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中山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會上,中山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十大産業集群招賢令(下稱“招賢令”)。
根據招賢令,中山市以十大産業集群企業為主,匯集了全市114家實力雄厚的企業和科研院所共346個崗位的1158名人才需求,面向全球招引海內外優秀人才,這些重點企業包括明陽、康方等10家上市公司,其中有8個崗位年薪高達百萬元。
“在深中通道即將開通之際,中山市向全球人才發出熱情邀請,誠摯歡迎各界優秀人才和有志青年來中山創新創業、投資興業。”會上,中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遠梁代表中山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邀請。

張遠梁。葉志文 拍攝
上百家重點企業招才引才
近年來,中山市委、市政府堅持“博愛、創新、包容、和諧”的城市精神,秉承尊重知識、敬仰人才的優良傳統,不斷強化政策引才、平台育才、服務留才機制,全市人才總量不斷壯大,各類人才已超過111萬人,人才結構更趨合理、人才效能持續增強,中山人才資源競爭優勢逐漸形成。
近期國內機構推出的《中國城市“95後”人才吸引力排名》,公布了中國最具“95後”人才吸引力城市50強,中山位列全國第25名,在珠三角城市中穩居前列。
為更好地招賢納士,此次,中山市以十大産業集群企業為主,匯集了全市114家實力雄厚的企業和科研院所共346個崗位的1158名人才需求,其中,新能源産業企業崗位40個、生物醫藥與健康40個、新一代信息技術15個、智能家電39個、高端裝備53個、光電光學39個、燈飾照明26個、中山美居7個、現代農業與食品2個、現代時尚1個,其他類型崗位84個。
從3月底開始,中山市將舉辦迎接深中通道開通系列活動,“歡迎各位企業家邀請各界朋友、商業夥伴蒞臨中山考察交流,與我們的重點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專家、高管深入對接,締造人才與名企的共贏盛宴。”張遠梁&&,“我們將竭盡所能,為每一個企業、每一位在中山創新創業的人才,為産業與科技互促雙強,提供優良的環境、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助力各行各業人才出新出彩、成就事業!”
支持人才幹事創業
中山是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節點城市,2023年底省委深改委批復中山建設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今年,深中通道通車後,深中一體化加速推進,中山迎來新的歷史機遇。
“我們在深中通道西岸登陸的第一站翠亨新區馬鞍島,啟動建設中山國際人才島,在人才獎勵、科研項目經費支持、職稱申報等方面先行先試一批特別支持政策。以人才島輻射全市,這些特別支持政策也同步推廣適用全市各鎮街的總部企業、鏈主企業和製造業龍頭骨幹(培育)企業,助力重點企業搶佔先機集聚人才,為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作出積極貢獻。”張遠梁介紹。
作為名副其實的製造業城市,中山擁有39個工業門類中的33個,工業配套能力強,産業鏈完善。按照十大産業集群發展部署,中山還&&專項措施重點支持十大産業集群企業加快集聚高端人才、壯大創新團隊。
近年來,中山市&&“人才23條”、實施“中山英才計劃”、推動中山人才公園建成開放,給人才最高禮遇。兩年來,已有400多名來自各行各業人才入選“中山英才計劃”特聘人才。
“今年,《中山市人才發展促進條例》正式實施,我們會更進一步授權企業評定特聘崗位人才,聘期內享受市級高層次人才待遇。”張遠梁介紹。
在中山,尊重人才、禮遇人才已經成為共識:中山建成全省地級市第一個國際人才港,形成了“1+1+5+N”的人才服務體系,人才不管到中山哪個點,都可以得到規範、優質、便捷、高效的全鏈條政務審批和創新創業服務。
此外,中山市還從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等方面給人才以優待,建成總面積超1000畝的廣東省首個地級市人才公園,支持人才幹事創業的社會氛圍越來越濃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