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力量服務保障東莞現代化建設行穩致遠再譜新篇-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4 02/05 16:38:34
來源:東莞陽光網

以法治力量服務保障東莞現代化建設行穩致遠再譜新篇

字體:

“以前辦理公證業務要往市區跑,如今在家門口就能輕鬆搞定,太方便了。”

近日,松山湖園區一名企業負責人辦理完公證業務後愉快地説。

公證機構入駐條件成熟的鎮街(園區)政務服務中心,是東莞市司法局2023年以來優化法治營商環境、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推出的系列舉措之一。

據悉,在市政府發布2023年“一號文”《關於堅持以製造業當家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後,市司法局立即部署,制定《關於提升法律服務水平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推出18條優法治促發展舉措,加大涉實體經濟的法律服務力度,讓法治成為營商環境“最硬內核”,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生動縮影。

作為法治東莞建設的主力軍,2023年以來,東莞司法行政系統緊緊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聚焦“科技創新+先進製造”城市定位,深入推進法治東莞、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提升全面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現代化水平,為東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堅持政治引領

法治東莞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一年來,東莞司法行政系統堅持政治引領,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根基不斷強化。嚴格執行落實“兩個維護”十項制度機制,堅持“第一議題”學習制度。圍繞加強自身建設、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等建章立制11項。

一年來,東莞司法行政系統統籌法治東莞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統籌推進全面依法治市工作,部署推進法治建設重點任務,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實施法治建設十件實事。完成2022年度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和法治東莞建設考評,首次把市政府工作部門、鎮街(園區)全部納入考評範圍。牽頭組織各級各相關部門做好2022年度法治廣東建設考評迎評工作,獲評法治廣東建設考評“優秀”等次、排名全省第四。組織開展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活動,獲省委依法治省辦推薦為第三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綜合候選地區。

2024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會議召開

加大法治保障力度

護航東莞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一年來,東莞司法行政系統加大政府立法和依法決策的法治保障力度,護航東莞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他是在樟木頭工作的一名視障人士,上下班總會經過一個十字路口,希望設置一個有聲的紅綠燈;她是清溪一名環衛工人的女兒,心疼父親工服布料悶熱,希望申請一件清涼的夏裝工服;有企業經營遇到問題,希望能夠搭建一個“企業直通車”……

“您好,這裡是12345,請問有什麼可以幫您?”一通電話,他們的問題得以解決:路口安裝上了帶語音播報的紅綠燈,透氣的夏裝工作制服馬上為父親安排上,針對企業的經營主體訴求響應服務專區開設了。

東莞12345熱線是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愛心線、暖心線、貼心線,搭起了黨和政府與百姓的“連心橋”。

服務無止境,永遠在路上。2023年12月25日,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東莞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管理辦法》,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這標誌着廣東省地級市首部熱線領域的政府規範&&,更標誌着東莞在提升惠企便民服務水平、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道路上邁出更大步伐。

東莞聚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社會治理以及民生等重點立法領域,做好《東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3部地方性法規草案和《東莞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管理辦法》規章立法工作,推動建立首批市政府立法基層&&點和立法諮詢專家庫,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良法善治提供了高質量的法治引領和保障。

“碳關稅”影響,歐盟市場競爭加劇,東莞企業需如何應對?日前,東莞市商務局、市司法局聯合舉辦的“碳關稅等歐盟綠色新政影響及企業應對解讀”活動,東莞市涉外律師服務團專門設置了“涉外法律諮詢&”,為企業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活動中,通過最新的歐盟綠色新政相關法規解讀,幫助企業充分了解碳關稅等歐盟綠色新政,積極地化被動為主動,適應新的貿易環境變化,同時幫助企業如何應對在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

這僅僅是東莞擦亮涉外法律服務品牌的一個縮影,也是18條優法治促發展硬核舉措,為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科創製造強市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具體實踐。

