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灘新型儲能産業萬億市場,茂名如何整合拓鏈?-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4 03/14 12:34:41
來源:南方+

搶灘新型儲能産業萬億市場,茂名如何整合拓鏈?

字體:

  2024年“新春第一會”,廣東釋放了以實體經濟為本、製造業當家持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鮮明信號,奏響苦幹巧幹、聚力奮進的主旋律。

  2月18日下午,茂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莊悅群主持召開會議,第一時間貫徹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專題研究“五鏈共建工程”工作,吹響了茂名以“五鏈共建”推進産業強市的衝鋒號。

  對於勃發製造業當家的勢能,茂名保持着清醒的認識:堅持實體經濟為本,着眼培育城市發展動力源,以新型工業化驅動新型城鎮化。通過“五鏈共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形成符合産業高質量發展需要的生産力布局。

 着眼新機遇

  一個月前,茂名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實施製造業“四大工程”,以“五鏈共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抓高質量發展必須抓好製造業當家,這是茂名高質量發展的鮮明信號。

  作為“四大工程”之首,五鏈延展提升工程堅持傳統産業、新興産業“兩輪驅動”,從“五鏈”補鏈強鏈入手,推動形成新質生産力——依託“茂名石化”升鏈,依託“零碳産業園”建鏈,依託“欣旺達電白基地”延鏈,依託“馬店河新型儲能産業園”拓鏈,依託“華南鈦谷”壯鏈。

  一個月後,開春第一個工作日,茂名即召開“五鏈共建工程”專題會,研究馬店河新型儲能産業園拓鏈工作,對全會部署從園區規劃建設、産業布局、招商引資、體制機制等進行全面落實,引領打造以“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為主線的新型儲能産業發展示範園。

  推進産業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産力是廣東的戰略之舉、長遠之策,茂名必須在這場競速賽、耐力賽、接力賽中挖掘潛能、培育新勢能,以時不我待的實幹推動産業高質量發展。

  縱觀茂名近年的産業發展路徑,往新興産業方向進軍已走出了一定的成效,如專注生産新材料的東華能源茂名項目牽引了零碳産業園的從無到有,深耕新能源領域的欣旺達汽車電子電白基地項目正打造世界級“燈塔工廠”,一批代表新技術新模式的新質生産力加快形成。

  茂名馬店河新型儲能産業園。鄒祥亮 攝茂名馬店河新型儲能産業園。鄒祥亮 攝

  在當前全球加速綠色低碳轉型的大背景下,中國的新型儲能産業正在經歷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廣東省已經成立了專班,在推動新型儲能産業高質量發展上不斷發力。茂名“新春第一會”專題研究部署新型儲能産業園建設工作,目標十分明確:想方設法搶灘全球儲能萬億元級市場。

  對於茂名這樣的後發地區,必須在原有零散的鋰電池産業基礎上創新整合資源,尋找跨越式發展路徑,方能實現換道超車、後發崛起。

  現實有基礎

  在嶺門鎮與電城鎮交界處,馬店河“一河兩岸”,一個以河流命名的新型儲能産業集聚區加速形成。

  電池是一種常見的儲能産品。嶺門鎮有大批從事電子電池産業的企業家,在産業鏈各個環節中掌握着大量的技術和人才資源。20世紀90年代開始,許多嶺門人外出珠三角從事電子電池行業工作,高峰期人數超3萬人。其中,嶺門鎮鄉賢企業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全球鋰離子電池領域的佼佼者。

  走訪得知,2023年7月在當地鄉賢座談會上,不少企業家向當地政府建言,希望基於當地電池産業優勢,建設新能源産業綜合園區,形成電池産業鏈、供應鏈,打造更加緊密的電池産業圈。

  當地鄉賢座談會上,不少企業家向當地政府建言,希望基於當地電池産業優勢,建設新能源産業綜合園區,形成電池産業鏈、供應鏈,打造更加緊密的電池産業圈。

  企業與城市的雙向奔赴,企業與政府的攜手共進,由此拉開序幕。2023年8月,茂名市委書記主持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馬店河儲能産業園規劃建設工作,一個全新的儲能産業園走上了“築巢引鳳”之路。

