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有約|科普專家解析“熱門”彗星的“冷知識”-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4 04/20 09:39:41
來源:新華網

星空有約|科普專家解析“熱門”彗星的“冷知識”

字體:

  新華社南京4月19日電 題:科普專家解析“熱門”彗星的“冷知識”

  新華社記者王玨玢、邱冰清

  編號為12P/Pons-Brooks的彗星將於4月21日通過近日點,到達距太陽最近的位置,隨後它將逐漸遠離太陽,這顆彗星的觀賞期進入尾聲。“71年等一回”的12P/Pons-Brooks彗星以及或將肉眼可見的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都在今年回歸,這使得彗星成為近期熱門的“明星天體”。

  那麼,今年是彗星回歸的“大年”嗎?關於彗星你了解多少?為什麼要研究彗星?天文科普專家為您解析這些彗星“冷知識”。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科普主管王科超説,目前被發現的彗星數量超過4500顆。事實上,每個月都有多顆彗星通過近日點,如212P/NEAT彗星將於4月25日通過近日點,C/2024 A2 (ATLAS)彗星將於29日過近日點。大多數彗星過近日點前後的一段時間內,亮度非常低,通常不被公眾關注。肉眼可見的明亮彗星出現概率很低,今年預計有兩顆肉眼可見的明亮彗星,僅是巧合,並不存在“彗星大年”之説。

  “彗星屬於太陽系小天體,它是由水、氨、甲烷等凍結的冰塊和許多固體塵埃粒子組成的‘臟雪球’。”王科超説,接近太陽時,由於溫度增高、輻射增強,彗星物質昇華,在彗核周圍生成朦朧的彗發和由稀薄物質構成的彗尾,狀如掃帚。彗尾長度最長可能達幾億公里。

  對公眾而言,有些彗星幾年或幾十年“見一面”,而有些彗星則屬於“一旦錯過就不再”,這主要與彗星的軌道有關。王科超解釋説,根據軌道離心率大小,彗星軌道分為雙曲線、拋物線和橢圓軌道。其中,周期短於200年的橢圓軌道彗星稱為短周期彗星,例如大名鼎鼎的哈雷彗星,軌道周期約為76年;周期長於200年的橢圓軌道彗星稱為長周期彗星,有些彗星的軌道周期長達數萬年。軌道為拋物線、雙曲線的彗星,均屬於非周期彗星,他們通過近日點後就離開太陽系,不再回來。不過,受其他天體引力攝動或噴發活動等因素的影響,彗星軌道類型也可能發生轉變。

  除了觀賞,彗星對天文工作者來説具有重要研究價值。“彗星‘體內’封存了太陽系形成初期的大量原始信息,對研究太陽系的起源等具有重要意義。彗星內部含有大量易於揮發的水冰和氣體冰,受太陽輻射等影響,它們昇華並裹挾着大量塵埃從彗星表面噴發,形成巨大的彗發和彗尾。這種噴發特徵被稱為彗星的活動性特徵,結合軌道數據,天文學家可以推演出太陽系早期的形成環境和演化規律。”王科超説。

【糾錯】 【責任編輯:李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