一年來,東莞司法行政系統認真履行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職能,紮實推進依法行政與法治政府建設展現擔當和作為。

“感謝你們!在企業困難之際,聽到這個免處罰的消息,真是一個驚喜!”接過《不予行政處罰決定書》,東莞市某塑膠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曾先生懸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連忙對東莞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感謝。

對企業而言,免除罰款不僅降低了企業經營壓力,同時企業信用也免受影響,讓企業不因“小錯”影響生存發展。這僅僅是東莞積極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的一個案例。

面對企業和群眾詬病已久的“一刀切”執法,東莞積極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彙編印發第一批市直部門減免責事項清單243項,另有26個省直部門公布了在全省範圍內適用的減免責事項470余項,東莞市也已經納入實施。可以説,強化包容審慎監管為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創新型企業在發展初期提供更加寬容的制度環境,讓行政執法更有溫度。

此外,東莞深化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動“粵執法”&&全面運用,印發《東莞市鎮街綜合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評價指標》,選取鳳崗、寮步等8個鎮街作為試點,發揮示範、突破和帶動作用。學習宣傳貫徹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開闢涉企復議案件“快速通道”,全年審結行政復議案件3741宗。全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常態化出庭應訴1325宗,出庭應訴率100%。

回應新需求新期待

全面提升群眾法治獲得感

市域治,天下安。市域社會治理,一頭連着經濟社會發展,一頭連着人民群眾幸福指數。

一年來,東莞司法行政系統堅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市域社會依法治理基礎不斷夯實。

中堂鎮江南社區毗鄰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107國道貫通境內,兩地商貿交流頻繁,居住人口流動性強,治安管理問題被擺在重要位置上。在江南社區警務室,挂在這裡的“江南社區特邀來莞鄉賢調解室”牌子顯眼。調解室充分發揮鄉賢對基層社會治理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在涉及外來務工人員矛盾糾紛時,“來莞鄉賢特邀調解員”作為社會力量參與調解,借助“熟悉老鄉、有情感優勢、容易信任”的調解優勢,進一步提升調解成效。可以説,“江南社區特邀來莞鄉賢調解室”的開設,常態化地化解矛盾糾紛和接受求助,這是社會治理精細化的需要,亦是東莞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寫照。

東莞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開展基層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完成“莞邑調解”二期&&建設,創新培育東易商事調解中心等本土商事調解組織,開展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全市調解組織成功調處案件7.63萬宗,協議涉及金額13.69億元。東莞推進茶山、大朗、長安等“智慧矯正中心”試點並在鎮街全面鋪開,全市社區矯正監管完成率100%,刑滿釋放和解除矯正銜接率100%。深入開展“八五”普法工作,成功創建全國、全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12個(新增3個)、68個(新增14個),組織開展“東莞市第二屆法治文化節”“説唱民法典”基層行等法治宣傳活動。深化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組織全市595名駐村(社區)法律顧問提供各類法律服務1.9萬件次。推進村(社區)“法律明白人”培養工作,全市持證上崗“法律明白人”2419名。

“群眾的需求在哪,我們的服務就延伸到哪。”一年來,東莞司法行政系統積極回應民眾法治新需求新期待,法治領域民生實事活動成效顯著。

在東莞公證處翻譯室裏,工作人員黃嘉敏此時正在翻譯一份單身宣誓書——一名在東莞從商的外籍人士在這裡收穫了愛情,在領事館拿到英文單身宣誓書後來公證處翻譯並公證。

“為做好涉外公證服務,我們不僅專門設置了翻譯室、遠程網上辦證室,還在松山湖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設立辦證點,滿足高科技企業、金融機構的涉外法律需求,推出‘出國公證+外事認證’一站式便民服務等。”東莞公證處負責人蔣麗説,東莞公證處年均辦理約6500件涉外公證,努力打造優質高效公證服務鏈,與外貿産業鏈、供應鏈銜接。2023年,通過拓展涉外公證服務領域,東莞共辦理涉外公證案件1.21萬件。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説買房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東莞將公證“帶押過戶”改革舉措納入2023年度市政府十件民生實事,這樣能節省辦理時間,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時保障買賣雙方及銀行權益。