  歷經半年時間,馬店河兩岸約600畝土地已平整,爭取首棟標準廠房於2024年3月底前完成封頂,路網建設、污水處理及電力設施建設等基礎設施快馬加鞭推進中。

  在加快新質生産力的大賽道上,企業是天然的主角,黨委、政府、科研機構、金融機構等方方面面的力量都要全力與企業共奮鬥,從而實現未來産業孕育孵化。

  得益於交通區位、鄉賢企業等優勢,馬店河新型儲能産業園區在吸引投資方面進展迅速。目前,已與20家企業簽訂入園意向書,其中有鄉賢企業17家,總投資50億元的珠海明宏和惠州拓普新材料産業園項目已達成初步協議。據粗略統計,目前已轉移部分産能回歸併且在工商系統註冊的電子電池企業近200家,吸引就業2000餘人,年産值逾2億元。

  與大灣區同頻共振,創新性配置生産要素,以科技創新驅動生産力向新的質態躍升,發展新質生産力,茂名新型儲能産業積厚成勢、向科技創新要春天。

  目前,茂名馬店河新型儲能産業園已納入廣東省五大重點發展主&&之一的茂名市承接産業有序轉移主&&範圍,是貫徹落實廣東省委、省政府關於粵東粵西粵北承接産業有序轉移發展戰略的重大項目。

 爭做“懂行人”

  産業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根基與命脈。馬店河新型儲能産業園填補了茂名市未來産業的空缺,在高質量發展任務面前,須加快形成有效支撐。

  從空間布局來看,園區選址所處區域北臨高鐵、南接港口交通樞紐,交通十分便捷。細看産業園概念規劃及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可以發現原本村莊及附近均為居住、公共服務區域,且沿着河流分佈,在生活區的兩端則是標準廠房、倉儲等産業布局,産業區與生活區形成一個內外互聯互通的互動。

  眼下,園區標準廠房已動工建設,入園便道已完成路基施工可直達標準廠房,園區用電已拉通投運,園區建設進入“快車道”。

  從産業謀劃來看,園區圍繞産業鏈上下游,強化精準招商引資,目前已簽訂入園意向書的20家企業,涵蓋了鋰電芯、鋰電池、電子元器件、電池設備生産、銷售,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全産業鏈。隨着靶向招商的深入推進,入園企業將導航“材料—電芯—電池—應用—回收利用”全産業鏈發展。

  放眼全國,“材料—電芯—電池—應用—回收利用”這一産業鏈在多個地區有布局和發展,雲南省就是一個重要地區。其不僅通過縣域錯位發展協同互補的新能源電池産業製造基地,形成了正極材料、負極材料、添加和配套材料、儲能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産業鏈布局。

  這一産業鏈發展不僅包括了新能源電池的生産和應用,還涵蓋了電池的回收利用,形成了一個閉環的産業生態系統。茂名的新型儲能産業園也可以通過這樣的布局,打造新能源電池産業基地,推動綠色能源與先進製造業的融合發展。

  茂名馬店河儲能産業園園區標準廠房已動工建設,入園便道已完成路基施工可直達標準廠房,園區用電已拉通投運,園區建設進入“快車道”。鄒祥亮 攝

  從管理機制來看,做實工作專班後,各類政策和各方力量如何同向發力,最後考驗的當屬幹部工作作風。新型儲能産業從政策驅動到市場驅動,廣東乃至全國現在的發展動態如何,完善的産業鏈需要引資哪些類型的企業,産業未來將如何助力我國能源轉型,茂名能有哪些作為……這些都需要新型儲能産業的“懂行人”,與時俱進做好産業發展各項工作,做到幹一行懂一行、抓一件成一件。

  對於茂名這座傳統工業城市,找準産業高質量發展着力點,優化産業結構性,加快形成新動能規模,是茂名堅持先立後破經濟工作方法論,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勇氣和決心。

  接過歷史的接力棒,茂名優化産業結構,有了方向,也有了方法,接下來就是幹。

  【采寫】記者 楊金鳳 鄒祥亮 通訊員 李景堯 胡亞東 崔活

【糾錯】 【責任編輯:李慶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