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農場”種水稻産值超13億元-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4 04/26 09:04:15
來源:羊城晚報

“無人農場”種水稻産值超13億元

字體:

  無人技術在示範田得到應用。受訪者供圖

  水田激光平地、無人駕駛水穴直播、無人駕駛病蟲草害防治、無人駕駛收割機械……這是從2021年開始,由嶺南現代農業廣東省實驗室茂名分中心與華南農業大學水稻生産機械化創新團隊、順達農業共同打造的粵西首個水稻規模化生産的“無人農場”。

  25日,記者走進高州市石鼓鎮九罡工業園的順達現代農業産業園絲苗米加工中心,一股濃郁的米香撲面而來。據介紹,産業園內絲苗米的播種面積已超過10萬畝,主導産業綜合産值突破13億元。通過科技創新和産業融合,産業園正不斷探索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打造現代農業産業園的茂名樣本。

  全程智慧化

  一台&無人操作的機械有序來回,不斷翻整土地,操作員並不需要坐在機械上操作,而是坐在電腦前監控着系統運轉即可。記者了解到,在順達現代農業産業園“無人農場”,無人駕駛、高新技術在水稻種植的整個周期中處處可見。

  “耕、種、管、收”全程智慧化、無人化的“無人農場”,不僅有效提高了閒置農田的利用率,還能提高勞動生産率、土地産出率和資源利用率。

  在産業園裏,絲苗米自動化加工中心讓人眼前一亮。該加工基地總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是目前粵西地區設備最先進、加工能力最強的大米加工基地。稻穀烘乾、去石、碾米、拋光、色選等10多道工序已實現了全程自動化、全程無人接觸,整個加工過程需時不到1小時,稻穀日烘乾量達240噸,有機絲苗米日産量達200噸,每年加工量可達6萬噸。

  據介紹,産業園先後在石鼓、鎮江、沙田、寶光4個鎮街集約流轉了1萬畝富硒土質農田種植絲苗米,帶動周邊農戶和種植專業合作社約10萬畝水稻種植。目前,産業園絲苗米播種面積超10萬畝,産業園主導産業綜合産值超過13億元。

  種植更科學

  “無人農場”還可實現水稻的“直播”。這裡的“直播”是相較於傳統的種植方式,先將秧苗育成再插秧,“無人農場”可以實現無需育秧,直接把稻種播到田裏生長。

  陳祥挺&&,原來高州水稻生産的自動化程度很低,全産業鏈生産大大提高了生産效率,産學研的合作也帶給農民更多良種、以更科學的方法種植水稻。

  高州絲苗米産業園將繼續在龍頭企業及眾多實施主體的引領下,加快建成“育種研發+智能化種植+現代一體化加工+品牌營銷”四位一體的産業融合發展新模式,為實現高州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走在全國前列持續發力。記者詹翔閔、全良波

【糾錯】 【責任編輯:魏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