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東高校2023新生數據揭秘:許多“俊傑”“宇軒”前來報到
8月31日,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迎來報到新生
近日,大一的“小萌新”報到結束,廣東各大高校陸續公布新生數據。今年各校最熱專業是什麼?新生“最萌年齡差”有多大?男女比例幾何?爆款名字又有哪些?記者梳理了相關數據,帶你深度解讀其中“奧秘”。
漢語言、軟體工程仍受熱捧
今年,漢語言文學、軟體工程等專業熱度仍居高不下。據統計,華南師範大學本科錄取人數最多的專業是漢語言文學(師範)專業、軟體工程專業和物理學(師範)專業。在華南農業大學,英語、軟體工程、法學、漢語言文學和土木工程專業錄取的學生人數較多。
華南理工大學錄取人數前三名的學院分別是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土木與交通學院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廣東工業大學的先進製造學院、管理學院、自動化學院新生人數較多,分別錄取1026人次、992人次、790人次。
從男女比例看,理工類高校的男生數量明顯高於女生。以廣工為例,該校的大學城校區男生人數4693人,女生人數1326人,男女比達3.54:1,番禺校區男生人數324人,女生人數106,男女比3.06:1。龍洞校區和東風路校區的情況則較均衡,分別為0.75:1和0.88:1,女生人數較多。
綜合類高校男女比例較均衡,其中,中山大學的男女比例約為1.3:1。廣州大學的本科新生中,男生3703人、女生3891人,男女比例接近1:1。
有學校新生年齡差達50歲
新生的年齡分佈同樣備受關注。記者了解到,多數高校的本科新生年齡跨度從15歲到35歲不等。中大新生中年齡最小的同學出生於2008年,年僅15歲,年齡最大的同學出生於2002年,相差了6歲;華師最小的同學出生於2008年,最大的則為1991年,年齡32歲,相差了17歲;廣大年齡最大的為22歲,最小為15歲,相差了7歲;廣醫的“05後”學子佔比高達65.5%,其中年齡最小的僅16歲。
相比本科生,研究生新生的年齡分佈範圍更廣。今年華師迎來一位72歲的博士研究生,與最小的博士生有50歲的年齡差。其他高校的碩博研究生年齡差相比本科生也較大。廣工碩士研究生最小20歲,最大50歲,相差30歲;博士研究生最小22歲,最大57歲,相差35歲。廣大碩士研究生最小20歲,最大50歲,相差30歲;博士研究生最小24歲,最大49歲,相差25歲。“00後”逐漸成為碩士研究生的主力軍,也有部分“00後”開始了博士研究生的學習生涯。
多所高校人數最多姓氏是“陳”
廣東高校中,來自廣東省內的新生人數最多。華工今年本科錄取6994人,其中廣東省內有3499人,超過半數;暨大今年本科錄取4886名國內高考的學子,其中廣東省內有2362人,接近半數;華師本科新生錄取總人數穩步攀升,今年再創新高,突破8000大關,其中省內本科批普通類5435人;廣工今年本科新生生源地人數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廣東、安徽和廣西,在4715名研究生新生中,來自廣東的有2879人,超過半數;華農的廣東省內新生佔78.8%。
“廣東陳,天下李”,值得一提的是,陳、李、張、黃、劉是華師、廣工、華農等多所高校新生人數最多的姓氏。也有一些“爆款”名字,在各高校榜單上頻繁出現。俊傑、李想、宇軒、李燁、劉暢、文傑等,一轉身就能遇見“另一個我”。(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亮 實習生 樊雨晴 羅鈺涵 圖/羊城晚報記者 梁喻 實習記者 楊陽傳 韓曉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