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第32屆廣州園博會各主要會場精心設置了兒童花市、陽&角落展等花卉特色集市,探索打造各具風格的綠色生態空間新場景,讓園博會煥發出不一樣的市場活力。
如何激發廣州花卉市場新動能?近日,調研團走進廣州溪林園藝有限公司(下稱“溪林園藝”)、廣州花卉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下稱“廣州花卉研究中心”)、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下稱“園科院”)白雲苗圃、種苗研發中心黃邊基地等調研點,共同探索廣州花卉市場的新出路。
推出微景觀産品創新求變
鮮紅的玫瑰、粉色的康乃馨、綠色的繡球花、彩色的蝴蝶……在玻璃罩中,被組合成二十四節氣國風花禮微景觀産品,搖身一變成為永生花。據溪林園藝董事長助理胡振東介紹,這些微景觀産品都是由新鮮的花材製作而成,把新鮮的玫瑰花、康乃馨等花材採摘後放進冷庫保鮮儲存,經過冷萃、鎖色固色、上色、定型等工序,反復製作多遍後製成永生花的花材成品,最後再用永生花花材製作成花禮成品。
2019年,溪林園藝創始人敏銳察覺到市場的發展趨勢,砍掉了大規模的傳統苗木生産業務,建設了展廳及50000㎡的花卉溫室大棚,花卉、盆景等現代機械生産設施齊全,瞄準了創新産品的新賽道。
在胡振東看來,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基因,分析、挖掘市場的細節需求和需求量,結合市場需求和企業自身的優勢,做出差異化的産品或服務,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企業才有訂單保持持續發展。

戶外直播點。
種苗輻射海外形成品牌效應
在園科院白雲苗圃,藏着一座“植物克隆工廠”,種苗産業化的奧秘就在這裡。
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種苗研發中心副主任阮桑&&,目前已開展了竹芋類、海芋科、天南星科等100多個新優花卉苗木品種的組培育苗研究、生産、推廣應用,並保持每年新增10-15個新品種的研究增速,組培樓內的組培灌裝自動化生産線每天可生産8000瓶,減少人工干預,提高生産效率和質量,降低人工成本,可實現年産達800-1000萬株苗的産能,輻射全國並出口海外。黃邊基地引進智能盤床控制系統育苗溫室,實現花卉種苗生産全程智能化。種苗研發中心對標國際標準,確保出口種苗符合檢疫要求,縮短育苗周期,及時響應市場需求。

廣東省自動化智能盤床控制系統育苗溫室。
研産銷一體釋放經濟效益
科技賦能育苗,築牢産業根基,類似的故事還發生在廣州花卉研究中心。
作為廣州市精品花卉産業鏈鏈主企業單位之一,廣州花卉研究中心多年來堅持科技創新驅動和産業引領的作用,實現“研産銷、育繁推”一體化,持續釋放經濟效益。

拳頭優勢産品紅掌。
目前,廣州花卉研究中心已培育紅掌、白掌、蝴蝶蘭等自主花卉新品種103個,具有年選育8-10個新品種的創新實力,已有“小嬌紅掌”“清揚白掌”“天使蝴蝶蘭”等10多個新品種成功實現産業化,並擠入了全國主流市場,年推廣自主新品種優質種苗達1000多萬株。
廣州花卉研究中心多年來推廣新品種種苗、新技術和新設施應用,服務全國20多個省的種植戶600多家、規模化生産花卉企業100多家,並遠銷海外,年輻射帶動社會效益2億多元。其紅掌育種走在全國前列,白掌種苗佔國內市場的30%,紅掌種苗佔15%。
廣州花卉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周曉雲&&,未來,中心將繼續堅持“中國紅”傳統花色,契合如今的數智化綠色化融合理念,培育出更易種植觀賞的花卉新品種,與農文旅結合進行三産融合,繼續提升“廣花”品牌影響力、擦亮“花城”名片,激發廣州花卉市場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