此外,東莞持續優化公共法律服務供給,推進民營企業“法治體檢”工作常態化,組織律師實地走訪民營企業1512家,出具報告1435份,助力防範法律風險。創新打造涉外仲裁服務品牌,舉辦粵港澳大灣區仲裁高質量發展論壇,東莞仲裁委全年受理案件1791件,標的總額超過50億元。針對外來務工人員、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的特點和需求提供法律服務保障,全市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17萬宗,為當事人挽回經濟損失1.28億元。

良法善治,夯實了基層基礎,厚植了法治土壤,繪就了平安和諧的美麗畫卷。

聚焦中心工作

積極打造更高質量的法治東莞

日前,市委十五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持續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助力將東莞現代化建設不斷推向前進。全會報告對“積極打造更高質量的法治東莞”作了部署,要求進一步推進依法治市,紮實開展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創建活動,堅持“小切口、大縱深”科學立法,嚴格規範執法程序,深入推進全民守法,等等。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市司法行政系統更加深刻把握司法行政工作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中的方位定位,全面推進司法行政工作現代化,以更強的使命擔當、更優的工作作風、更實的創新舉措,不斷書寫新時代司法行政事業新篇章。

東莞司法行政系統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繼續推動落實市司法局關於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方案,健全完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全過程法律保障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依法平等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營造更好發展環境的制度體系,為市委市政府實施“投資年行動”“百千萬工程”“貿工消”聯動發展等加快建設科創製造強市的重點部署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聚焦聚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以落實《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為契機,加快與周邊城市法治領域協同發展,持續推動灣區規則有效銜接,加大力度學習借鑒深圳法治先行示範城市的先進理念和經驗做法。

東莞市司法局到工業園、社區等地開展“加強行政復議 推進依法行政”宣傳活動

東莞司法行政系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提高法治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上下功夫,從解決“有沒有”轉向更加重視“好不好”,在法治領域採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暢通廣納民意渠道,着力解決急難愁盼,持續推出更多以小切口帶動大變化的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用法治保障的“力度”和法律服務的“溫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讓法治建設成果更加可感可觸、群眾滿意度更高。持續優化公共法律服務供給,結合“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持續開展“鄉村振興 法治同行”活動,豐富接地氣的公共法律服務産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減證便民舉措。發揮人民調解聽民意、解民憂作用,準確把握案件性質和群眾訴求,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調解工作,努力實現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

2024年,東莞司法行政系統將重點圍繞紮實推進全面依法治市工作、全面提升政府立法和依法決策水平、大力提升行政執法協調監督效能、不斷夯實市域社會依法治理基層基礎、持續做實法治領域民生保障服務、鍛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過硬司法行政隊伍等幾方面開展工作。包括推動《東莞市農村集體資産管理條例》《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和管理條例》《東莞市城中村改造條例》《東莞市揚塵污染防治規定》《東莞市兒童友好城市管理辦法》等一批法規規章順利&&;做好“粵執法”2.0版的上線準備和推廣,力爭創建2個省級鎮街綜合行政執法規範化建設示範點;推進新一屆行政復議委員會實體化運作,共建我市行政爭議調解中心;建立個人和品牌調解室退出機制,規範和發展非營利性商事調解組織,建立健全具有東莞特色的商事調解配套制度;更新加推普法惠企宣講服務清單,推動新增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10個;研究&&我市律師行業做大做強工作方案,加強律師事務所規範化、品牌化和專業化建設,進一步拓展涉外法律服務領域;等等。

開年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幹,活力無限的莞邑大地上,激蕩着奮進新征程的澎湃動能。

【糾錯】 【責任編輯:關錦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