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硒”甜美遂溪的長壽密碼-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4 05/22 10:27:11
來源:南方日報

解“硒”甜美遂溪的長壽密碼

字體:

遂溪紅樹林。藍偉強 攝

人與鳥共享一片灘塗彰顯生態之美。郭龍碧 攝

鳥兒翩躚,舞動遂溪。圖為蜂虎。藍偉強 攝

翻開《遂溪縣誌(清道光二十八年續修)》,裏頭記載着當年長壽老人的名單,在歷史的長河中遂溪長壽之道仿佛可窺探一二。文中寫道:“達尊有三,齒列於次;鄉用惟五,壽居其先。有幹必賴,有年更老,所以崇養於庠序也。人生七十,已曰古稀。若五世同堂、百齡洪算,尤為得天者厚,世所難逢,特記載之,以表。昇平人瑞雲。志耆壽。”

如今,這片坐落在雷州半島的樂土逐漸被外界所知。2016年12月,遂溪獲得國際人口老齡化長壽化專家委員會頒發的國內第一塊“國際長壽養生基地”牌匾,連續於2022年、2023年獲全國長壽之鄉品牌建設“十大亮點工作”。截至2024年4月,遂溪縣百歲以上老人313人。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作為“中國醒獅之鄉”“中國第一甜縣”“國際長壽養生基地”,遂溪深耕自然稟賦和長壽文化,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打造長壽康養品牌。

“長壽元素”含量高

80歲的老人出門買菜,步伐矯健;90歲的老人公園健身,不亦樂乎;百歲老人家門閒坐,吃着紅薯,悠然自得……在遂溪,時常可見生活狀態極佳的老人,活躍在大街小巷。

硒元素是世界衞生組織和國際營養組織確認的人體必須營養元素,攝入不足或過多均會危害人體健康,被譽為“長壽元素”。距今10萬至16萬年前,火山噴發形成的玄武岩風化為紅土,令遂溪含硒元素達我國其他長壽區域平均值的三倍多。

良好的生態環境與優越的自然資源是遂溪打造“國際長壽養生基地”的前提條件。據廣東氣候中心分析,遂溪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風速適宜;雨量充沛,乾濕季節分明,氣候風險較低,生態環境良好。

據遂溪縣長壽養生研究會會長蔡銘回憶,“國際長壽養生基地”的評定標準更加嚴格,相應的考核指標也更高,當年評選時遂溪縣戶籍人口中存活實足百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就達到14.2/10萬。根據2019年實施的《長壽之鄉認定準則和方法》,其中一個認定核心指標便是,區域內戶籍人口中存活實足百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12/10萬。該指標體現長壽的代表性。

自然稟賦也孕育出豐饒的物産,遂溪縣農林牧漁總産值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除了下六番薯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還有3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11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盛産下六沙蟲、北潭生蠔等名貴海鮮。

目前,下六沙蟲、金鯧魚等海鮮以及火山紅薯、火龍果、海紅米、“仙品荔”等農産品上行入灣,走向全國。這些在遂溪生長的“招牌”産物,借力於富硒火山灰土壤的滋養,富含着硒元素和鐵元素等多種有益於人體的微量元素,為人體提供了必要的營養需求。

新石器時代人類的居住遺址遂溪江洪鯉魚墩,是廣東省雷州半島最早有人類居住的地方,被譽為雷州半島第一村。底蘊深厚的人文內涵、豐饒的自然物産,讓當地延伸出綠色、養生的飲食文化。

像遂溪甘薯不起眼的土特産,卻是當地長壽老人的心頭好。楊柑鎮歐奶奶今年九十多歲,平時最愛喝甘薯粥,這個從小果腹之物在她眼中是上等的美味。

“紅薯粥很適合老人喝,紅薯營養豐富,粥的形式又比較好入口,老人很愛吃。”歐奶奶的家人&&。

多元破解“老”難題

在遠離城市喧囂的寧靜鄉村,清晨的陽光剛剛灑滿大地,吳西長者食堂已是一片繁忙景象。這裡是100多位65歲以上老人的溫馨家園,他們的年紀最長的已經90多歲。每天早上六點半到八點,老人們可以免費享用早餐,聚集在一起聊天喝茶,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與溫暖。長者食堂為本村的老年人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聚餐活動,以促進老人之間的交流和本村的凝聚力。該項目為一所集環保、休閒、娛樂、餐飲為一體的農村幸福長者食堂環保站。

