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廣東高中“牛校”大幅擴招-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4 04/26 09:11:14
來源:南方日報

2024年廣東高中“牛校”大幅擴招

字體:

  廣東各高中陸續公布招生計劃,不少“牛校”擴招。圖為省實荔灣校區舉行校園開放日。南方日報記者 許舒智 攝

  進入4月份以來,廣東各高中陸續公布招生計劃,從目前公布的招生情況來看,不少“牛校”均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擴招。其中,最“亮眼”的是廣東實驗中學(下稱“省實”)和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下稱“華附”),今年兩校共增加770個招生計劃,深圳中學高中園3所學校也將在9月招收3300名高一新生。

  為什麼各“牛校”紛紛擴招?這是否意味着今年的中考生更容易考上“牛校”?

  宣布擴招的高中“牛校”有近10所

  4月7日,華附率先公布招生計劃:2024年高中總招生計劃為899人,相較2023年增加315人,擴招名額主要集中在知識城校區。時隔一週,廣東實驗中學荔灣校區校園開放日上,校長蔡騭透露,今年省實高中總招生計劃為1305人。其中白雲校區首次招收高一新生500人,與2023年相比將增加455個招生名額。兩所廣東省屬牛校均迎來大幅擴招,總共增加了770個招生計劃,前所未有。

  與此同時,廣州市屬高中也紛紛放出擴招好消息——4月20日,廣州市鐵一中學(下稱“廣鐵一中”)三校區同步舉行校園開放日。該校副校長許樹新介紹,今年學校總招生計劃達到1110人,三校區總人數比去年增加近100人。其中白雲校區預計招收480人,比去年增加80人。同一天,廣東廣雅中學校長龍國華透露,2024年學校兩個校區均增加高中招生計劃,其中荔灣校區計劃招生600人,花都校區計劃招生500人,兩校區較2023年共擴招74人。

  同時,深圳中學高中園將於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3所學校共計劃招生3300人。省實湛江學校、華附東莞長安學校、惠州市第八中學也會在今年9月迎來第一批高中生。佛山市第一中學今年招生計劃為1080人,與往年相比增加了40人;石門中學招生人數為1120人,比去年增加20人。

  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廣東優質普通高中,正在不斷擴大招生規模。

  為什麼“扎堆”擴招?

  一來擴招名額來源於逐漸“上新”的新校區。近年來,廣東不斷增加優質學位供給,一批“牛校”陸續建成新校區。如2022年廣鐵一中白雲校區招收首批高一學生,這兩年持續擴招;今年省實白雲校區、華附知識城校區首次招收高一新生。今年“牛校”擴招的學位也大多集中在新校區,有利於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更加均衡。

  二來,這也是國家擴大優質學位供給、促進教育公平的指向。2023年7月,教育部聯合多部門印發《關於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深入挖掘現有優質普通高中校舍資源潛力,並結合實際優化招生計劃安排,有序擴大優質普通高中招生規模。

  在廣東,擴大高中招生規模有明確的規劃。今年初召開的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廣東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朱孔軍説,今明兩年廣東計劃新增公辦普通高中學位13萬個。緊接着,廣州召開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廣州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陳爽在會上透露,今年全市將建成普通高中學位1萬個以上。

  對於部分高中接連宣布擴招,有人認為,這主要是為了應對“全面二孩”政策後將要到來的高中入學“高峰”,填補學位缺口。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黨委副書記陳慧華認為,廣東教育系統在學位“調峰”方面已有成熟經驗,應對還沒到來的高中入學“高峰”並不是大幅擴招的主要原因,“缺的不是學位,而是優質公辦普通高中學位”。

  “一系列學位建設行動,就是為了解決優質普通高中學位緊缺、普通高中多樣發展不充分等問題,推動普通高中內涵建設。”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管理研究所所長吳宏超説。現在各高中牛校擴招,正是廣東落實承諾,做大優質教育資源“蛋糕”,滿足群眾“上好學”這一需求的回應。

  今年真的更容易考上“牛校”嗎?

  擴招潮之下,大家紛紛發出疑問:今年的中考生是否真的更容易考上“牛校”?“來華附,上清華”“今年是最容易考入省實的一年”“近年來廣雅招生人數最多,大膽報考”……一些“牛校”校長紛紛鼓勵學生報考。

  王女士的孩子將在今年參加中考,她密切關注着各個學校的招生計劃,“從數量上看,優質學位數量增多,自然有更多學生可以入讀‘牛校’,這極大增強了考生的信心”。

  但在優質學位增加的同時,中考人數也在增加。從比例來看,上“牛校”不一定更容易。比如廣州,這幾年中考人數持續攀升,今年預計也會增加。“增加的考生不一定都是‘頭部’考生。考生正常都是常態分佈的,如果按照常規的‘橄欖型’結構分佈的話,頭部學生的比例相對一致,而新增的優質學位一定是更多的。”許樹新説。

  橄欖型結構指的是頭部、尾部各佔10%,而中部佔到80%。“根據目前公布的情況來看,僅省屬和廣州市屬學校新增的學位可能就超過了1500個,還有一些區屬“牛校”也在相應增加招生名額。”許樹新認為,今年學生上“牛校”的確相對更容易。

  中考臨近,許樹新建議考生要對自己有正確的評估,“第一志願可以衝一衝,但第二志願一定要穩,第三志願則進行兜底,這樣會增加錄取的命中率,也能夠避免掉檔”。●南方日報記者 劉漢能 陳理

【糾錯】 【責任編輯:魏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