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灶大橋邊跨偏載工況第一級加載開始上車!”12月4日,隨着現場技術人員一聲令下,34輛總重約1100噸的大貨車分批駛上京灶大橋,進行荷載試驗。
京灶大橋靜載試驗進行中(攝影:付孟)
潮汕環線高速三期工程京灶大橋項目連接汕頭、揭陽兩地,自南向北跨越榕江南河,項目總長約3110米,其中,京灶大橋主橋為項目全線的控制性工程,全長約1793米,採用雙塔雙索面半漂浮體系鋼-砼組合梁斜拉橋設計,兩個主塔分別位於汕頭市和揭陽市境內。
荷載試驗是橋梁通車前的“全身體檢”,此次荷載試驗主要包括初始狀況調查、靜載試驗、動載試驗三個部分,旨在準確、完整地檢驗橋梁結構的實際工作性能。
“本次試驗,我們選擇了大橋的主梁、主塔等6個受力、撓度最大的控制斷面,設置了7種試驗工況,來測試橋梁的承載能力。”京灶大橋項目工程部副經理丁袁璞介紹。
在當晚進行的靜載試驗中,34輛載重為35噸的大貨車分批行駛上橋,以6行乘6列的方陣停放在橋面預先劃定的停靠點,按計劃進行分級加載。而後進行的動載試驗,2輛大貨車以每小時10公里至60公里不等的時速,在大橋上勻速行駛,並在設置障礙物情況下,測試載重行車的衝擊系數,考察橋梁在動力荷載作用下的振動和響應特性。
通過靜動載試驗,模擬橋梁在各種典型荷載工況下的狀態,可檢驗橋梁的承載能力,評價橋梁結構的強度、剛度,判定結構的安全度。
通過對荷載試驗數據進行分析,京灶大橋各項指標均滿足設計要求,橋梁與設計及規範要求相吻合,大橋響應正常、狀態良好。
“本次荷載試驗將為項目交工驗收、健康監測以及後續的營運管養等,提供基礎技術依據和數據支持。”京灶大橋建設管理處主任羅煥朋説道。
京灶大橋項目的建成,對促進粵東汕潮揭三市一體化協調發展及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圈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項目正進行機電交安、全線景觀綠化提升等附屬工程施工,全面進入通車衝刺期。
南方網、粵學習記者 鄒長森
通訊員 粵交集宣、陸橋軒、何選妹、陳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