長壽現象是自然環境、個人生活情況、社會經濟保障等多種因素的綜合結果。

如何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是遂溪一直在努力的課題。遂溪縣在滿足老年人需求上下足功夫,為80歲老人每月發放高齡津貼,落實養老保障,優化養老供給,提升養老服務水平。2024年4月,遂溪縣領取高齡津貼的80歲及以上人數有22985人,90歲及以上人數有6473人,100歲及以上人數有313人。

近年來,遂溪建立健全縣鎮村三級養老社區居家網絡。目前已建成1個縣級社區居家養老示範中心,16個鎮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65個村級社區養老服務點,為轄區老年人提供全托、日托等居家養老服務。同時成功在玥瓏湖創建鎮級星級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及在黃略鎮許屋村、界炮鎮北潭村創建星級村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

公建民營改革實施以來,養老機構管理水平和養老服務質量有了顯著提升,其中遂溪縣福利院養老大樓獲評省二星級養老機構。遂溪縣目前計劃在縣養老院實現醫養升級改造。

遂溪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遂溪縣根據省、市發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的要求,堅持以轄區的需求為導向,把發展老年助餐服務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通過優先保障低保、特困、殘疾、空巢等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不斷擴大老年人服務群體保障擴面增效。目前遂溪縣共建有19家長者飯堂,1家長者飯堂(中央廚房)、2家社會團體發起的“愛心長者飯堂”以及16家鎮級長者飯堂。

通過選取20戶特困老人開展家庭養老床位智能化建設,遂溪縣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依託養老服務機構上門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居家服務和健康檢測,如上門護理、家政保潔、健康管理、精神慰藉、緊急援助等。家庭養老床位智能化建設,實現15分鐘服務半徑,如同將養老院的標準化服務搬進長者家中。

擦亮康養金招牌

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樸素自然的生活方式,孕育出獨具特色的長壽養生文化。一直以來,遂溪縣高度重視長壽發展工作,並在2015年成立遂溪縣長壽養生研究會,開展長壽老人調研和相關招牌申報工作。

蔡銘透露,研究會班子成員都是副處級以上退休老幹部和科級退休幹部,很多企業家是研究會的榮譽會長,動員更多力量參與到這項工作中,研究會也經常去其他長壽之鄉學習借鑒。

遂溪縣長壽養生研究會組織調查組赴全縣各鎮,對部分百歲以上老人的健康狀況和長壽成因,開展走訪調研活動。通過與百歲老人面對面交談,聽取鎮、村幹部對百歲老人情況介紹,撰寫了《遂溪縣百歲老人生活健康狀況的調研報告》,為縣委、縣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提高百歲老人健康水平和探索養生之道提供參考。

“國際長壽養生基地”這塊招牌得來不易,“藏在深閨”只能蒙塵,要時刻擦亮這塊招牌。遂溪縣積極“走出去”“引進來”,讓更多人看到遂溪的長壽風采,營造尊老敬老的社會氛圍,也給市場審視遂溪康養産業發展的契機。

2017年4月,遂溪縣與廣東潤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策劃“愛心行·百歲夢”關愛百歲老人暨“百歲老人攝影百城巡展”活動,在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華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等協助下,深入16鎮(街)60多條村落,拍攝上百名老人的生活點滴,在北京、廣州、上海、葫蘆島、天津、南京、錦州等二十多個城市巡展,讓更多人樹立健康目標。

同年,遂溪縣開展“孝敬壽星模範家庭”評選活動,採取網絡和評委投票評選相結合,評選出13戶“孝敬百歲壽星模範家庭”和13戶“孝敬百歲壽星好家庭”,並召開表彰大會頒發牌匾,從而進一步營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圍。

