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番禺區小學數學多元作業的設計與實踐研討活動舉行-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3 12/20 10:05:13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廣州市番禺區小學數學多元作業的設計與實踐研討活動舉行

字體: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版)》,充分發揮廣東省名教師工作室輻射引領作用,2023年12月15日上午,由番禺區教師進修學校(廣州市番禺區教師發展中心)主辦,廣州市番禺區南村教育指導中心、廣東省孔珍名教師工作室、廣州南方學院番禺附屬小學、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中心小學、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南華小學共同承辦的番禺區小學數學多元作業設計與實踐研討暨廣東省小學數學名師工作室區域交流專題教研在廣州市番禺區廣州南方學院番禺附屬小學舉行。

參與本次研討的專家與嘉賓有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教學教材研究室小學數學教研員鮑銀霞研究員、廣州市番禺區教師進修學校(廣州市番禺區教師發展中心)李巧兒主任、小學數學教研員李潔瑩、韓樂觀老師,南村鎮教育指導中心陳蘭芬副主任、林家玲老師,廣東省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孔珍老師、廣東省“粵派名師”工作坊主持人、廣州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鄧冰主任、惠州市惠東縣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黃宇平老師、番禺區教研會理事、區特約教研員、區小學數學中心組成員,廣東省孔珍名教師工作室成員,番禺區各小學數學科組長和數學骨幹教師,東莞、惠州、清遠、肇慶的同行近200多人參加。

本次教研活動分兩個會場進行,分別設在廣州南方學院番禺附屬小學一樓階梯室和少年科學院。第一會場帶來的是五年級課例展示,由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南華小學曾詩婷老師和惠州市惠東縣教師發展中心教研員黃宇平老師執教的同課異構《數學廣角——植樹問題》。第二會場帶來的是二年級課例展示,由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中心小學楊晴老師和廣州南方學院番禺附屬小學陳曉紅和執教的同課異構《認識時間》。

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南華小學的曾詩婷老師執教五年級的《數學廣角——植樹問題》。曾老師通過游戲導入,讓學生在畫圖和交流中引出間隔和間隔數的概念,引導學生將實物圖轉化成線段圖,初步滲透“點與間隔”的對應思想,然後結合情境,讓學生經歷猜測、試驗、推理、驗證等數學探究活動,使學生從中發現規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再用發現的規律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整個探究環節,曾老師使用開放式的教學,放手讓學生先猜,重視引導學生將複雜問題簡單化,滲透“化繁為簡”、“數形結合”、“一一對應”、“模型思想”等數學思想方法。

廣東省孔珍名師工作室助手黃宇平老師與廣州南方學院番禺附屬小學五(1)班的孩子們帶來了課例《植樹問題》。黃老師從前置作業調查與生活實際問題入手,讓學生經歷和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為模型的建立做好準備。同時黃老師還特別注重學生的學習探究過程,強調畫圖的策略,引導學生在深挖算理的過程中理解棵樹和間隔數的關係,抓住實質&&,讓學生經歷“真問題、真思考、真探究”的學習過程,進而對植樹問題這一模型的理解走向深層次,同時鼓勵學生將植樹問題推廣到生活中的其他問題,培養學生主動構建數學模型的意識,真正讓學生體驗在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的快樂。

南村鎮中心小學楊晴老師執教二年級課例《認識時間》。針對“時間”這一抽象的概念,楊老師將時間的學習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在一起,融入到生活故事情境中去。課堂上通過數一數、填一填、説一説、撥一撥等活動,用直觀呈現的方式給學生以觀察、比較、歸納、概括等活動體驗,掌握時間單位“分”的概念以及時與分之間的關係;特別是運用多媒體與實物相結合的教學手段,構建教學模型,使原來抽象的概念更加具體化、生動化,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成效。

廣州南方學院番禺附屬小學陳曉紅老師執教二年級課例《認識時間》。陳老師緊扣新課標理念,以生為本,把握學生的認知起點,借助生活經驗和情景的觀察、體驗,讓學生初步理解時間這一抽象的概念,感受時間的價值與意義,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課堂上,陳老師通過創設真實情境,巧妙地設計了“時間是什麼”“時間在哪”和“製作時間書簽”三個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寫一寫、畫一畫、撥一撥等方式,培養學生時間量感,建立時間觀念,進而對時間這一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走向深層次,讓核心素養落地。

示範課後,大家齊聚主會場一樓階梯教室,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教學教材研究室小學數學教研員鮑銀霞研究員進行詳細精彩的課例點評。鮑銀霞博士對課例給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老師們執教的課例都能結合新課程標準,指向核心素養,精準把握學情,找準知識的生長點,打通知識的前後聯結,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及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同時也提出了寶貴的指導性意見。

專家的精彩點評,給教師們帶來了新的思維碰撞、新的智慧交融,老師們學有所思,學有所獲。

緊接着,正高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特級教師、廣東特支計劃教學名師、廣東省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連續四輪)、廣州南方學院番禺附屬小學常務副校長孔珍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的專題講座《小學數學多元作業的設計與實施》。她從實施多元作業的意義、作業設計遵循的原則、數學多元作業的展示、教學成果應用與成效等方面進行了分享,所呈現的精彩案例,讓與會的專家、老師們驚嘆不已。

活動最後,番禺區教師進修學校(番禺區教師發展中心)李潔瑩老師進行以《教以共進,研以致遠》為主題的活動小結,李老師高度讚賞了本次教研活動,她期望老師們能帶着專家的思維點撥,帶着執教老師團隊的方向,帶着每次教研所研究的每一個教學點回歸科組,積極鑽研,積蓄力量,躬耕課堂,努力落實落細新課標,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她同時也&&番禺區教研室將會繼續以教為質,研為先,讓探索教學的腳步不斷向前,努力點燃番禺區小數人每個人心中的數學之光。

“粵派名師”攜手展風采,“同課異構”共研促提升。此次專題教研活動,不僅搭建了區域、校際之間、名教師工作室之間相互學習、展示的&&,同時還促進了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學習,提升了教師教研能力和專業技能,為教學工作積蓄前行的力量,築就幸福的教育人生。(通訊員:王雪婷 、孔珍)

【糾錯】 【責任編輯:關錦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