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晚,隨着大幕緩緩落下,潮水般的掌聲與歡呼聲在廣州芭蕾舞劇院內響起。經過近三個月的巡演之旅,芭蕾舞劇《白蛇傳》載譽歸來,為羊城觀眾帶來了一場扣人心弦的視聽盛宴。
自今年7月上演以來,芭蕾舞劇《白蛇傳》已完成了北京、山東、舟山、杭州、成都、南昌、貴陽、合肥、上海等多地巡演,憑藉詼諧獨特的表演風格,靈活寫意又張力十足的舞&呈現,以及引人入勝的情節發展,在全國巡演中話題量不斷,自媒體作品互動量節節攀升,受到了業界的一致認可。
匯聚一線舞&藝術家
用芭蕾藝術講述東方愛情傳説
芭蕾舞劇《白蛇傳》是一部以國際化視角表達“煥新”中國故事的最新原創力作,已成功入選於今年11月在杭州市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戲劇節,是全國唯一一部以舞劇類型入選的作品。該劇也是國家藝術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2022年廣州市第六批文藝精品重點扶持項目。
該劇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出品,廣州市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匯聚國內一線舞&創作藝術家,如製作人、廣州芭蕾舞團團長鄒罡,國家一級導演王舸,中國文聯舞蹈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編劇張萍。
此外,該劇特邀影片“白蛇”系列作曲郭好為與首位奧斯卡“最佳美術指導獎”華人得主葉錦添分別擔任作曲和服裝、造型設計,以及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秦立運、任冬生等。 芭蕾舞劇《白蛇傳》主要從驚蟄、游湖、琴瑟、妄念、端陽、斷魂、抉擇、明心等經典情節出發,在保留原著故事主線的同時,打破時空局限,加入更多的現代人物和情節,突破原有愛情戲的“感恩”色彩,增強故事的張力和戲劇性,形成更契合當下審美的敘事模式。
在表演形式上,舞劇《白蛇傳》進行了全新的嘗試,融入傳統舞蹈元素,創造出帶有中國特色的芭蕾藝術新形象,同時借鑒素描喜劇、偶劇等多種藝術手法,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去傳遞東方文化和東方哲學,打造豐富的戲劇審美形態。
據了解,今年是廣州芭蕾舞劇院成立的第三十個年頭。三十年來,廣州芭蕾舞劇院始終秉承着古典與現代並重、傳統與創新相交,以全新的角度探索符合時代的中國芭蕾藝術創作新向標,向世界展現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創作上演了《白蛇傳》《旗幟》《浩然鐵軍》《布蘭詩歌》《風雪夜歸人》等多部舞劇口碑佳作,並多次獲得“文華獎”“荷花獎”“五個一工程”獎等重大獎項。
舞劇深情演繹
再度回歸帶給觀眾仍是感動
廣州芭蕾舞劇院演員歐嘉媛此次在劇中飾演白娘子。歐嘉媛&&,想讓大家看到一種更加獨立自主的白娘子形象,“勇敢地掌握自己的命運”。
歐嘉媛提到,以往白娘子的“仙氣”十足,“在這次舞劇中,白娘子更多地是接近人的生活形態,通俗説一點就是接地氣。”
對於《白蛇傳》這樣家喻戶曉的經典故事,舞劇如何實現突破,演出自己的特點?“我們借鑒了戲曲的動作和妝容,比如白娘子眼尾處提上去的紅色,在古典芭蕾中不會出現的,還有劇中我拿的那把大型道具長扇也是如此,它像是白蛇眼淚的化身。”歐嘉媛&&,演出服裝也更加飄逸,“拋開古典芭蕾的傳統裙式,把舞蹈演員腿部線條展現出來。”
歐嘉媛&&,排演這部舞劇並不容易,“上半身有中國民間舞元素,但又穿着芭蕾舞的腳尖鞋,要保持直立,動的時候上身要像蛇一樣柔軟,保持重心很難。另外,因為舞劇無法進行語言表達,要展現很多情緒內容,也不容易。” 舞劇中的許仙是一個溫文爾雅的書生形象,由廣州芭蕾舞劇院演員吳澤飾演。在這部舞劇中有很多“悲劇喜做”的內容展現,吳澤&&,舞劇上半場展現白蛇和許仙兩人之間的唯美愛情,運用了很多現代表現手法,比如經常出現的比心手勢,“巡演下來,觀眾反饋比較喜歡我們這種現代元素的創新。”
“觀眾在上半場笑得多開心,下半場就哭得多傷心。”吳澤説,在下半場隨着許仙對白蛇的懷疑,導致了白蛇被鎮壓雷峰塔下的悲劇,更多地展現許仙的無助與淒涼。
“唯美”“驚艷”“動人心魄”“很難不愛”……演出結束後,眾人沉浸其中,讚嘆不已。演出現場還特別設立了《白蛇傳》主題打卡區、精美定制周邊售賣、主演見面簽售會等精彩活動,吸引了無數觀眾駐足停留、打卡拍照。再度回歸,芭蕾舞劇《白蛇傳》帶給觀眾的仍是感動與震撼。該劇隨後將出發重慶、成都、鄭州、晉城等地繼續踏上全國巡演之旅。 南方網訊(記者/周存 通訊員/魯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