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佛山市順德區委政法委獲悉,該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深化“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能力。自2023年以來,該區在建強綜治中心、整合政法資源、凝聚多方力量等方面不斷深化創新,各鎮街涌現出許多可圈可點的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樣板工程,為順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該區倫教街道創建的“三線融合”工作體系,加快構建多元解紛大格局就是一個很好典範。近年來,倫教街道通過做強“1”主線、充實“6”支線、豐富“N”環線,深化豐富了“1+6+N”工作體系建設。從而促進群眾幸福感、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滿意度得到了提升。
成績來自於奮鬥者,倫教街道綜合治理辦公室獲評2018-2022年度平安佛山建設先進集體,倫教派出所被評為“廣東省公安機關創建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優秀單位”。
強化“1”主線作用,構建矛盾糾紛“5分鐘調處圈”
走進倫教街道綜治中心,迎面而來的就是墻上挂着的那面錦旗,錦旗兩面分別繡有“為民排憂情深似海,為民辦事關懷備至”“重效率隨叫隨到,好公僕有求必應”。經了解,這面錦旗是倫教街道轄區某科創園的有關業主送給倫教街道綜治中心為民辦好事的感謝之舉。

順德區倫教街道綜治中心成功化解一宗涉規上企業矛盾糾紛案件獲贈錦旗。順德區委政法委供圖
據悉,該科創園有部分業主反映園區電費價格過高,認為存在合同欺詐、亂收費等問題,希望倫教政府部門介入處理。該街道綜治中心接報後,果斷運用“1”這條主線作用,綜治中心指揮平台迅速指派職能部門進行核查調處。通過部門聯動、釋法説理、耐心疏導,業主代表與開發商達成一致意見,共同推進直供電改造工作,該事件得到圓滿解決。事後,上述片區的業主為感激政府快速圓滿地解決了反映的問題,專門送上錦旗表達感謝。
只進一扇門,了卻百家憂。倫教街道以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實體化運行為契機,創新“7×24小時”、職能部門每週接訪和到村居輪駐等運作機制,結合“綜治常駐、部門輪駐、隨叫隨駐”的方式派駐力量,構建矛盾糾紛“5分鐘調處圈”,即綜治中心1分鐘接訪,部門3分鐘響應、5分鐘到場。
與此同時,倫教街道還設立了由涉矛盾糾紛較多的職能部門組建的“三人小組”,落實全年輪值制度,在收到綜治中心糾紛處理指令後,部門“三人小組”須立即到場介入處理,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待、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2023年以來,倫教街道綜治中心共協調處理各類矛盾糾紛252宗,化解率為99.3%。
“6+6”協同作戰,推動政法力量下沉到底化糾紛
“現發現一起感情糾紛,需要屬地網格員協助調解”。倫教街道雞洲村網格員於近日接報後,迅速趕往事發現場,後經詢問,得知涉事雙方因感情糾紛發生肢體衝突。後經警格民警與網格員合力耐心調解,最終該事件糾紛雙方和解,互不追究,“弱信號”得到及時化解。
上述“警網合一”的基層矛盾糾紛快處方式,是倫教街道發揮“6”支線作用的生動縮影。倫教街道將轄區10個行政村居劃分為37個“警格”,按照“一警格一民警”原則配置37名民警,警格與網格挂點聯動,協同開展出租屋巡查走訪、風險弱信號收集、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為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提供堅強後盾。

3月28日,常教社區民警和網格員在常教社區檢查九小場所消防相關設施。順德區委政法委供圖
今年以來,該街道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51.2%,未發生民轉刑命案、重大案件,信訪件數量同比下降44.78%。
此外,倫教街道建立由綜治中心統籌、司法所主導、派出所、檢察室、人民法庭、村居參與的三級調解平台,化解轄區重大疑難糾紛。2023年以來,綜治中心共接到各類投訴825宗,辦結813宗,辦結率為98.55%。村居警務室全部建立警調工作站,配備專職調解力量,累計接待來訪群眾3670人,受理調解案件1400多宗,成功化解率達99%,涉及金額 280.87萬元。
激活“N”環線,發揮社會力量群防群治
“粉刷設備房,升級運動場,改造排水系統,維修車庫漏水點,小區的這些變化,業主都看在眼裏。”這是倫教街道荔村村啟動大型樓盤多方共建項目——“保利鄰里苑”,也促使保利名苑小區成為項目落地的首個試點。
“保利鄰里苑”是倫教街道激活“N”資源的典型範例。該項目積極探索“1+2+5+N”小區治理模式,通過“黨建引領打造睦鄰友好微社區”一個品牌、“鄰里互助和民主協商溝通”兩個平台、“職能部門、社區、物業、社會組織、業主群體”五方聯動以及N種系列社區綜合服務,拓寬居民參與小區共建渠道,營造“人情味”濃厚的鄰里和諧氛圍,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微社區”。

順德區倫教綜治中心組織召開部門協調會,調處矛盾糾紛案件。順德區委政法委供圖
此外,倫教街道推動98個基層黨支部下沉,覆蓋至基層128個網格,構建“駐點&&團隊+黨員中心戶+黨群先鋒隊”工作架構,累計共有農村黨員戶和黨員樓長1322人,以及在職黨員1142人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中,全面將矛盾糾紛收集化解觸角延伸到樓宇、居民小組,最大限度激發“N”的群防群治的力量。
記者 唐夢
通訊員 順政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