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2024年第八屆中國荔枝龍眼産業大會在廣東茂名召開。全國範圍內的荔枝龍眼産業鏈上的主管部門、科研院所、主産地區、行業組織、龍頭企業代表以及各級各地媒體代表450多人參會。
廣東副省長劉紅兵、農業農村部農墾局一級巡視員彭劍良、中國農墾經濟發展中心(農業農村部南亞熱帶作物中心)主任陳忠毅、茂名市委書記莊悅群、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劉棕會出席大會並講話。
本次大會以“荔枝之鄉 向新而行”為主題,由農業農村部南亞熱帶作物中心、國家荔枝龍眼産業技術體系共同主辦,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茂名市政府承辦。大會旨在搭建“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以新質生産力賦能産業現代化、以新發展舉措助力鄉村五大振興”的荔枝龍眼交流&&,涵蓋科技創新、産業革新、品牌塑新、文化煥新等系列活動,集成推介一批荔枝龍眼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新産品,促進全國荔枝龍眼産業高質量發展和互利共惠。
彭劍良&&,荔枝龍眼是全國人民“果盤子”的重要組成,抓好荔枝龍眼生産、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對於做好“土特産”文章、保障市場多元供給、促進果農增收致富、助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農業農村部將加大支持力度,強化全鏈升級、科技支撐、品牌打造、文化賦能,推動我國荔枝龍眼産業高質量發展。
劉棕會指出,近年來,廣東省以推動荔枝産業高質量發展為抓手,做好“土特産”文章,念好“土”字訣,打好“特”字牌,唱好“産”字歌,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要效益,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産業鏈全鏈條升級,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廣東省荔枝産業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帶動産區180萬荔農實現增收。
這是中國荔枝龍眼産業大會連續第五年選在茂名舉辦。莊悅群(上圖)在致辭中&&,五年,是時間的標尺,也是發展的刻度,刻印下“小特産”發展為“大産業”的重大躍遷。五年來,在農業農村部、省委省政府、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支持指導下,大會同廣東、茂名荔枝産業發展形成循環聯動,溢出效應顯著,有力推動了荔枝龍眼産業鏈、創新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全面升級,並成為推進廣東“12221”市場體系、“百千萬工程”的生動實踐。
劉紅兵指出,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鄉村特色産業發展,致力把荔枝産業做成富民增收的大産業。
大會緊密圍繞“荔枝之鄉 向新而行”主題,融入AI、非遺等元素,展示了2024中國荔枝龍眼産業大會十大品種十大技術等一大批豐碩成果,充分展現了我國荔枝龍眼生産在基因挖掘、品種選育、高效栽培、保鮮存儲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陳忠毅在會上作《中國荔枝龍眼産業發展報告》,對中國荔枝龍眼産業情況作分析,並提出發展展望。
大會邀請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美國等國家駐穗領館商務代表出席,以荔為“媒”,以會為橋梁,讓國外更加了解我國荔枝龍眼産業發展情況,不斷提升荔枝龍眼國際影響力、競爭力,更好推動荔枝龍眼産業走向世界。
大會現場,荔枝氣象服務中心和廣東茂名特色水果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正式揭牌,廣東荔枝超低溫液氮速凍鎖鮮技術合作、茂名高州綠帝桂圓荔枝産業鏈開發運營、郵政寄遞保質提效服務、金融保險服務合作等一批項目簽約落地。
大會正式對外發布茂名龍眼區域公用品牌LOGO、《中國·茂名 荔枝産業發展白皮書(2024)》《2024年廣東荔枝採購導圖》及《2024茂名荔枝採購指南》,開展荔枝産銷對接,邀請荔枝採購商深入茂名,實地走訪了解荔枝生産,為荔枝産銷合作搭建橋梁。
大會邀請與會嘉賓親手種下一棵荔枝樹,加速推動全民義務植樹,共同唱響“我為廣東種棵樹”的主旋律。
大會期間,當地正在建設描繪“農、文、交、旅、商”融合發展新畫卷的柏橋荔博園,正式揭開“神秘面紗”。該荔博園佔地1.5萬多畝,其中核心區2210畝、拓展區1.3萬畝,是高州特優農産品荔枝、龍眼的主産區,橫跨鄉村振興示範帶上的根子、分界、泗水3個核心鄉鎮。該園注重業態謀劃,圍繞着做好“吃、住、行、游、娛、購、情、學、養”九篇文章,將高速公路服務區與周邊鎮村深度融合打造“大景區”,以“後備箱工程”加力提速“百千萬工程”深入實施。同時,柏橋荔博園還分設有“理”走遍天下“學習專區”、有“荔”走遍天下“産業強區”和有“麗”走遍天下“服務新區”。其中,“學習專區”以紅色為主題,即建設思政教育大講堂、政治理論武裝重要基地——柏橋講堂,以及“百千萬工程”培訓基地、新農人工作室、科技小院、鄉村魯班堂等;“産業強區”展示“小荔枝”撬動“大産業”的豐碩成果,同時活化更新千年荔枝園、紅荔閣、儲良龍眼母樹公園等地標建設;“服務新區”將建設520婚紗攝影基地、房車營地、數字游民部落、星空營地、非遺工坊、甜蜜蜜酒店、碧道棧道等配套設施。
