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留守兒童”到“母子團聚”,這位小男孩越來越開朗了-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5 06/02 11:32:32
來源:廣州日報

從“留守兒童”到“母子團聚”,這位小男孩越來越開朗了

字體:

 “小浩現在越來越開朗了,每天還堅持練字,老師一直表揚他!弟弟回來後小雯也特別開心!”

“馬上六一兒童節了,小雯要在學校表演舞蹈,之後我還會帶他們倆出去玩!”

近日,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東莞中院”)民一庭庭長孫立凡到一起撫養權糾紛案的當事人家中進行回訪,當看到孩子活潑可愛的笑容,聽到媽媽興致勃勃地分享,他感到無比欣慰。

去年還在湖北武漢當留守兒童的小浩,如今已經回到廣東東莞生活,學校離家僅幾百米、每天有媽媽和姐姐陪伴,變得越來越幸福快樂。

這一切轉變的背後,有着怎樣的故事?

夫妻感情破裂,兒子成為留守兒童

鄒先生與林女士婚後育有一兒一女,後因夫妻感情破裂,雙方開始分居長達3年。這期間,兒子小浩跟着鄒先生在武漢生活,女兒小雯跟着林女士在東莞生活。

因雙方就離婚之事未能協商達成一致意見,2024年9月,林女士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要求判決雙方離婚,2個孩子歸自己撫養。一審法院判決雙方離婚,兒子由爸爸撫養,女兒由媽媽撫養。

一審判決後,林女士不服,上訴至東莞中院。

案件來到了二審承辦法官孫立凡手中。開庭時,雙方爭吵不休,情緒十分激動。

為避免見面後又生矛盾,孫立凡庭後分別對兩人進行一對一溝通,繼續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

在鄒先生看來,小浩目前在武漢全日制寄宿私立學校上學,平時有生活老師照顧,每半個月回家一次,也有校車接送。自己雖不能陪伴在他身邊,但未來也會盡快回武漢重新找工作,能把兒子照顧好的。

而林女士不這麼認為。“兒子被他放在離家20多公里的寄宿學校,沒有大人陪伴,周末回到家也只有年邁的奶奶在。這對孩子太殘忍了,他才6歲!”

林女士&&,現在小浩的成績很差,很需要大人關心教育。自己有穩定工作,每月收入過萬,家附近就有學校,能給兒子更好的成長環境。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簡單維持原判顯然不是最好的選擇,還需要進一步評估考量,給出一個更好的結果。秉着這個思路,孫立凡決定繼續調查。

法官深入調查,為孩子更好成長

2025年3月13日,孫立凡帶着助理來到了林女士的家中。

經實地考察了解,林女士家為兩居室,附近700米就有一所小學,生活條件適宜。但還有些問題需要考慮。

“學校雖距離近但路上有十字路口,為確保安全需要家長接送,但你平時要上班,怎麼解決?房子是兩居室,如果兩個孩子住一起打算怎麼安排?”

“您放心!我會請個阿姨幫忙照顧孩子,到時也會和阿姨輪流接送孩子上學。現在孩子還小,先由兩個大人一人帶一個睡,未來我會換更大的房子!”交談間,林女士無不透露出想要孩子回到自己身邊的迫切心情。

各種細節都關乎孩子未來的生活保障,孫立凡與助理繼續就衣食住行問題與林女士進行詳細的溝通,也與她身旁10歲的女兒小雯聊了聊。

“我最近參加英語比賽得獎了,下周末準備代表區裏去市裏比賽!”女孩脆生生的聲音響起,臉上滿是驕傲的笑容,隨後還現場展示了一段表演。

看著在林女士身邊長大的小雯如此活潑聰明,孫立凡若有所思。

而另一邊,小浩心裏又是怎麼想的呢?實地走訪結束後不久,一通電話撥到了小浩武漢家中。

電話裏,小浩的聲音怯生生的,身邊陪着的只有奶奶。奶奶不會説普通話,只能用方言和小浩進行簡單交流。

“我那天就在家裏玩,又沒幹什麼壞事,可媽媽就直接把我送到這裡來了。”小浩的語氣透露出對林女士的埋怨。

談話間,孫立凡不禁被觸動,他能感受到這個小男孩對陌生環境的不適以及對媽媽、姐姐的思念。

暖心改判撫養權,促成母子團聚

經過各方面調查了解,孫立凡認為,雖然在涉及2個孩子的離婚糾紛中,一方撫養一個的情況十分普遍,但這並不是一概而論的,而是要考慮每個案件的具體情況。

為進一步評估小浩回來東莞後的成長環境,孫立凡還要求林女士提交一份規劃書,針對自身的具體經濟情況、對兩個孩子的教育安排、未來居住條件改善等問題作詳細的交代和説明。

“子女的撫養問題應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確定,其中父母的撫養能力和孩子的生活環境是重點考量因素。”

經評估,目前小浩在武漢全日制學校寄宿學習。鄒先生長年在外工作,對孩子的成長缺乏直接的照顧和陪伴。且鄒先生工作不穩定,經濟狀況不佳。

“而林女士有穩定的工作和較高的收入,能為孩子提供較好的生活教育保障,也有充分的意願、足夠的時間陪伴照顧孩子。同時,若小浩能和姐姐小雯一起共同生活,彼此相伴,這對孩子的心理髮展和健康成長也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因此,綜合各種因素,兒子和女兒均由林女士直接撫養,對兩個孩子的成長更為有利。”

最終,二審對一審在撫養權分配結果方面予以改判,小浩和小雯都歸林女士撫養。同時,鄒先生應每月支付1200元的撫養費,並享有對兩個孩子的探望權,可於每週末探望一次,若在寒暑假及節假日探望的,林女士應予以支持。

收到二審判決書的那天,林女士滿是激動和開心。電話裏,她的聲音止不住微微顫抖:“明天剛好放假,我馬上就去買車票把孩子接回來!”

4月11日,一幅錦旗和一封感謝信寄到了孫立凡的手中。“你們耐心傾聽我們的訴求,不辭辛苦地走訪調查,以事實為依據作出了合情合理合法的判決,為老百姓排憂解難!真的非常感謝!”林女士在信中真摯地&&。

至此,從“留守兒童”到“母子團聚”,這場撫養權糾紛畫下了一個溫暖的句號。

文、圖/記者:劉滿元  通訊員:江楠

【糾錯】 【責任編輯:關錦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