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電網是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載體。日前,南網數字集團舉行2024年“走進數字電網”活動,展示了國內首個電力物聯操作系統的建設進展和成效,還有設備資産管理系統(EAM)、作業安全管控系統(智眸)、生産指揮系統(智樞)、電力監控系統網絡安全態勢感知、“青舟”雲數一體機、“雙碳大腦”平台六大重點産品也集體亮相,展示數字電網建設“硬實力”。

“我們聯合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華為公司、工信部電子五所及數字電網各生態夥伴,以開源鴻蒙和開源歐拉為底座,經過近2年的研發,於2023年10月發布國內首個電力物聯操作系統‘電鴻物聯操作系統’(南網電鴻),破解海量電力終端互聯互通和數據貫通問題,填補電力行業統一物聯網操作系統空白,以統一的技術標準引領電力生産環節上億級設備的接入,打造‘軟體—硬體—數字化系統集成’一站式解決方案。”南網數研院董事、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育權介紹。

據了解,“南網電鴻”具有統一操作系統、統一物聯模型、統一連接組網、統一安全保障等四大特性。各項特性在行業中均為獨創或處於領先地位。借助“南網電鴻”,可實現“萬物互聯、智能運維”“即插即用、掃碼易聯”“統一系統、靈活組裝”“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支持海量異構電力設備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為加快能源電力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帶動電力裝備産業鏈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南網數字集團所屬數字平台科技公司則分享了設備資産管理系統(EAM)、作業安全管控系統(智眸)、生産指揮系統(智樞)、電力監控系統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系統、“青舟”雲數一體機、“雙碳大腦”平台六大重點産品的亮點。
其中,在新能源電力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南網數字平台科技公司推出了“青舟”雲數一體機。這是專為分佈式邊緣特殊場景下的算力解決方案,打造了針對電網行業的國産化邊緣算力平台新範式。這款産品在形態上極具創新,小體量大能耐,最小形態僅為一個便攜式盒子,便於快速部署和移動;而最大形態則可擴展至一體化的42U機櫃,滿足大規模數據中心的需求。“青舟”雲數一體機通過其雲邊協同組件,實現了算力在雲端與邊緣側的自適應安全協調。這一創新技術不僅滿足了邊緣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高性能應用的邊緣下沉需求,更確保了在各種環境下都能提供穩定而高效的算力支持。
南網數字平台科技公司與深圳供電局等單位聯合共建的“雙碳大腦”平台,則可以融合能源數據和非能源數據,實現城市碳全景和工業領域、建築領域、居民生活領域等多主體、多維度的碳排放的數據匯聚、計算、監測與分析展示,並打造了電碳查、企業碳認證、居民低碳用電碳普惠等電碳服務産品,為政府開展碳排放管理和決策提供了有效抓手,為企業實施碳業務提供了技術支撐,引領居民踐行低碳生活,高質量服務國家“雙碳”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