此外,大會還舉辦了荔枝嘉年華活動,包括“520·我愛荔”集體婚禮活動、2024“中國荔鄉”嘉年華、5·19中國旅游日暨騎行大賽、茂名荔枝房車節、第二屆全國黨媒社長總編“荔紅時節看茂名”采風活動等,進一步擦亮茂名荔枝龍眼品牌,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提振鄉村經濟活力。
中國是荔枝、龍眼原産地,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産業規模位居世界第一。近年來,我國荔枝龍眼種植區域布局不斷優化,生産技術水平世界領先,在基因挖掘、品種選育、高效栽培、保鮮存儲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産業體系日益健全,正在向高質量、標準化、品牌化、國際化方向快速邁進。據初步統計,2023年全國荔枝種植面積753萬畝,産量309.7萬噸,一産産值290.2億元;龍眼種植面積418.8萬畝,産量227萬噸,一産産值157.4億元。
廣東是我國栽培荔枝最早的省份之一,荔枝適栽地域最廣、栽培面積最大、種質資源最豐富、優良品種最多、産量最大、科研實力最強、連片種植面積最大、最先&&荔枝産業保護條例、古樹保存數量最多的省份。
2023年廣東省荔枝一産産值首度突破160億元,省外市場份額佔比約50%,出口量位居全國第一,為全省推進“百千萬工程”、穩經濟、促消費持續添彩。
一是着力推動産業提檔升級。率先&&《廣東荔枝産業保護條例》,推動産業健康發展,荔枝種植面積穩定在400萬畝左右,年均總産130萬噸,面積、産量均佔全國的50%以上。龍眼面積172萬畝,産量104萬噸。全省高接換種面積近80萬畝,荔枝品種優質率超過60%。
二是持續開拓荔枝銷售市場。着力推進“12221”市場營銷體系建設,生産市場兩手抓、兩手硬,省級國際市場不斷擴大,荔枝省外市場份額佔比約50%,荔枝出口占全國一半以上,不斷擦亮廣東荔枝金字招牌。
三是科技賦能冷藏保鮮技術。推進農産品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增強保鮮庫、分揀、包裝等設施建設,全省建成農産品産地冷藏保鮮設施1700余個,新增冷庫近60萬立方米,荔枝保鮮時長得以延長。四是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深入挖掘荔枝的歷史文化和人文價值,支持建設一批休閒旅游、採摘體驗、文化推介、美麗宜居的荔枝特色小鎮,着力將荔枝龍眼打造成為廣東文化旅游代表符號之一,推動三産融合發展。
茂名是全球最大的荔枝連片生産基地,是荔枝栽培歷史最久、種植面積最大、産量最高、品種最全、品質最優、産業最強的地市。2023年,茂名市荔枝種植面積142.69萬畝,産量62.09萬噸,約佔全國的1/4,全球的1/5,全市85%的農戶從事荔枝産業,全産業鏈産值120億元。
近年來,茂名荔枝産業在生産、流通、消費三端發力,強化品牌和科技雙輪驅動,促進“四個轉變”。一是堅持産品培優,促進“規模效益”向“質量效益”轉變,荔枝優質品種佔比達80%,遠高於全國50%,開發出荔枝飲料、荔枝酒等精深加工産品,推動荔枝産業價值躍升;二是堅持品牌塑造,促進“低價格戰”向“優品優價”轉變,強化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和運用,創新舉辦首屆廣東(茂名)荔枝電商消費節,2023年荔枝電商銷售額23.46億,增長9%,大力開發推廣農文旅定制、電商客戶定制、龍頭企業供應鏈定制等“荔枝定制”模式,定制價格比傳統銷售價高30%以上;三是堅持科技賦能,促進“地方特産”向“全球共享”轉變,成立茂名市荔枝産業研究院,建成301個“田頭小站”,成功申建“國字號”特色水果技貿評議基地,2023年荔枝遠銷20個國家和地區,出口總量達3733噸,增長53.4%;四是堅持文旅加持,促進“一産獨秀”向“三産融合”轉變,打造了國家4A級景區大唐荔鄉文化旅游區,每年吸引游客超200萬人次。當前,茂名正加快升級毗鄰景區的包茂高速茂名服務區,高標準打造“荔枝之鄉”會客廳,建成後將與周邊的荔枝“一館一址一圃”實現互聯,促進“交農文旅商”融合發展,更好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茂名又被譽為“龍眼之鄉”。茂名市種植龍眼最早可追溯到漢代,唐代被列為朝廷貢品。儲良龍眼原産茂名,是目前全國種植面最大的龍眼品種,獲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牌獎,高州分界鎮更被譽為“中國桂圓加工第一鎮”。茂名市立足資源稟賦,從特色産業入手,助力茂名龍眼成為鄉村振興的“致富果”。目前,茂名市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龍眼生産基地之一,全市龍眼種植面積達81.21萬畝,全産業鏈産值超80億元。茂名年加工龍眼鮮果超10萬噸,龍眼加工産品主要有桂圓肉、龍眼幹、龍眼酒、龍眼汁、龍眼速凍肉等,已經形成“買世界,賣世界”的發展態勢。(關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