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12月10日電(記者魏蒙)在以消防救援所織密“4分鐘消防救援圈”的同時,廣東省佛山市消防救援隊伍瞄準實戰,積極借助科技互聯,以數據支撐提高滅火救援實戰效能,從而有效推進了消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作為珠三角西翼經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佛山是全國唯一的製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同時,該市各類災害事故也呈現了多發頻發態勢,近3年,平均每年接處警逾 1.6 萬起。
圖為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的小朋友正在接受消防知識培訓。新華社記者魏蒙攝
圍繞“以快制快、打早滅小、快速救人”實戰目標,佛山消防救援支隊在廣東創新推行了“四類微型消防站”實體化運行、“消防速救員”標準化建設等務實舉措。同時,積極推廣微型站和專職隊4項夜間破拆救人操法,快速提升微型消防站和專職消防隊初戰處置能力。
在全市32個鎮(街)全部建有實體化運行的消防救援所的同時,科技賦能成其鑄劍利器——統領強化源頭治理,完善消防治理體系,快捷打通基層消防安全“最後一公里”。
圖為佛山“火焰藍”自主開發的智能頭盔。新華社記者魏蒙攝
“面對應急救援任務繁重、火災形勢嚴峻的現實鬥爭,佛山消防主動破局,以科技賦能助力實戰打贏。在推進裝備升級革新的同時,融入‘智慧城市’‘數字政府‘一網統管’,創新研發‘滅火救援實時指揮一張圖’和‘可視化報警’兩項國家發明專利,深度融合消防物聯網和裝備感知等8項新技術,創新制定作戰行動‘三明確、三強化’等10余項工作機制,在作戰指揮接警、調派、聯動、到場、處置、戰評等六個環節全面提速增效。”佛山消防支隊長鐘蔚彬説。
消防偵察無人機、AI 智能頭盔、智能水帶、液位監測系統......由佛山消防救援支隊獨立或參與開發的系列化智能化消防救援裝備,充分展示了這支隊伍的科技強消硬實力。例如,AI智能頭盔具有語音採集功能、 視頻圖像採集功能和數據的傳輸功能等,使滅火一線能在作業的同時兼顧適時採集並自動發送相關信息……
“這些裝備在火情偵察、內攻作戰、密閉空間救援、陣地保護、供液監測等環節發揮了重要作用,極大提高了作戰指揮和快速救援效能。”佛山消防支隊副支隊長蘇一武如數家珍。
圖為融合應用了消防物聯技術的佛山消防救援指揮中心。新華社記者魏蒙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通過融合應用消防物聯技術,該支隊已將佛山市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接入了其指揮中心,實現了對全市 2611 家重點高危單位消防控制室遠程管控。
借助這個系統,該支隊一旦接到火災自動報警,遠程監控中心可在排除誤報、確認火警後,第一時間將警情關鍵信息和建築情況傳送到指揮中心,指揮中心在同步進行警情確認的情況下,可根據單位 GIS地理信息,預先調派最近消防力量提前出動,實現預先提早反應,為快速展開救援贏得先機——可視早知、接警捷迅,實現提早發現、提早處置的真實火警已有1980 起,有效遏制了重大火災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