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夏:加強文化交流 以國潮風助力傳統文化“破圈”-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4 01/15 18:38:03
來源:新華網

李夏夏:加強文化交流 以國潮風助力傳統文化“破圈”

字體:

新華網廣州1月15日電(關錦恒)“藝術工作者要堅持守正創新,在嶺南這片包容的沃土之上,利用好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優勢,為中華民族的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貢獻力量。”在日前召開的政協第十四屆廣州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廣州市政協委員、廣州畫院專職畫家李夏夏建議,廣州應大力發展傳統文化與國潮風,打造國際IP文化城市。

  圖為廣州市政協委員、廣州畫院專職畫家李夏夏。新華網發(受訪者供圖)

  2024年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增強城市文化綜合實力”。

  “廣州在文化上的建設與投入,讓我感受到廣州的自信與低調務實。”李夏夏&&,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一名畫家,在她眼中,2023年的廣州走過了拼搏的一年,既埋頭苦幹又不失浪漫,有情懷、敢擔當。

  舉辦“三大百年”百場巡展,廣州美術館新館、文化館新館、粵劇院新址建成,3家博物館獲評“全國文博百強文創産品單位”,廣東省畫院與廣州市畫院硬體設施居全國前列……在李夏夏看來,這些都是廣州大力發展文化的成果,是將文化建設落到實處,推動硬體與軟體共同高質量發展的體現。

  在AI技術的迅猛發展下,美術行業面臨着一定的挑戰,如何做好傳統文化藝術的發展和創新?李夏夏建議,一方面,大力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打造國際中華民族文化IP,充分展現民族性、世界性、時代性;另一方面,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交流,相互促進,共同為打造國際灣區貢獻力量。

  “廣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名家輩出。”李夏夏介紹,近現代嶺南美術獨樹一幟,嶺南畫派作為南派的代表,以包容、開放、互鑒、融合的胸襟並走進生活、表現時代,勇於創新,為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為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並創新創造作出了歷史貢獻。

  李夏夏&&,一件好的作品需要具備多種元素,如民族性、時代性、個性、思想精深和製作精良等。傳統文化的傳承,需要長期的學習,不斷提高藝術家自身的修養。因此,她建議加強青少年的美育教育,加強青少年對於傳統文化的學習,提高全民對於傳統文化的認知水平。

【糾錯】 【責任編輯:彭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