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溶溶月,花間一盞春。舉杯風入袖,醉影亦成文。
如果在晚上來到位於廣州南沙的“山春園下”,坐在鮮花盛開的院子外,點上一杯屬於自己的酒,便是上述的意境。

“山春園下”院外的意境
“我們想要以‘花’為媒介,打造一個融合自然美學、生活儀式感與城市人文關懷的慢生活空間,”店長febe&&,“山春園下”一名取自宋代詩人陸游《臨安春雨初霽》中“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意境,隱喻“城市中的山野春色”。
“私人訂制”的創作
在febe心中,花不僅是植物,更像是生活中的一種語言,能夠傳遞溫暖、表達情感。2023年,她決定辭去穩定的工作,在番禺市橋開了第一家花店,將花店當成一份熱愛且有溫度的事業來做。“每天修剪花枝,看著陽光灑在花瓣上,真的特別治愈。”
2024年,在對經營花店有了更多經驗後,febe決定將花店搬到南沙。據她回憶,第一次路過這個院子的時候就決定租下來,在遇到擅長調酒的舒舒後,倆人一拍即合,共同打造了可以飲酒賞花的“山春園下”。“我是做花的,舒舒做酒,花和酒非常合拍。”
在febe看來,“山春園下”更像是“城市療愈場”,每朵鮮花都像一支蘸了顏料的畫筆,包的每一束花都是一次“私人訂制”的創作。“花藝不是把花擺好看就行,而是用色彩和香氣,把那些説不出口的話,悄悄翻譯成看得見的溫柔。”
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對搭檔舒舒來説,全職做酒也是出於熱愛。“在南沙生活三年多,沒有找到一家適合我們口味的酒,就決定自己找人學,研究菜單,籌備了兩年時間,再做了半年的調酒副業,到現在全職與我的搭檔合作。”
自2024年12月試營業以來,“山春園下”已經接待了不少顧客。在第32屆廣州園博會分會場珠江公園推出的“最美陽&角落”創意市集上,“山春園下”的攤位也是備受歡迎。
febe看來,“山春園下”開業後受到市場歡迎,與廣州的城市氛圍密不可分,尤其是夜經濟的打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