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1月22日電(盧鑒)1月22日,廣東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開幕。多位委員關注廣東和粵港澳大灣區,為全省和大灣區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廣東省政協委員、佳都集團聯席董事長兼執行總裁陳嬌。新華網發(採訪對象 供圖)
在1月22日舉行的本次會議第一場“委員通道”上,廣東省政協委員、佳都集團聯席董事長兼執行總裁陳嬌認為,國家一系列鼓勵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舉措接連落地,讓粵商感受到了政策的春風和市場的暖意,對未來充滿信心。她建議,企業家們首先要弘揚新時代粵商精神,實幹敢幹,利用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發展環境,用産業數字化升級拓展發展空間,同時呼籲全社會凝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共識。
如何在健康領域活躍消費,刺激內需,成為委員們關注的話題。農工黨廣東省委會在一份名為《助力健康消費跑出“廣東加速度”激活經濟發展“嶺南強引擎”》集體提案中建議,廣東應統籌&&促進健康消費的支持政策和專項行動方案,發展健康體檢、口腔保健、心理諮詢、體育運動、康復保健、校園藥膳等新興健康服務業態,並嚴打保健食品等領域的虛假宣傳和非法代購行為。
廣東省政協常委、港澳&委員會副主任黃少媚。新華網發(採訪對象 供圖)
發展金融等現代服務業,推動廣東金融由“大”轉“強”,將助推廣東乃至大灣區經濟“優雅起舞”。廣東省政協常委、港澳&委員會副主任黃少媚認為,廣東應探索發展綠色金融等現代服務業以期活躍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她建議,廣東應與港澳地區探索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碳市場協同機制,發展更豐富的碳金融項目和碳中和債券。此外,應加快推動深圳前海與香港地區的金融等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設立數字人民幣跨境測試試點,適時開展跨境保險通、保險服務中心等新業務。
廣東省政協香港地區委員、香港執業大律師吳英鵬。新華網發(採訪對象 供圖)
廣東省政協香港地區委員、香港執業大律師吳英鵬認為,建立相互銜接的經濟規則,才能有效減少限制粵港澳三地商業要素流動的法律瓶頸,實現大灣區一體化市場。在剛性的法律和政策之外,還需要制定軟性的統領性的規則作為補充,讓市場主體選擇適用。他提案建議由粵港澳三地非政府機構和行業代表,以行業為單位召開三地聯席會議,整合各自的法律規則和行業慣例,起草一套標準化的行業示範性協議,供大灣區的市場主體選擇適用,從而實現三地行業規則的“軟聯通”,共同奏響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協奏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