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校園“勞動課”的東風,“兒童迷你廚房真煮玩具套裝”(以下簡稱“真煮玩具”)去年起開始大熱。近期,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伴隨産品熱銷,有關安全隱患問題也頻頻出現。在産品定性方面,商家往往説不清“真煮玩具”到底是不是玩具、需要哪些資質。粵東地區是此類玩具的主要産地,日前,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就“真煮玩具”合規性等問題進行了解釋。
銷量好
“真煮玩具”大多産自粵東
去年,教育部印發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其中增設了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明確了3—6年級學習烹飪的具體要求。
這一變化讓玩具商看到了新機遇。“小朋友過家家玩的迷你鍋碗瓢盆早就有了,但是能真實做飯的玩具是這兩年才有的。”廣州市民王女士&&,幾年前她為女兒買過類似玩具,但沒辦法真的做飯。如今“真煮玩具”多了能通電加熱的迷你電磁爐、煎鍋、煮鍋等。王女士説,“真煮玩具”擁有的做飯功能更吸引孩子。
記者調查發現,“真煮玩具”在電商&&上銷量很不錯。在某寶&&,銷量排名前10的“真煮玩具”多則銷售20多萬套,少則銷售5萬多套。在某東&&的“過家家玩具榜”中,銷量前10名的玩具中,“真煮玩具”佔據三席。在款式方面,這些玩具有的採用迷你電磁爐加熱,有的用罐裝燃料或其他方式加熱。根據商品簡介和客服的介紹,“真煮玩具”主要産自粵東地區。比如,在某東&&銷量第一的某石品牌“真煮玩具”就産自廣東潮州,相關産品評價數量已超10萬條。
令人意外的是,如此受歡迎的玩具,在線下大型商超卻難覓蹤影。在廣州體育中心商圈走訪時,一家大型商超的銷售員向羊城晚報記者&&,該超市設置的玩具商品區域面積較大,擁有當下各種時髦兒童玩具,但沒有銷售記者要找的那款“能真實做飯”的兒童玩具。“那種玩具不給商場做的。”該銷售員介紹,實體店對産品質量要求更加嚴格,不允許資質不全的玩具上架銷售。
問題多
存在材質不明、容易觸電等問題
為了更好地了解此類産品,記者花70多元購買了某東&&上銷量第一的“真煮玩具”套裝。套裝中包含30多件玩具,絕大部分為塑料材質的迷你廚具和餐具。在産品評論區,不少消費者曬出了小朋友親自動手做飯的照片,比如攤煎餅、煮粥、煎蛋等。
收到産品後,記者詳細查看産品規格看到,迷你煮鍋上印着模糊的“304食品級”字樣,但看不到有關該鍋的資質證書,無法判斷材質。據了解,304通常指304不銹鋼,而配套的迷你煮鍋上有涂層。記者進一步了解到,鍋上的涂層要執行國家標準GB 4806.9-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製品》有關規定,而該玩具包裝中並未看到相關資質。套裝中的迷你電磁爐看上去比較簡易,插220V交流電可使用,但插電後電線很快發熱,電磁爐爐面與爐身之間有很大的空隙,兒童手指可以輕鬆伸進去,或有觸電風險。
記者通過多個線上&&了解到 ,“真煮玩具”熱銷以來,頻頻被曝出質量安全問題。有多位家長在網絡社交&&投訴稱,此類産品“材料不好,不銹鋼沒有標注”“電器跳電、太差了、危險”“鍋用了一兩次就開始有銹跡”。
在“某某開箱”視頻號中,知名博主使用不銹鋼檢測試劑對這些鍋具進行檢測,液體全部發黑,顯示為不合格。“老爸評測”賬號發布的“真煮玩具”評測視頻中,玩具刀可以把礦泉水瓶輕鬆扎破。針對迷你電磁爐,“老爸評測”視頻中科普提到,玩具不能有插座,這是強制規定。據悉,在國家強制性標準GB19865-2005《電玩具的安全》中規定,電玩具應為電池玩具、變壓器玩具或者雙電源玩具,其供電電壓不應超過24V。
難定性
商家也説不清是玩具還是電器
值得關注的是,在合規性方面,“真煮玩具”産品資質似乎也是商家不能説的秘密。記者以消費者身份隨機向5家出售此類産品的網店了解情況。結果,有兩家沒有回復,有兩家&&購買後才能在玩具包裝上看到相關資質,唯有一家出具了一款液體加熱器的3C資質,並稱這就是玩具套裝的資質,而記者在後續採訪中發現,該3C資質並非玩具産品的3C認證。
“真煮玩具”到底屬於玩具還是電器?對於記者提出的問題,這類玩具廠家&&,他們也説不好。但從記者所購的“真煮玩具”外包裝上可以窺探一二。與常規玩具包裝不同,記者收到的“真煮玩具”套裝是一個粗糙的紙皮箱包裹,打開紙箱後有兩個包裝盒,其中,品名為“真煮廚房套裝”的包裝中,包含各種迷你鍋碗瓢盆,與常見玩具包裝類似;迷你電磁爐則單獨打包。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我國對兒童玩具監管有嚴格規定,出售“真煮玩具”的商家之所以如此包裝,或為規避監管。
有説法
省市場監管局認為“不屬於玩具”
針對“真煮玩具”合規性等問題,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進行了解釋。他們的解釋或成為國內首份關於“真煮玩具”的官方解讀。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方面&&,該局去年已關注此類産品的風險,並在廣東省玩具産品集聚地粵東地區,組織市場監管部門、認證機構、檢測機構、玩具協會、電商協會開展專項研討,對該類産品的生産、銷售提出監管要求。
目前,廣東省市場監管系統共接到群眾反映有關“真煮玩具”的投訴舉報86件,屬於市場監管職責符合受理立案條件的投訴舉報60件,其中投訴58件、舉報2件,相關産品主要集中在網上購物&&銷售,生産廠家主要在粵東地區。記者了解到,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産品質量方面。
在産品定性上,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真煮玩具”産品整體不屬於玩具系列標準適用範圍,不能按照玩具産品類別實施強制性産品認證。比如,強制性國家標準GB19865-2005《電玩具的安全》明確適用産品的供電電壓不應超過24V。“真煮玩具”産品包含電熱爐、電熱飯盒、電烤箱等,且直接使用220V電壓。做菜時,鍋的加熱溫度遠遠高於45K,溫度過高容易引起燙傷,也不符合GB19865-2005的溫升要求。
此外,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真煮玩具”部分産品含有酒精塊和點火槍等高度易燃固體、易燃液體,容易燒傷、引發火災,不符合玩具安全標準GB6675.3的要求。部分産品含有小零件、小球不符合玩具安全要求,未含小零件的警示語,不符合玩具安全標準GB6675.2小零件要求。産品含有剛性菜刀,有劃傷風險。剛性材料銳利邊緣和圓孔不符合玩具安全標準GB6675.2的要求。餐具未標示“食品接觸用”“食品包裝用”或加印調羹筷子標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4806.1等標準要求。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方面&&,“真煮玩具”産品兼具兒童玩具、兒童餐具和家用電器的屬性,目前沒有專門産品標準,如當作玩具進入市場銷售,需要分別符合玩具、餐具和電器的相關強制性標準。而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面上同時符合上述要求的“真煮玩具”數量較少。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建議有關部門將“真煮玩具”産品納入科教玩具範疇,僅在成人監督或專業指導下使用,並研究制定特定種類科教玩具標準。(記者 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