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綜治中心樞紐作用,紮實推進“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政法部門凝聚合力,下沉到村居群眾家門口解決問題;綜治力量同頻共振,多元解紛“朋友圈”不斷擴大……
2023年以來,廣東省佛山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政法委、省委政法委部署,以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為抓手,強統籌、健體系、夯底座、聚合力,深入推進“1+6+N”(1指綜治中心,6指綜合網格、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以及“粵平安”社會治理平台,N指其他政法綜治和社會力量)基層治理體系向更高發展能級躍升。其中,高明區建立健全鎮(街)“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運行機制,發揮多元共治優勢,形成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合力,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1個中心調動各方資源
老話説,“荒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自從區裏決定振興“高明紅”茶産業,有着百年種茶歷史的更合鎮白洞村頓時熱鬧起來,丟荒的茶山變得很搶手,與此同時,白洞村的兩個自然村旺田村和白洞舊村卻為了一條機耕路起了爭執。
“祖祖輩輩從家到田裏所走的路,白洞舊村竟然説是他們的!”旺田村村民強哥忿忿不平地反映。白洞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李賢斌迅速介入糾紛,了解情況後發現相關土地因歷史問題權屬不清,遂通過全科網格向更合鎮綜治中心上報糾紛。
“涉及兩村之間的矛盾,容易引起群體性糾紛,且影響茶廠建設進程。”更合鎮綜治辦主任梁木榮告訴記者,綜治中心接單後立即通過“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機制,聯合林業、國土、司法部門組成專班實地處理糾紛。
根據國土部門20世紀80年代的記錄,涉事機耕路所在片區為白洞舊村所有,但旺田村事實佔有多年,已經成為旺田村出行必經之路,而多年來白洞舊村一直沒有提出過不同意見。
“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由於雙方都有理,我們便説服雙方擱置爭議。”在工作專班的共同努力下,旺田村和白洞舊村決定共同開發相關片區,收益劃歸白洞村委會。
該糾紛的快速解決,得益於高明區“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據了解,高明區強化綜治中心樞紐作用,鎮(街)綜治中心以綜治委為載體,按照部門職能分工,指導、協調、推動、督促綜合治理委員會各成員單位貫徹落實工作部署,統籌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力量聯動配合和解決途徑有機銜接。
“以前,解決村裏這類糾紛,厘清界限要分別找國土、林業部門,説法釋理要找司法部門等,村幹部只好憑‘面子’‘串聯’式地逐個部門找。”從事調解工作多年的李賢斌説,如今有了全科網格和相關機制,村裏只需上報糾紛,就可以享受綜治中心“吹哨”服務,“並聯”多個相關部門共同解決糾紛,方便快捷又有時效。
據了解,白洞村機耕路等系列糾紛解決,奠定了“高明紅”茶産業發展的基石,白洞村順勢開發了旅游、研學等産業,村集體經濟得到了充實,同時帶動村民種茶樹、開農莊共同致富。
6大力量下沉村居地頭
近年來,隨着經濟社會發展,矛盾糾紛也隨之增加。在高明區委政法委統籌協調下,匯聚綜合網格、公、檢、法、司及“粵平安”平台,創設下沉機制,推動解紛端口前移,凝聚起化解矛盾糾紛的合力。
“實現高明高質量發展,必須高度重視鄉村發展潛力,優化鄉村法治環境。”高明法院立案庭庭長李鋒介紹,高明法院以建設“無訟”鄉村(社區)為抓手,全鏈條推進訴源治理,將司法資源延伸到鄉村的神經末梢,讓糾紛止於萌芽狀態,實現“小事不出村,矛盾不成訟”。
高明法院在轄區4個派出法庭設置訴前和解工作站,“網格法官”直接下沉開展訴前和解工作,支持村居建設調解點,由派出法庭法官“一對一”指導專職調解員開展訴前調解,支持77個調解點與法院開展司法確認工作,推動大部分矛盾糾紛在訴前或村居就地解決。
此前,明城鎮墳典村的村民何某遭遇交通事故,肇事方的保險公司卻以何某已達退休年齡為由不支持其誤工費請求,何某因此來到村調委會尋求幫助。由於涉及保險條款、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計算適用標準等專業知識,村調委會調解員迅速與“一對一”網格法官取得&&。法官在對村調解員進行業務指導後,又協調了交通事故調委會和訴前和解中心調解員一起前往調解。專業力量介入後,迅速理清了糾紛關鍵爭議,根據合同條分縷析展開工作,促成了矛盾雙方均滿意的賠償方案。
“這是多方合力的成果。”參與該糾紛調解的高明區訴前和解中心調解員刁婉穎告訴記者,法官在法律條文上給予專業指導,村居調解員起到橋梁作用,交調委的傷殘評級等使案件更加清晰,這些都讓參與調解的調解員更好地理解案件,利於做好調解工作。
N點發力實現同頻共振
“謝謝你們幫忙追回了工資,工人可以安心回家過年了。”今年2月,蔡先生專門到高明區信訪局&&感謝。
蔡先生是建築工地帶班,由於項目總包與勞務公司存在工程款糾紛,導致蔡先生班組工人遲遲未收到工資。鋻於立案程序所需時間長,無法保證工人過年前收到工資,街道職能部門一邊調查一邊組織項目總包和勞務公司進行協調,但協調進展緩慢,工人隨時可能通過各種渠道上訪。街道群眾信訪訴求綜合服務站迅速將問題報送至區群眾信訪訴求綜合服務中心。區群眾信訪訴求綜合服務中心通過組織住建、人社等部門聯合調處,蔡先生班組工人工資問題終於在過年前得到解決。
在開展“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中,高明區着力推動職能部門N點發力,實現綜治解紛力量同頻共振,縱橫覆蓋的多元解紛“朋友圈”不斷擴大:區住建局將三級聯調和部門聯調相結合,使得物業領域方面99%的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屬地;區人社局充分利用“裁執對接”工作模式,在處置企業欠薪等勞資案件過程中,協助員工向區法院申請企業財産保全工作,確保後期處置過程中順利執行企業財産,確保勞動者工資清償得到物質保障……
高明區信訪局建立了訪調、訴調、聯調對接機制,積極參與糾紛調處。同時,每月定期收集區職能部門、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各調委會以及12345平台等報送的矛盾糾紛,並建立篩查機制,對調解不成功的糾紛進行研判,從源頭減少矛盾糾紛轉為信訪事項,力求閉環解決矛盾糾紛。高明區因此獲評2023年度“全國信訪工作示範區”稱號。(記者 鄧君 通訊員 狄春玉 楊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