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月18日是農曆新春第一個工作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促進産業和科技互促雙強,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能力,為全省高質量發展繪製藍圖。
衞生與健康領域的科技創新既是引領衞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原動力,又是促進健康産業發展的關鍵舉措。
在廣東推進生物醫藥産業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大道上,高水平醫院將有什麼作為?廣東各大醫院的書記、院長紛紛作答。

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山一院院長肖海鵬。
擊鼓催徵、龍馬精神。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山一院院長肖海鵬説,今年的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聚焦科技與産業。過去一年,中山一院科研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為推動全省衞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尤其是醫學技術與健康産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中山一院,肖海鵬提出以“戰役學”理念為指導創建國家醫學中心,以“四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指導思想,以“強人才、重基礎、弘臨床、建平台、促交叉、推轉化、抓評價”為指導原則,以“創建世界一流國家醫學中心”為戰役目標,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
肖海鵬認為,醫院的高質量發展,黨的領導是關鍵,創新是驅動,人才是核心,合作添動力,體系是保障,成功靠文化。中山一院緊緊圍繞這六大核心要素推動醫院的高質量發展,採取了高質量發展的“非常6+1”戰役舉措。其中“6”是指打造疑難重症診治和災難醫學中心、打造世界一流創科中心-精準醫學大科學中心、打造醫學拔尖領軍人才培養中心、打造高水平國際合作交流中心、建立健全現代化醫院管理支撐體系、打造科學的學科與人才評價體系;“1”則是指提供一流社會服務。
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加快産業科技互促雙強,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高水平醫院如何在其中發揮作用?
肖海鵬説,中山一院以世界一流科技創新平台為依託,基礎與轉化、公共衞生、實驗動物、交叉學科(醫工結合)、臨床研究、醫療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六大研究平台的功能持續強化,高水平科技創新平台日趨完善。圍繞科技創新強化組織開展重大重點項目科研攻關,高水平成果不斷涌現,全年獲縱向科研項目390項,代表性項目取得歷史最好成績;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839篇,多篇論文發表在JAMA、NEJM、The Lancet等權威期刊。新增授權專利297項,同比增長49%。
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要視人才為珍寶。堅持高標準精準引進和高質量自主培養兩手抓,創造更多平台和機會,打通人才價值實現通道。
對此,肖海鵬&&,中山一院將堅持“四個回歸”(即回歸初心、回歸臨床、回歸學術、回歸育人)的評價導向,改革完善科研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加強對高質量成果的績效激勵,進一步培厚科技成果由量到質轉變的土壤和生態。
“全院上下將深入貫徹落實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奔着問題去、向着難處攻,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實現2024年人才強起來、創新多起來、育人優起來、管理細起來、護理臨床來等十大發展目標。”肖海鵬説。
記者 卞德龍 通訊員 彭福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