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逐浪前行 勇立潮頭開新篇-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3 11/07 11:03:29
來源:央廣網客戶端

珠海:逐浪前行 勇立潮頭開新篇

字體:

  珠海,山海相擁,陸島相望,這座廣東省面積最小的城市,擁有大大小小海島262個,有“百島之市”之稱。作為全國首批經濟特區,珠海一直走在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前列。如今,依托豐富的海岸帶資源,珠海這顆明珠,正加速向前。

  10月30日至11月5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廣東省委網信辦主辦的“向海圖強看廣東”大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舉行。央廣網記者隨調研團走進珠海市,感受珠海逐浪前行的青春活力。

  無人船艇智闖深藍

  在珠海雲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洲智能”)香山海洋科技港的空地上,停靠著幾艘無人船艇,它們大小不一,顏色不同,分別在環境監測、海洋調查、安防救援等方面承擔著不同的功能。“現在的大型科考船上,放得下十艘這樣的無人調查船,每艘無人船均可獨立完成水文數據、氣象數據、水下地形地貌等的調查,大大降低成本。”雲洲智能智慧海洋業務部總經理對央廣網記者説,“這就像一只大天鵝帶著許多小天鵝一樣,調查效率是成倍成倍地增加。”

  

  用于調查的無人船艇(央廣網見習記者 晁海娟 攝)

  雲洲智能創立于2010年,是世界領先的水面機器人公司,中國首家專注于無人船艇研發、生産、銷售與提供行業解決方案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作為中國無人船艇開創者,公司始終圍繞“人工智慧+海洋”戰略,堅持自主創新,掌握無人船艇自主航行、感知避障、協同控制、係統整合、平臺設計等多項自主核心關鍵技術,處于全球領先水準。

  據了解,該公司是目前唯一能提供全係無人船艇産品及行業解決方案的企業,業務涉及環境監測、海洋調查、安防救援、智能航運、科技文旅等領域,産品銷往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後參加第34次南極科考、青藏高原冰川湖泊科考、天津港爆炸污染應急、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以及江西防汛抗洪等重大任務。

  該公司總經理成亮表示:“隨著海洋資源的不斷開發和海洋環境監測需求的不斷增加,以無人船艇為代表的海洋智能裝備面臨長期的、大量的需求。依托大海洋經濟,無人船艇産業規模有望達千億,助力廣東海洋産業集群成型成勢。”

  政企學研共建高地

  今年年初,全球首艘智能型無人係統科考母船“珠海雲”順利入泊母港,正式交付使用。該船擁有寬敞的後甲板,可搭載多種不同觀測儀器的空、海、潛無人係統裝備,可執行海洋測繪、海洋觀測、海上巡檢及部分調查取樣等綜合性海洋調查任務。該船就是由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以下簡稱“南方海洋實驗室”)主持建造的。

  

  智能型係統無人母船(央廣網見習記者 晁海娟 攝)

  據了解,南方海洋實驗室由廣東省委省政府批復成立,于2018年11月啟動建設,實行理事會領導下、學術委員會指導下的實驗室主任負責制,採用“政府所有,大學管理”建設模式,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導,中山大學牽頭建設與管理,旨在建設面向科技前沿、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海洋創新基礎平臺,構築世界一流的海洋人才高地,打造創新型、引領型、突破型的大型綜合性海洋研究和應用基地。

  實驗室以“1+N”合作共建模式,按照“共建、共用、共贏”為原則,與科研機構、業務部門、涉海高校和高新企業等開展合作,目前合作共建單位已有41家。

  南方海洋實驗室圍繞海洋環境與資源、海洋工程與技術、海洋人文與考古三大研究領域,以“崇尚首創,力爭最優”為標準,現已布局建設18個創新研究團隊,在科學前沿、核心關鍵技術和重大工程實際應用上取得係列創新性成果,服務國家海洋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前不久,海洋考古創新團隊初步建立海洋文化遺存資訊平臺,對所開展的海洋考古勘測調查工作進行數字化管理與運用。據悉,這也是國內首個海洋文化遺存信息化平臺。

  海洋考古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詹長法告訴記者:“我們水下遺存十分豐富,大灣區海底元明清的遺存物有很多,這些歷史遺存的發展和保護,能為公眾提供更多歷史資訊,讓我們了解古代貿易,了解海上絲綢之路。”

  海洋重工裝備升級

  走進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一海工)的生産車間,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機械臂穿梭其中,工人們正加緊趕制訂單。據了解,三一海工于2011年成立,是珠海市政府與三一集團于2010年11月簽約的“港口機械、海洋工程裝備及工程船舶制造産業園項目”,該項目計劃分三期建設,將成為三一集團港口裝備的全球研發中心、制造中心。

  在三一海工的運維倣真實驗室,數字化螢幕上顯示著目前三一海工運維的設備分布圖。三一海工智慧港機研究院高級顧問唐修俊介紹,通過打造數字化分析平臺,結合實際的運作場景和後臺數據分析,能夠為客戶提供高效率的運維服務,幫助他們提高管理效率。

  

  三一海工的運維倣真實驗室(央廣網見習記者 晁海娟 攝)

  目前廠區總人數3000余人,其中研發人員超過500人,主要生産岸橋、場橋、門座、正面吊、堆高機、重叉、抓料機、集卡、伸縮臂等港口和物流裝備。其中,正面吊、堆高機等移動港口裝備連續15年國內銷量第一,岸橋、場橋、散料機械等産品遠銷歐美、亞太、中東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業內率先實現全係列電動産品的規模量産和批量交付。

  港口樞紐通達全球

  距離三一海工不遠處,就是高欄國碼。據了解,高欄國碼是珠三角西部唯一天然深水良港,主航道水深-19.2米。錨地距國際主航道僅1海裏,碼頭距錨地僅8海裏,為大型船舶進出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同時,高欄國碼還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港口,“西江黃金水道”出海門戶港,江海、海鐵、海空立體交通網絡多式聯運最佳節點港口。

  

  高欄國碼(央廣網見習記者 晁海娟 攝)

  珠海國際貨櫃碼頭(高欄)有限公司商務部經理徐劍峰介紹,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高欄國碼涉及“一帶一路”項目的出口業務量逐年增長。“今年1月至9月,我們涉及‘一帶一路’項目的業務達42個航次,累計出口貨物3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10%。”

  2017年高欄國碼引進了國際紙漿業巨頭歐洲港口集團,打造“華南紙漿物流分撥中心”,旨在為紙漿等林木産品的境內外、上下遊客戶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港口裝卸、倉儲、運輸及報關等“一站式”的供應鏈服務,填補華南地區缺乏專業紙漿集散中心的空白。“目前可接卸10萬噸級紙漿外輪,配套專業紙漿倉庫7萬平方米,年通過能力超200萬噸。”徐劍峰説。

  (見習記者 晁海娟)

【糾錯】 【責任編輯:魏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