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剛開年,東莞市公安局大朗分局又迎來老朋友——四川省廣安市公安局前鋒區分局副局長申化軍一行。大朗與廣安,相距約1500公里,是什麼特殊的緣分讓兩地公安如此緊密地接觸?東莞大朗公安與廣安前鋒公安攜手創新“鄉情警務”,搭建了跨區域警務合作&&,探索出一條新形勢下的流動人口異地共治之路,為外來人口嚴重倒挂的東莞基層社會治理賦予了新的內涵。
“特邀調解員”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據不完全統計,廣安市前鋒區在大朗鎮就業人員約8萬,約佔前鋒區戶籍人口總數的26%,大朗鎮外來人口的10%,給當地公安機關管理帶來一定挑戰和壓力。
“2019年,我任大朗派出所所長,派出所每天接到涉及四川廣安籍人員的糾紛達100多起,以我們的警力,無法及時緩和、化解這些矛盾,派出所壓力很大。”曾任大朗派出所所長的莫勇堅説,當時迫切需要尋找到能讓來莞務工人員信任的中堅力量。
在一次對流動人口進行戶籍登記時,莫勇堅得知前鋒區在大朗鎮駐有流動黨委和5個流動黨支部,領導着272名流動黨員。這些流動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定期研究解決前鋒鄉友面臨的問題。莫勇堅就想,能否從中吸納調解力量,讓“鄉音鄉情”幫助化解糾紛?
通過了解得知,黨支部書記游忠華多年為家鄉人排憂解難,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游書記”;副書記鄧康兵辦過廠,也做過村支書、還有一定的法律基礎。兩人均在大朗工作多年,有很強的群眾基礎,是做調解工作的最佳人選。於是,大朗派出所很快將兩人聘為特邀調解員。
自參與調解第一宗糾紛起,游忠華和鄧康兵就以親切的家鄉話和以理服人的調解方式在溝通上展現出優勢。在大朗派出所的指導和監督下,游忠華和鄧康兵化解了多起糾紛,大大緩解了大朗派出所的工作壓力。為讓他們發揮更大的作用,大朗派出所還通過組織活動、開展培訓,讓更多的鄉友認識他們,認同他們。
“我們中國人很看重鄉情,在普通老百姓心裏,大多數人對故鄉的信任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家鄉人能從情感上拉近彼此距離,也更容易接受家鄉人的調解。”
如今,在大朗巷頭村,穿着印着“駐所人民調解”字樣的藍馬夾,騎着挂有“鄉情調解”標誌的電動車,佩戴“特邀調解員”工牌的鄧康兵每天都穿梭在大街小巷,總能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派出所的調解室。游忠華説,他們平均每天要調解糾紛3起以上,有時甚至從白天到夜晚連軸轉。如今,游忠華和鄧康兵不僅在大朗赫赫有名,不少其它鎮街的鄉籍務工人員遇到糾紛時也來找他們調解。
游忠華(左一)和鄧康兵(右三)在調解中。
“鄉情警務”促成流動人口社會治理新格局
2022年7月,大朗公安和前鋒公安在巷頭、巷尾兩個前鋒籍人口最多的村掛牌成立了跨區域警務合作工作站,這也是前鋒公安在大朗設立的“鄉情警務站”。鄉情警務站內設有調解室、聊天室及辦公室,協助兩地公安調解鄉友矛盾糾紛,並提供戶籍代辦服務,同時開展禁毒反詐、毛織消防安全、保障鄉友合法權益等宣傳。
巷頭村的跨區域警務合作工作站。
