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陽:“呼援通”創新居家養老服務新機制-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4 02/29 09:11:29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廣東潮陽:“呼援通”創新居家養老服務新機制

字體:

  新華社廣州2月28日電(劉芳、呂光一)近日,第五批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發布,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呼援通”創新居家養老服務的實踐從上百個候選案例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國17個入選案例之一。

  近年來,為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更好解決老年人在居家養老中的“急難愁盼”問題,潮陽區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工作,2022年將潮陽呼援中心服務項目列入潮陽區當年十件民生實事。

  潮陽區委書記柯延鵬&&,潮陽“呼援通”是以數字化、智能化“互聯網+呼援”為支撐,為60周歲以上低保、特困老人及有需求的長者提供緊急救援、生活照料、衞生保健、精神慰藉、走失尋找等一站式居家養老社會公益服務。

  針對老年人基礎疾病較多等特點,2022年3月潮陽區依託潮陽宏濟醫院專業化醫療救援服務&&,開始試運行潮陽呼援中心,同年7月正式上線。

  潮陽呼援中心負責人、宏濟醫院院長林國忠介紹,為了規範&&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呼援中心通過線上&&連接服務對象的智能手錶、手機、固話,全天候實時監測服務對象位置、身體指標和來電呼叫等主要信息。同時,潮陽區設立線下實體化運作的潮陽呼援中心,配置6個呼叫應答席位、12名專職人員的快速救援小組,提供24小時應答呼援服務。

  “潮陽呼援中心設在潮陽宏濟醫院,可以實現24小時調度急救醫務人員、車輛,每個服務對象均配備一套智能手錶,免費供其進行定位和血壓、血氧、心率的實時檢測,以及提供緊急呼救等功能。”林國忠&&,潮陽區60周歲以上特困供養人員均可通過智能手錶或手機、固話對接呼援中心,獲得公益服務。

  圖為潮陽呼援中心志願者協助特困老人就醫。

  調研發現,“呼援通”服務&&服務項目包括緊急救助、醫療救援等6大類58項,服務響應方式為主動服務和應答服務,由呼援中心按照服務需求和緊急程度分類處置,調集急救小組、車輛以及屬地就近的鎮(街道)民政、村居委幹部、社工組織、家屬、監護人等快速救援,確保“有呼必應”。

 

  為了確保需求精準,潮陽區發動鎮(街道)、村(居)民委員會、社工站等基層工作力量協同推進,建立健全動態排查機制,及時掌握困難老年人基本信息,建立個人檔案並錄入呼援通信息&&,為細化落實居家養老服務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柯延鵬指出,圍繞居家養老老年群體醫療需求,潮陽區探索推出醫養結合的社區居家養老新模式,充分發揮醫療服務“三項優勢”,當好長者守護人。

  一是發揮優質醫療資源優勢。“呼援通”合作醫院與汕大第一附屬醫院等醫療機構合作,建立綠色通道,為服務對象快速&&最合適的醫院和醫生。目前已為多名服務對象&&治療醫院,為家庭困難患者籌集醫療費用5萬餘元,減免醫療費用2.43萬元。

  二是發揮院前急救服務優勢。“呼援通”合作醫院本身有完善、專業的醫療團隊,可24小時調度急救醫務人員、車輛,為老年人提供優質的院前服務,為搶救贏得寶貴時間。目前,已累計出動急救醫務人員658人次,及時救援救治179名急症服務對象。

  三是發揮成熟服務團隊優勢。通過組織“呼援通”合作醫院為3124名老年人免費開展健康體檢,為老年人篩查高血壓、糖尿病等易患疾病,及時介入醫治,降低老年人的發病率。關注老年人心理困擾,依託呼援通志願者通過走訪探望、幫助到醫院接受治療等方式,用陪伴疏解老年人心理問題。

  目前,依託專業團隊和社會力量,潮陽呼援中心現構建起覆蓋全面、協調到位、服務及時的“五社”協調聯動工作格局:一是將社區作為“先鋒陣地”,堅持就地解決老年人需求;二是承辦潮陽“呼援通”中心日常事務的社會機構,對需求作出快速反應和及時解決;三是依託全區13個社工站、28個社工點,288名專業社工人員,通過入戶走訪交流,動態掌握老年人需求,協同為困難老年人等服務對象提供人文關懷、心理疏導等專業服務;四是以社會公益志願服務為輔助,成立6支呼援通公益志願服務隊伍,吸納各類志願者711人,帶動社會熱心人士及團體積極投身居家養老服務,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和家政幫扶;五是以社會公益資源為補充,設立潮陽“呼援通”專項公益基金,目前已籌集專項基金135萬餘元,為潮陽“呼援通”服務提供資金等支持,推動潮陽“呼援通”長遠發展。

  圖為潮陽呼援中心24小時熱線。

  柯延鵬指出,自2024年開始,潮陽區計劃用三年時間將“呼援通”免費服務範圍拓展到全區重度殘疾老年人和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讓更多的老年人得到貼心關懷。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員焦長權認為,潮陽區圍繞優化管理與服務機制,有效整合區域內多方力量,探索建立醫養結合、智慧化居家養老新模式,進一步提升了基層組織對老人需求的應對能力,推動了農村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據悉,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已經連續徵集五年,經過全國徵集、地方推薦、初審、專家評審、社會公示等環節,迄今累計推出101個典型案例,持續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

【糾錯】 【責任編輯:魏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