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AI+網絡安全” 探尋廣州數字經濟“發展秘鑰”-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4 08/09 22:19:58
來源:新華網

擁抱“AI+網絡安全” 探尋廣州數字經濟“發展秘鑰”

字體:

新華網廣州8月9日電(關錦恒)人工智能(AI)、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深度融合,賦能網絡安全;數據流動如同血液般暢通無阻,同時經過加密與驗證,確保安全可控;政企學研攜手,共促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

  發展數字生産力,如何應對網絡安全挑戰?日前,新穗新彩:網絡安全看廣州”2024年網絡媒體線下行活動走進小鵬匯天、廣汽埃安、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等多家企業及相關高校、産業園等,探尋廣州構建網絡安全新格局的創新實踐。

  科技築起安全屏障 為數據流通保駕護航

  走進廣州數據交易所,大屏幕上的數據實時跳動——又一筆利用“陶瓷行業數據空間”進行成本認定的交易達成。這是廣州數據交易所助力數字經濟、釋放發展動能,賦能産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廣州數據交易所副總經理沈海&&,廣州數據交易所採用隱私計算、聯邦學習、區塊鏈等數據加密、存證留痕等技術,打造了以交易平台為核心,交付管理平台、指數平台、合規登記平台及算力平台為輔助的數據交易平台體系。

  截至2024年7月底,廣州數據交易所累計成交超12500筆,交易金額超47億元,累計發展會員超2800家,涉及金融、陶瓷、環保、汽車、農林牧漁、建築等25大行業領域。

  在全球數字化的時代大潮下,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下一代互聯網應運而生。在廣州市南沙區,孕育着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中心,該中心建設和運營一台國際IPv6根服務器。

  采風團走進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中心。新華網發(吳昊天 攝)

  “我們在3年前便開始建設一個數據信任與治理的業務團隊。”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中心政府事務總監張成傑&&。

  據悉,該團隊對國內外的隱私保護和數據流通政策、行業實踐進行研究,並自主開發了相應的信息化工具,形成了從法律規則、管理制度、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全方位數據流通解決方案服務能力。

  AI與網絡安全共融 助力新質生産力躍升

  在當今數字化迅猛發展的時代,隨着新質生産力的不斷崛起,如何打造基於“AI+安全”的深度融合與創新?

  機器人自動識別車型和裝配玻璃,53秒可下線一台汽車,在廣汽埃安車間,新能源汽車智能生産正酣;走進小鵬匯天展廳,一台外觀酷似汽車座艙設計、搭配多旋翼、名為“旅航者X2”的飛行器引人矚目……一張現代化高質量城市綜合立體交通網正在廣州逐步浮現。

  小鵬匯天“旅航者X2”飛行器。新華網發(馬紫晴 攝)

  “隨着車輛越來越多,産生的數據量也越來越大,怎麼去保護和轉化這些數據,並且合規地使用起來,是我們面臨的一大挑戰。”廣汽埃安數字部部長孔繁健&&,該公司專門成立了一個網絡安全部門來應對數據挑戰。

  “我們的軟體、硬體、通訊鏈路,都是由我們自主研發設計的。”小鵬匯天副總裁仇明全&&,小鵬匯天通過數據加密傳輸,包括對飛行器的內部通訊採取多種防護措施,防止外部的篡改、洩露。

  開展防範網絡攻擊技能大賽、基於AI技術開展網絡安全項目、與行業企業共同開設網絡安全培訓班……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一張多方共建的網絡安全“防護網”越織越牢。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虛擬無人機項目。新華網 關錦恒 攝

  “借助生成式AI與大模型工具,可以模擬與研究不同的網絡攻擊策略;同時,AI可以幫助識別和防禦網絡攻擊,保護關鍵數據。”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信息樞紐院長陳雷認為,應發揮AI賦能網絡安全的積極作用,讓穩固的“盾”抵禦尖銳的“矛”。

【糾錯】 【責任編輯: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