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個雞腿,身體會有啥變化?-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3 09/05 11:18:02
來源:科普中國

每天1個雞腿,身體會有啥變化?

字體:

  有誰能抵擋得住

  誘人的雞腿呢?

  特別是從燒雞身上

  直接拽下來的雞腿

  簡直太香了!

  有些小夥伴都巴不得

  每天啃一個雞腿

  ......

  

  如此受歡迎的雞腿

  能給我們的身體

  帶來哪些變化?

  接下來

  一起看看吧

  1

  雞腿的營養

  雞腿和雞胸都是雞身上很受歡迎的部位,雖然含水量差不多,但雞腿的脂肪含量更高,所以口感更好,不發柴。雞腿除了好吃,營養也不錯。

  

  蛋白質:

  雖然雞腿的蛋白質不如雞胸,可含量也不低,為20.2克/100克,屬於優質蛋白質,容易被身體吸收利用。

  維生素B2:

  雞腿的維生素B2還不錯,含量為0.1毫克/100克,是雞胸肉的1.7倍呢。

  鉀:

  香香的雞腿很補鉀,含量為221毫克/100克,對控血壓還是很有幫助的。

  鐵:

  雞胸肉顏色偏白,而雞腿肉顏色略微偏紅,含有更多的血紅素。所以,啃雞腿要比吃雞胸肉更補鐵,鐵含量為1.8毫克/100克,是雞胸肉的1.8倍。

  2

  吃雞腿對健康有啥影響?

  

  維持肌肉含量:

  吃1個可食部約100g的小雞腿就能輕鬆補充至少20克蛋白質,這不僅能夠維持皮膚健康有益,還能預防老年人肌少症。

  對心血管健康有益:

  我國大多數居民在飲食上動物性食物中畜肉佔比較高,豬牛羊等畜肉均為紅肉,攝入過多會增加患2型糖尿病、結直腸癌、肥胖等疾病的風險。相比之下,作為白肉的禽肉就更值得推薦。因為有研究表明,禽肉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無關。在控制能量攝入的情況下,與每天1份紅肉者相比,每天攝入1份禽肉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降低了19%。

  

  對於平時喜歡吃肉的人,如果能用禽肉替代部分紅肉,將會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改善,可降低患動脈粥樣硬化、血脂異常等疾病的風險。

  

  幫助補充一定量的鐵:

  雖然禽肉的補鐵效果不如豬牛羊等畜肉,但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來説,少吃紅肉,適當增加禽肉的攝入也是補鐵的有效方法。

  不過,雞腿的膽固醇含量比雞胸肉高,為99毫克/100克,是雞胸肉的1.5倍,也比豬瘦肉的稍微高一點。但別因為這就不敢吃了,膽固醇並非“洪水猛獸”,適當補充對身體也是有益的,它是人體細胞的組成成分,是很多重要激素和維生素合成的前提。

  只是對於患有高膽固醇血脂的人群,平時要注意控制膽固醇的攝入,攝入總量應控制在200毫克以內。

  3

  冷凍雞腿肉營養咋樣?

  

  冷凍雞腿在超市裏較為常見,很多小夥伴會對其心存疑慮,這種冷凍雞腿品質到底如何,營養是否會流失?

  其實,冷凍肉不僅是國家調節肉類食品市場的重要産品,也是肉製品在國內運輸及進出口貿易的主要形態。只要是在正規商超購買的冷凍雞腿,就不用太擔心品質問題。都是在肉質新鮮的時候經過急速冷凍而成的,冷凍後的雞腿比新鮮雞腿更容易保存,也能鎖住滋味和營養。

  在一定凍藏期內,冷凍雞肉的脂肪氧化和蛋白質變性程度不大,雞肉還是挺新鮮的。需要注意的是解凍方式,如果解凍方式不對,倒是會導致營養流失增加,口感變差。

  有研究對比了室溫解凍、流水解凍、冷藏解凍、微波解凍4種解凍方式對冷凍雞腿肉品質的影響,結果發現:室溫下解凍不僅會導致雞腿水分流失嚴重,蛋白質氧化也最為嚴重,還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微波解凍會導致雞腿肉組織被破壞得較為嚴重,蛋白質易發生降解和變性,局部熟化;冷藏解凍由於解凍溫度低,能夠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長,抑制蛋白的變性程度;流水解凍方式的保水性較好,氧化程度最低,品質最好。

  所以,解凍雞腿適合的方法為流水解凍和冷藏解凍。如果計劃第二天吃雞腿,可以提前一晚將冷凍雞腿置於冰箱冷藏室緩慢解凍;如果臨時決定吃雞腿,可以直接放在流水下解凍。

  一般情況下,冷凍雞腿可保存9個月,新鮮雞腿可冷藏保存1~2天。

  

  4

  這種雞腿建議少吃

  

  雖説雞腿是比較推薦大家吃的健康肉類,但有一種雞腿建議少吃,那就是炸雞腿。

  油炸屬於高溫烹調,會使營養成分遭到破壞,連續高溫油炸更是會産生反式脂肪酸和致癌物,對健康不利。很多時候,油炸的同時還會在雞腿外側裹上麵粉,這會吸收更多的油脂,熱量可能會翻倍,常吃也容易長胖。

  如果對炸雞腿欲罷不能,那就偶爾吃吧。如果要兼顧體重,更推薦去皮雞腿哦!倘若不喜歡吃雞腿,也可以吃同為禽類白肉的鴨腿、鵝腿、火雞腿,食物多樣化更好。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每天畜禽肉控制在300~500克,相當於約1個小雞腿或半個大雞腿。

【糾錯】 【責任編輯:陳凱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