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海珠,以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為腹地的“琶洲算谷”在加快建設,“琶洲算谷”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助力琶洲打造全國算法産業新高地。作為品牌特色之一的第三屆琶洲算法大賽正在面向全球開賽。
5月30日,在華南理工大學(大學城校區)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第三屆琶洲算法大賽華南賽區宣講會在此舉辦。現場詳細介紹了今年度比賽的賽制、賽題等基本情況,多位出題方代表就智能供應鏈、GigaVision挑戰賽、政務服務行業大模型訓練賽、司法行業大模型訓練賽等賽題進行解讀,並依託案例解讀了大模型産品賽,便於參賽者們深入了解今年推出的AI大模型大挑戰賽。
據悉,今年的大賽面向國內外開設5個賽區,並首設賽區晉級制度,賽事規模擴大、創新不止,將於8月份開始復賽、9月20日在廣州琶洲舉辦總冠軍爭奪賽。
與前兩屆相比,今年的琶洲算法大賽更聚焦産業發展實際需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兩化所工業大數據總監趙志海現場介紹,大賽聚焦AI大模型、AIGC行業熱點,定向邀請行業龍頭企業、科研機構、投資機構、生態合作企業、行業協會參與出題、發動徵集、評審、活動和尋找技術合作及商業落地機會。
“我們今年在賽題設置上下了很大功夫,涉及領域與最先進的算法發展方向、産業實際發展相結合,可以‘頂天’也可以‘落地’。”趙志海説。今年大賽既注重算法技術的基礎性,又強調産業應用的落地性,設置算法優選賽、創新應用賽、AI大模型挑戰賽三大賽事組別,聯合龍頭企業、科研機構,面向全球5大賽區設立14個賽題。
如此多的賽題,參賽隊伍如何晉級?趙志海介紹,大賽將選出賽區冠軍隊伍50名(以賽區為單位,每賽題各一名),賽題冠軍隊伍、賽題亞軍隊伍、賽題季軍隊伍各14名及全球總冠軍隊伍一名。除了給予獎金以外,參賽者若選擇在琶洲創業或推動項目落地,最高可給予1000萬元的落地扶持資金,並提供社會投資、人才落戶等配套扶持,對不少有志創業團隊和個人極具吸引力。
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張通&&,此次算法大賽不僅是人工智能技術比拼的舞&,更是技術應用落地的重要推手。大賽特設的創新賽題進一步促進國際間合作,並給予參賽者更多的政策扶持及相關優惠措施。他提到,希望琶洲以此為契機,構建更為健全的算法産業生態系統,培養更多的高素質科技人才,全方位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實際場景中的深度融合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