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1月15日電(李俊豪)廣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15日舉行,多位廣州市人大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如何加強廣州數字經濟建設,築牢製造業根基,多維度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等建言獻策。
近年來,廣州把打造“數産融合的全球標杆城市”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引擎,以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為牽引,推動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不斷創新發展。廣州市人大代表、廣電運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旭建議,廣州應加速數據要素資産化,強化數據要素産業培育,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數據為牽引,協同數據要素供需雙方、數據交易所、第三方服務機構、監管方等多方需求,打造數據要素産業的“廣州模式”。通過數據要素市場化提升實體經濟運行動力,助力廣州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經濟引領型城市。
民營經濟是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轉變、國際市場開拓等發揮重要作用。“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推動製造業民營企業強信心、穩預期、謀發展的‘良藥’。”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市華安達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丘育華認為,要在把握過往營商環境優化成效的基礎上,精準發現並解決當前營商環境持續提升的痛點和難點,將營商環境優化推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切實提升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丘育華建議,廣州應通過“政産學”融合模式推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重視科技和人才的作用,努力構建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把量的優勢轉變成質的飛躍,以體系化的思路提升製造業創新整體效能。
廣州市人大代表、暨南大學經濟學院財稅係副教授魏朗建議從“溫度”“力度”“精度”三重維度着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她&&,應增強政策制度的精準性、穩定性、實效性和協調性,積極回應民營企業訴求關切,以富有溫度的政策制度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擂鼓助威。
在魏朗看來,廣州應該深化市場化要素配置改革,健全市場化要素價格形成和傳導機制;從源頭上精準防控執法擾企,加強執法監管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分級分類開展涉企差異化執法,提高執法靶向性和精準度。(參與:郭凱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