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全域覆蓋 深圳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4 10/12 08:24:08
來源:新華網

陸海全域覆蓋 深圳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字體:

  新華網深圳10月11日電(俞歡)10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深圳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有關情況。

  發布會上,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一級巡視員産耀東介紹了《規劃》的編制背景、總體目標和主要內容。9月26日,《規劃》獲國務院批復,這是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改革後深圳首部總體規劃,是實施“多規合一”取得的重大成果。《規劃》堅持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相統一,首次實現陸海全域覆蓋,涵蓋了山水林田湖草海全要素,全面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是深圳市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

  《規劃》的規劃範圍為深圳市行政轄區內的陸域和海域空間,並對深汕特別合作區的國土空間保護和利用提出規劃指引。《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加強區域協同,發揮灣區核心引擎功能;堅持底線思維,優化城市空間格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等九個方面。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高爾劍介紹,本次《規劃》在延續歷版總體規劃空間結構的基礎上,將主動適應新質生産力發展需求,強化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通過提升核心能級、強化多點支撐、引導網狀聚合等空間策略,形成均衡發展、特色鮮明的“一核多心網絡化”城市空間格局。

  本次《規劃》提出促進都市核心區擴容提質,引導高端功能集聚,逐步疏解部分非核心功能。以2010版總規提出的福田-羅湖中心、南山-前海中心為基礎,將寶安、龍華、龍崗部分街道以及前海擴區後的範圍整體納入,形成都市核心區,承載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商貿、科技創新、文化教育、國際交往等核心引擎功能,成為培育全球標杆城市競爭力、創新力和影響力的重要空間載體。此外,本次《規劃》在推動各中心差異化發展的同時,注重新增長極培育並與周邊城市充分聯動,構建12個城市功能中心和12個城市功能節點,形成布局均衡、分工協作、各具特色的多中心空間結構。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朱國鳴&&,在《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提出,要構建全省“一核兩極多支點”的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格局,強化珠三角核心引領帶動作用,特別是要發揮深圳作為雙核心之一的核心引擎作用,加快建設多中心網絡化的深圳都市圈。國務院批復要求深圳構建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國土空間體系,《規劃》從加強深港澳緊密合作、推動珠三角城市融合發展、加快建設深圳都市圈、高標準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四個方面強化深圳在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的輻射帶動作用。

【糾錯】 【責任編輯:關錦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