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這個村,成為上市公司聚寶盆-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4 02/21 09:02:58
來源:廣州日報

惠州這個村,成為上市公司聚寶盆

字體:

  西坑村環境優美。

  西坑村面積僅為7.9平方公里,坐落於惠州仲愷高新區惠環街道。寬敞的市政大道直連村內主幹道,面積不大,“氣場”卻很足。村裏誕生或進駐了多家上市企業如億緯鋰能、TCL、建邦精密等,村內擁有3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屬於妥妥的高質量發展典型村、“百千萬工程”典型村。當前,該村在製造業+文旅方面再度發力,為鄉村振興戰略注入全新元素。

  破舊廠房裏誕生行業巨頭

  1月25日~27日,上市企業億緯鋰能連續傳出消息,公司北京總部、華南區域等七大區域總部及&&辦事處正式掛牌,標誌着這家鋰電池企業業務往前推進了一大步。誰能想到,時光回轉20年,億緯鋰能在惠州市仲愷高新區西坑村一間鐵皮廠房創業。村民們清楚地記得,具有博士學位的創始人劉金成帶領團隊,在租來的略顯破舊的廠裏做著電池測試,廠房內還不時傳來“砰砰砰”的爆炸聲。

  不到十年時間,最初僅僅幾十人的億緯鋰能迅猛發展,從一個行業新兵成長為上市企業,如今已是新儲能産業行業巨頭之一。“億緯鋰能現在各地都有工廠,西坑的工廠一直都在發展,現在有一千多人,最近又拿了三萬多平方米的地皮擴大生産。”西坑村黨總支書記范偉軍説。

  在西坑村,億緯鋰能僅僅是眾多創業成功的案例之一。因區位優勢及便利的交通條件,西坑村吸引了眾多明星企業。億緯鋰能、TCL、建邦精密等上市企業都在這裡落地生根。“三協精密”、泰一科技等高科技企業在這裡發展。

  在村內的惠州市冠展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榮展介紹,自己2011年來到西坑創業,從零開始,也是租用鐵皮廠房從事包裝盒生産。自此立足西坑,面向世界,企業一步步發展壯大,如今自主研發生産可降解包裝材料,並成功拓展海外市場。目前歐美訂單佔了營收絕大部分,去年訂單更是逆勢增長百分之三十,今年預計銷售額將突破3億元,且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産。

  “西坑村對我們來説是一塊創業的‘風水寶地’‘聚寶盆’。受益於政府助企發展的舉措,我們與村裏實現了互利雙贏,目前我們和村裏還有更大的合作項目。”陳榮展説。

  最新統計顯示,西坑村地界內,目前擁有38家規上企業,企業總數則達到了108家。這些製造業企業扎堆發展,為西坑村構建了雄厚的産業基礎。

  狠抓機遇 與企業互利共贏

  “機遇和自身努力必不可少,西坑村這些年的發展有些成績,但還不夠。”擔任西坑村黨總支書記20多年的范偉軍言辭謹慎而低調,他認為西坑村的文旅項目還有很大的空間。

  范偉軍記得,自己20多年前在外經商時,被組織動員回到村裏工作。“1998年西坑村集體年收入不到3萬元,屬於貧困村。”范偉軍擔任村支書後,帶領村民埋頭苦幹,同時西坑村被劃入仲愷高新區範圍,全村迎來了發展良機。“2002年我做支書時,村裏只有三家企業,後來逐漸發展起來,越來越好。誕生和進駐了好幾家上市公司,對於大力發展經濟的好處,我們有實實在在的切身感受。”

  政策給了西坑村千年不遇的機會,一邊受益於鄉村振興建設,另一邊得益於仲愷高新區的發展,同時,多條高速公路在附近開通,市政道路、廣汕高鐵、莞惠城際等軌道交通經過附近,西坑村在近年真可謂喜事連連,各項數據不斷攀新高。

  “最開始的徵地款成為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敲門磚,我們將資金置換成資産,資産增值後再投入建設轉換成資産,與企業展開物業方面的合作,雙方都受益。”范偉軍説。村裏前些年一門心思為製造業、工業企業做好服務,並從中獲益良多,目前全村一千二百人都能從經濟發展中享受成果,村集體收入也年年創新高。此外,由於村內企業眾多,外來員工人數大增,村內七成以上村民在提供住房出租、生活服務等方面獲得了豐厚的經濟回報。

  順勢而為 插上文旅的翅膀

  談及西坑村的發展,范偉軍透露,當前村民的精神和物質生活逐漸豐富。他認為,目前到了大力發展製造業+文旅的時候了。“文旅項目並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做,尤其是西坑這樣的工業化程度高的村子,必須要順勢而為。”

  目前,西坑村投入四千多萬元資金髮展文旅項目,打造了觀光、旅游、餐飲和無動力親子樂園等項目。根據測算,完善之後村裏農文旅項目每年將增收數十萬元,帶動兩百人就業,集體總收入預計將會實現倍增。

  在採訪現場,西坑村所屬的仲愷高新區惠環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許鳳春透露,包括西坑村在內,惠環街道將在人居環境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讓群眾富起來的同時享受更加文明的生活,此外,在高新區的政策助推下,街道還引進了知名數字外貿服務&&,幫助轄區內製造業闖海外市場,拿外貿訂單。

  政策加持,上下合力,一門心思促進鄉村振興,西坑村的成功之道值得借鑒。(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明 通訊員惠宣、張曼平)

【糾錯】 【責任編輯:魏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