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IGC青年大學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AIGC創新創意作品徵集大賽主賽事(以下簡稱“主賽事”)公示晉級決賽名單。根據AIGC的産業生態和應用場景,大賽面向全國高校、企業、科研院所、創業團隊及個人開發者公開徵集AIGC領域相關創新創意作品。賽事一經發布,獲得高校學子和創業團隊積極參與,並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就目前參賽情況來看,報名人數和作品數量超出預期。”AIGC青年大學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執委會及評委、明昇産業投資集團産業運營中心總經理葉燦斌説。
據了解,主賽事設置應用開發、文化創意、企業命題、AI理論和華為概念五個賽道,每個賽道分別設置“校園組”和“社會組”,鼓勵跨校、跨專業和跨企業組隊參賽。參賽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賽道,聚焦各賽道作品要求自擬題目,或選擇大賽題庫內的指定性賽題報名參賽。
葉燦斌介紹,“我們在評審過程中看到,AI技術實際上覆蓋範圍已經非常廣泛,包括在工業、企業、文創、教育、金融、醫學等方面都有落地應用。”在校園組,哈工大學生團隊將AI機器應用在抑鬱症的情緒管理方面,系統可以根據測試者職業、身份匹配不同題庫,通過更加靈活的交互方式判斷測試者的心理健康狀況。
“社會組比賽也引起關注,涌現了不少亮眼的作品。”葉燦斌説,其中一個創業團隊將AI應用在鋰電池健康識別方面,通過AI技術自動檢測充電設備種類及電池健康度,在電池充電過熱時及時發出預警,做到相關風險提前防範。
評審隊伍是決定比賽是否公平公正、先進專業的重要一環。提及評審隊伍組成,葉燦斌&&,首先我們邀請了高校的技術專家,不同賽道裏面都有資深的教授、學者參與;其次我們邀請了行業內的領軍人物,比如企業技術人才、公司高管等;最後,我們邀請了深創投、達晨財智、東方富海等知名的投資機構加入,從不同的角度來反饋,讓評選更加公平公正。評審隊伍還是比較綜合全面的。
根據主賽事的內容和特點,評審組分成多個專家小組開展評審工作,評審組原則上由3至5名評委組成。其中,初賽每組3位評委,復賽、決賽每組至少 5位評委。經過專家組多維度評選,應用開發、文化創意、AI理論、華為概念四大賽道的決賽入圍名單已確定,共有112份作品晉級決賽。在企業命題賽道方面,因部分參賽團隊作品不符合賽道命題要求,經綜合評估後取消評比,揭榜未成功的産業命題可於下一年度繼續申報。
“總的來説,我們都比較看重項目的最終社會價值,根據具體情況我們評選側重點有所不同。”葉燦斌進一步解釋,對於學生組來説,我們更看重的是創新能力。因為對於學生來説,他們正處在一個探索求知的階段,創新性思維是非常重要的。對於社會組來説,我們更看重技術的落地能力和社會效益。
隨着評審工作的深入推進,主賽事的最終結果備受期待。此次大賽不僅是選手展示自我風采、檢驗學習成果的&&,更是社會各界了解青年群體在AIGC領域創新能力的重要窗口。令人期待的決賽將於12月21日在深圳市南山區拉開帷幕,來自各方的優秀選手將在這裡進行激烈角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