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12月11日電(黃玫 關錦恒 陳雪瑩)以光入畫,以影入景,鏡頭鐫刻城市記憶;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激發産業新活力;以綠為底,生態賦能,打造經濟新引擎……在2023連州國際攝影年展期間,新華網調研團隊走進廣東清遠連州,見證攝影師與古城的“奔赴”,感受文旅融合發展的時代脈搏。
向陽而生 共赴“光影之約”
夜幕降臨,連州市劉禹錫文化廣場熱鬧非凡。這片充滿着濃郁歷史氣息和美麗風景的土地,迎來了2023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的開幕。
2023連州國際攝影年展以“向陽而生”為主題。本屆年展國內總策展人那日松&&,攝影是一門光和影的藝術,“光”是攝影中最重要的元素,而“陽”正是“光”出發的地方。學術和人文的相擁、藝術與技術的結合讓攝影給予了人們力量、愛與希望。
自2005年創辦以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是國內外攝影界了解中國攝影、展示當代攝影成果的“一扇窗”。
以攝像工具呈現枝葉部分、主體由不銹鋼材料支撐、銀色與紅色形成氣氛對比……連州攝影博物館裏,一棵以迎客松為創意靈感的裝置作品《松》吸引眾多目光,這是由藝術家李景芳捐贈的作品。
“一座城市注重文化藝術的構建參與,便能彰顯出格調與魅力。”李景芳&&,通過政府部門、策展人、藝術家的共同努力,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的精彩得以延續,並被打造成一張亮閃閃的名片。
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唐福喜&&,接下來將用足用好連州國際攝影年展這一重要&&,推動攝影與旅游、文化等産業深度融合,同時帶動各項文旅産業鏈條齊同並進,推動連州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以文塑城 且以詩意共遠方
冬日的連州,陽光明媚,游客熱情似火。從攝影年展、攝影比賽,到旅游路線、文藝演出,市民游客透過“一扇窗”,品味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來自河北的攝影愛好者老孫,自駕三天來粵參加“連州國際攝影年展”。“攝影就是一直在路上。”在老孫看來,攝影離不開文化,只有了解歷史,了解當地文化,才能拍出來好的作品。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連州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數據顯示,2023年1至9月共接待游客73.55萬人次,同比增加47.22%;旅游綜合總收入6.84億元,同比增加72.36%。
廣東省政協委員、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周永衛認為,連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有作為。連州要深入推進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挖掘、保護和傳承以劉禹錫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名片,這對文旅發展、文化繁榮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連州市委書記潘正煥説,越來越多人關注連州、走進連州、了解連州,連州將進一步夯實惠民文化陣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群眾文藝事業,提升文化服務效能,讓文化連州走得更開放、更堅定、更從容、更自信。
點綠成金 生態與經濟同行
走進連州市地下河,石鐘乳及洞穴暗河引人入勝;漫步英德市峰林小鎮,由高山和湖泊構成的“山水畫卷”映入眼簾;俯瞰清新區古龍峽,五彩繽紛的漂流艇猶如舞動的長龍……
從國家5A級景區連州地下河、湟川三峽等熱門景點,到鄉村旅游、民俗游、休閒和周邊游,人山人海的旅游浪潮裏,以連州為代表的生態旅游,折射出“綠美清遠”的活力、潛能和前景。
“綠水青山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生態資源就是清遠最大的財富。”清遠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莫鼎寬&&,清遠正按照“提升存量、做強增量、擦亮品牌、擴大消費”的工作思路,打造清遠旅游“一帶一廊一區”千億産業發展新格局。
清遠市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軍&&,清遠結合資源稟賦優勢,大力發展清遠雞、英德紅茶、連州菜心、清遠絲苗米、西牛麻竹筍五大百億農業産業,加快北江生態經濟帶建設,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清遠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數據顯示,2023年1至9月,全市共接待旅游人數為1007.28萬人次,同比增長26.15%;總收入為96.63億元,同比增長44.9%。
“清遠是一座充滿生機活力的山水城市。”清遠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蘇錦丹&&,希望通過連州國際攝影年展這個“窗口”,更好地將清遠的歷史人文、魅力山水、美麗鄉村和社會發展展現給大家,讓清遠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清遠,為清遠和連州提升文化“軟實力”,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生態美、文化興、産業優……在廣東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推動下,一個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與經濟同行的故事正在清遠發生,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