如今,遂溪尊老愛老的氛圍愈發濃厚。一到重陽節,遂溪縣會開展慰問百歲壽星活動,縣四套班子領導及各牽頭單位組織分赴全縣16個鎮(街)百歲老人家中開展慰問活動,給他們每人送上慰問金和慰問品以及節日的美好祝福。

另一邊,遂溪縣民政局聯同長壽養生研究會、社會團體、社工、志願者等組織和群體,以重陽節為契機,舉辦重陽節慰問活動、文藝匯演、為百歲老人送壽糕慶祝生日等愛老敬老系列活動。

發力康養新賽道

目前,遂溪立足深厚長壽文化優勢,加快布局康養産業新賽道。謀劃發展銀發經濟,立足並拓展康養食品産業鏈,打造“生態+綠色+富硒+有機+康養”長壽食養品牌,推動長壽康養品牌鎮、康養小鎮創建工作。

豐富的食物資源,孕育多種長壽産品。遂溪通過舉辦養生膳食推介會,吸引各地顧客前來品嘗當地環保、長壽美味佳肴,積極宣傳遂溪長壽康養飲食文化,精心為老年人鋪就膳食養生之道。

在遂溪,“沙蟲製品”“古法紅糖”“火龍果(汁)”等系列富硒産品,不斷走向市場,備受青睞。2024年,遂溪縣入選首批廣東省食品工業培育試點縣。去年遂溪縣域規上食品工業企業43家、産值約117億元。在這個基礎上,遂溪發力推動企業産值倍增,同步講好食品強縣故事,以食品工業為核心帶動,圍繞“綠色生態、養生健康、藥食同源”發展定位,推動食品工業特色化、品牌化、高質量發展。

遂溪縣已成功註冊“遂溪·國際長壽養生基地”商標並獲得批准。商標共有6類,包括家禽、魚類、甲殼動物製品,蔬菜、水果、礦泉水、植物飲料,醫療保健、醫藥營養品等60種産品。接下來,遂溪將積極與企業對接,讓“遂溪·國際長壽養生基地”商標應用於行業、領域中,打響康養長壽品牌,為當地經濟發展賦能。

《康養藍皮書:中國康養産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2022—2023年我國康養産業發展態勢繼續抬升。將養老、旅游納入康養市場範疇內,其國內康養産業市場規模超十萬億元。把長壽IP融入文旅中,遂溪打響長壽康養品牌,樹立典型,以點帶面,緊緊依託“百千萬工程”,挖掘長壽脈係,形成可聽可看可消費的文旅IP。

連日來,遂溪縣長壽養生研究會忙着調研開會,研究參考標準,選定楊柑、界炮、江洪、烏塘等鄉鎮及玥瓏湖康養小鎮作為創建康養示範鎮的點位。選定的鄉鎮長壽人口多,既有大鎮,也有小鎮,既有沿海鎮,也有離海較遠的鎮,各有特色。

楊柑鎮圍繞紅色、綠色、銀色、古色等色彩,挖掘當地紅色資源、唐代古窯群遺址和古村落資源、火龍果文化,發展“色彩文旅+長壽”經濟。江洪鎮有“雷州半島第一村”、北部灣柴埠森林公園、龍舟競技文化、三月坡陰陽市、“天光魚市”等,打造高品質濱海旅游購物品牌,發展“濱海文旅+長壽”經濟;烏塘鎮依託南藥基地與文化旅游帶,推動旅游景點開發與升級,發展“人文農旅+長壽”經濟;界炮鎮打造觀老馬起義舊址、講紅色故事和傳承紅色基因,以及品海鮮、河鮮、水庫鮮為主題的“觀三紅”、品“三鮮”文旅線路,擦亮界炮鎮長壽美食名片。