游忠華和鄧康兵被廣安市前鋒區公安分局廣興派出所聘為“警務助理”,他們不僅負責“鄉情警務站”日常工作,還配合大朗派出所落實警務工作事項。現任大朗派出所所長何鋒指出,除了矛盾糾紛化解,“警務助理”在社會治安防控、糾紛前端預警、糾紛調解回訪反饋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凸顯。這種合作也進一步促進了大朗派出所轄區形成“老鄉幫老鄉、一起保平安”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
在游忠華和鄧康兵的帶動下,流動黨組織和兩地警方共同引導培育56名前鋒籍鄉友加入大朗派出所的義警組織,警務站不定時組織7至9名義警和志願者以鄉友身份到大街小巷開展治安巡防、安全宣傳等工作。如遇常見的爭吵、打架糾紛等,及時進行勸導,若勸導無效,則將情況通報派出所依法處理。有時,發現鄉親遇到生活或生意方面的難題,義警們也會反饋到“鄉情警務站”,大家一起出主意、找資源,解決問題,這讓很多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張輝曾因房租問題與租客産生糾紛,租客報警後,游忠華和鄧康兵很快趕來調解。“這事本是小事,如果激化,就變成大家後悔的大事。”游忠華的一句話點醒了雙方,最終各退一步、達成和解。這次經歷,也促使張輝加入了義警隊伍。
來自四川渠縣的陳正才也積極參與到義警工作中。他説:“雖然自己不是廣安人,但通過‘鄉情警務站’,好像找到了組織,希望有更多的跨區域聯動機制讓來莞務工人員在異地也有‘靠山’”。現在,除了廣安前鋒籍鄉友,其它川籍鄉友,都可通過“鄉情警務站”享受到跨區域的警務服務。
“跨省域合作”促兩地平安建設
2022年,兩地公安協商簽訂《四川省廣安市公安局前鋒區分局與廣東省東莞市公安局大朗分局跨區域警務合作協議》,明確10類23項合作內容,構建起無縫銜接、互為支撐、閉環運轉的前鋒籍在大朗人員管理服務體系,搭建起跨省域、全要素、多層級的信息互通機制和警務聯動機制。兩地指揮部門確定了每半年召開一次警務交流座談會,面對面會商解決警務合作中的重大問題。
合作協議簽訂後,兩地戶籍服務窗口首先開展線上協作,累計為鄉友便捷辦證辦事500余次,減少鄉友跨省往返跑路的時間金錢成本,至少為鄉友省去跨省交通費約38萬元。
與此同時,“特邀調解員”的調解領域也延伸到了前鋒,針對“債務、勞資”等在鄉友中易發的矛盾糾紛,戶籍地和居住地分別發揮各自優勢進行調解,聯合職能部門依法打擊懲處拖欠前鋒籍農民工工資問題50余起,有力保障了前鋒鄉友的合法權益。
2023年,大朗鎮三輪摩托車交通管理新舉措推出,為前鋒籍鄉友在大朗從事毛織生産提供了極大便利,受到了鄉友們的一致好評。這是兩地公安會商解決警務合作中重大問題的成果之一。
今年,1月18日,大朗公安分局副局長周帆帶隊到前鋒區開展警務協作交流,加強跨區域合作,着力構建平安共建的警務共同體。3月1日,在游忠華和鄧康兵帶領下,大朗派出所與廣興派出所的民警們走進大朗廣安籍務工人員家中,收集他們對推進兩地平安建設工作走深走實的意見建議。
2024年大朗公安分局到前鋒區開展警務協作交流。
兩次交流中,雙方達成共識,今年前鋒與大朗兩地公安機關將進一步深化“鄉情警務”,提升局際之間跨區域警務合作深度和廣度,攜手實施《跨區域警務交流合作2024年行動計劃》。
大朗鎮副鎮長、公安分局局長梁國沛指出,大朗聚集了不少不同戶籍的來莞務工人員,從“鄉情警務站”取得的成效經驗來看,相較以往僅單方面&&來莞務工群體,與戶籍地的警務合作凸顯出更可信、更親近的優勢。借此契機,大朗將以點帶面,為加強其他籍貫群體的管理服務提供經驗,為大朗鎮甚至東莞市“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團結更多的共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