑期安全防線。
活動首站來到大朗鎮禁毒教育基地,孩子們通過倣真毒品模型、VR體驗裝置和真實案例展板,直觀認識毒品危害,禁毒民警結合青少年涉毒典型案例講授防毒技巧。隨後在消防大隊,消防員帶領“小候鳥”們逐一參觀了消防車、各種消防器材,消防員還特意安排了互動體驗環節,讓“小候鳥”們對消防救援工作有更加直觀和深入的了解。
當天下午,大朗玉蘭女警護苗隊、交警在巡警大隊開展公安專題講座,圍繞交通安全、防侵害、防溺水、防詐騙等暑期高風險問題互動答疑。隨後孩子們近距離接觸警用鐵騎裝備、警械武器,特警隊員現場演示戰術攻防演練,鐵騎隊員則帶來高難度摩托車駕駛表演,引發陣陣掌聲。
活動通過“參觀+體驗+宣講”的多維模式,有效提升來莞探親學生的法律素養和安全自護能力。
文、圖/鐘宏連、莞宣、管萱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