據透露,接下來遂溪將以“長壽康養”為主題,在重陽節期間開展相關論壇,邀請國內外專家前來參與,為“國際長壽養生基地”建言獻策,讓“甜美遂溪”再次出圈。

相關

首批32種長壽之鄉一鄉一品公布

遂溪火山紅薯榜上有名

今年湖北省鐘祥市舉辦的長壽之鄉綠色發展區域合作聯席會議開幕式上,發布首批32種長壽之鄉一鄉一品,將作為第一批長壽之鄉優質養生産品,建立優質養生産品進行鼎力推介。其中,遂溪火山紅薯榜上有名。

長壽之鄉大都有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綠色的生態環境、豐富的自然資源、厚重的文化底蘊。此次首批的32種長壽之鄉一鄉一品,是經各長壽之鄉優先推選的精品,代表各長壽之鄉最優質、最具知名度的産品。

遂溪縣是中國冬薯核心産區和廣東省甘薯種植大縣,也是著名的“魚米之鄉”“中國醒獅之鄉”“中國第一甜縣”。其地處雷州半島,擁有豐富的火山沉積岩土壤,氣候宜人、土壤肥沃,是甘薯的天然溫床,優越的生長環境造就了遂溪甘薯的優良品質。

火山紅薯是遂溪近年來新興的薯類品種,大面積種植在遂溪境內富含長壽元素——硒的紅土地上,口感柔軟,烤熟後口感更加鮮美,營養豐富。目前,遂溪縣委、縣政府正全力推動火山紅薯全産業鏈協同發展,樹立精品意識,搭建“遂心選”區域公共品牌體系,實施“區域品牌+火山紅薯”品牌聯創,打響遂溪火山紅薯金招牌。

延伸

為老人進行健康跟蹤檢測服務,專題研究長壽遂溪

人才支撐寫好長壽文章

近年來,高校資源不斷下沉到遂溪,服務長壽老人,貢獻智慧力量擦亮“國際長壽養生基地”招牌。2021年,廣東醫科大學聯合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遂溪縣人民醫院和遂溪縣人民政府通過共建“校-院-院-縣聯合機構”,共同開展“遂溪縣長壽老人健康促進公益項目”,對遂溪百歲老人進行服務的同時還對長壽遂溪進行專題研究。

項目以五年計劃為期,開展促進健康長壽項目合作,特別是對95歲以上老人進行健康跟蹤檢測服務,通過關注老人健康狀況探索遂溪老人長壽密碼。

在具體運作層面,由廣東醫科大學牽頭,聯動遂溪縣各級衞生系統力量和社工志願者力量,對長壽老人進行了飲食、經濟狀況,行動能力和精神狀態的問卷調研,每年開展一次體檢包括血清肝腎功能生化指標、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等。每三個月為參與項目的老人開展便常規、尿常規檢測。探尋有利於健康長壽的各項因素。湛江市人體微生態研究與臨床轉化重點實驗室主任、廣東醫科大學副教授李雪萌透露:“每年,我們下鄉入戶為老人做體檢,了解老人精神能力和行為能力、生活質量和家庭環境等,同時也會為老人送上溫暖。醫院那邊也會經常下鄉為老人義診。”

在國內,關於長壽老人的研究較少。遂溪縣於2016年被認證為“國際長壽養生基地”,長壽老人多,政府、學校、醫院、社工支持力量大,項目啟動水到渠成,有利於發現長壽老人的共性,也將為遂溪提供更多的決策建議,助力遂溪做好長壽大文章。

項目研究方向主要分為兩塊:首先是對於長壽老人腸道微生態的研究與開發,其次是對長壽老人免疫能力的調研。自項目啟動以來,廣東醫科大學已完成三輪慰問體檢及樣本採集,共體檢464位長壽老人(>95歲,含百歲老人)及其家屬。

李雪萌副教授透露,目前已從長壽老人腸道菌群中獲得4399個分離株,最終鑒定出74個屬,194個菌種,356株菌株。目前正持續擴建長壽老人微生態菌種庫,正在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和強大功能的益生菌産品。(記者 傅曉冰)

【糾錯】 【責任編輯:王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