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二孩上小學了 廣州多方保障學位供給-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3 09/01 11:32:22
來源:澎湃新聞

第一批二孩上小學了 廣州多方保障學位供給

字體:

  2016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二孩”政策開始正式實施。而今年,這批“二孩”要上小學了,這也給各地的義務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入學壓力。僅僅在廣州,今年小學一年級的報名人數就接近26萬,較2022年度新增約4.5萬人,可以説今年的學位處於高峰需求。

  還有幾天就要開學了

  那今年的入學情況如何?

  學位是否充足?

  廣州是通過什麼辦法滿足激增了

  近四分之一的學位需求呢?

  廣州如何保障“上好學”?

  馬上就要開學了,家住花都區的陳女士正和孩子一起準備着新學期的學習必需品。“全面二孩”實施後,陳女士家迎來二寶,正好趕上“全面二孩”出生高峰期,今年秋季,她家二寶將與第一批“全面二孩”一起上小學。

  

  陳女士回憶,今年五月份,義務教育招生報名系統一開啟,自己第一時間提交了資料。對於學位緊張,夫妻倆早有思想準備,但當得知被心儀的學校錄取,他們才徹底放下心來。

  

  家長 陳女士:

  

  非常焦慮,能不能跟哥哥統籌在一所學校,還是會被派到附近3公里以內的那些學校,都有考慮過這些信息,但是也為自己做了思想準備,如果沒有跟哥哥在一個學校,我們的接送、我們的各方面也要做一些調配,但是我們也很幸運,跟哥哥同校了。

  那今年是不是真的比往年更難入學呢?2016年1月1日起,修改後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正式施行,明確“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據廣州年鑒統計,2016年廣州市戶籍人口出生數為13.73萬;2017年該數據達到20.09萬,比上一年增加了6.37萬,這也是1978年至2020年的最高峰。

  

  出生人口數的波動,直接影響到基礎教育學位供給。而今年小學招收的對象為2023年8月31日前年滿6周歲的孩子,其中大部分正是2017年出生的小孩。早在2021年,南沙、天河、番禺多區發布學位預警,提示區內部分學校學位面臨緊張。

  天河區華陽小學是廣州招生人數最多的小學之一,也是廣州最早發出學位預警的小學之一,今年一年級新生規模達到了30個班,比去年增加了12個班。

  

  廣州市天河區華陽小學副校長 賴艷:

  

  教育局每一年都會提前摸查地段戶籍生的入讀需求,科學的測算新學年學位的需求,一旦發現供不應求的苗頭,就會及時地向社會發布地段學位的預警,提醒家長能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好適齡兒童的入學準備。

  

  天河區作為廣州人口聚集度高的區之一,近五年平均新增入學人數約為1.8%。自2021起根據地段戶籍生數的摸查情況,已連續三年對龍口西小學、天府路小學、體育東路小學興國學校、旭景小學、華陽小學招生作出預警提示。

  

  廣州市天河區教育局副局長 王建輝:

  

  提前三年大家都在謀劃了,所以大家還是挺從容的,基本可以在內部解決,有些學校實在是沒有場地解決,就跟附近中學有聯動,把中學的場地拿過來使用,第三個通過政策的微調,例如學位特別緊張的,提前預警,我們提前三年預警,提示家長未來不要在這個地方買房子,否則學位是無法保障的,這還是起到了很好的調節。

  

  適齡兒童的增加,令廣州多個區域也發出了學位預警信號,如何提高學位供給成了集體的難題。今年年初,海珠區教育局發布2023年公辦小學學位預警通告,預測區內17所公辦小學(校區)起始年級可能學位供給緊張。隨後,南沙區、荔灣區、從化區、番禺區、增城區等區也再次先後發布學位預警稱,多所公辦中小學2023年學位供給緊張。

  

  一方面是預警,一方面是做好擴大招生規模的準備。為了讓華陽小學可以提供更多的學位,天河區通過騰挪廣州中學天潤校區暫時借用給華陽小學、挖掘校內場室資源等辦法擴大供給。

  

  海珠區共有76所公辦小學(含校區)計劃招收391個班,海珠區新港路小學今年一年級原計劃招收6個班,但最後又新增了3個班的規模。

  

  海珠區新港路小學副校長 陸國雄:

  

  今年我們一年級會新招收一共9個教學班級,招收適齡的兒童是351名,其中6個班級會安放在我們這邊的東校區,另外3個班級安排在我們的新苑校區。

  

  為了應對新學期的首批“全面二孩”入學高峰,廣州的教育部門做了充分的準備應對,實行一區一策、一校一案,通過校內擴建、場室改造、地段調整等方式,挖掘學位潛力。

  

  實際上,為了應對這波入學高峰,廣州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做準備。廣州市教育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學齡人口數據及變化趨勢,科學測算學位需求,提前謀劃學位供給,並啟動區域招生預警等措施。通過新建、改擴建等方式增加學位供給,特別是公辦學位供給,做好應對入學高峰的各項準備,效果顯著。

  

  廣州市教育局主任督學 蔡健安:

  2023年廣州小學一年級學位需求處於高峰,入學報名人數近26萬,較2022年度新增約4.5萬人。2023年全市新開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44所,總體上小學一年級學位供給能夠滿足新生入學基本需求。

  

  其中位於石崗路的廣州市海珠外國語實驗中學附屬第二小學今年九月將正式啟用。學校建築面積10280平方米,辦學規模30個班,能提供優質小學學位1350個,不過今年9月1日第一批招收的一年級新生只有四個班,主要是面向附近幾個大型的樓盤招生。

  

  此外,位於紡城東一街1號的教育配套小學,由優質教育品牌新港路小學接收開辦,接收新校區後,新港路小學辦學條件再大幅提升。走進校園能看到,新建成的教學樓以紅、黃、藍三色為主色,樓內配備寬敞明亮的課室和舞蹈室、電腦室、圖書室等專用場室。

  

  天河區是適齡兒童入學需求“大戶”,今年天河區公辦小學入學學生數量是2萬人左右,天河區新建了多所學校匹配入學需求,按照天河教育“十四五”規劃,天河東北部還在陸續實施天河外國語學校智慧城校區、廣州中學鳳凰校區加擴建(二期)等重點項目,在廣州中學門口,張貼着施工告示,學校將校園南面和東北角總共約40畝用地徵用納入校園,並實施加擴建工程,用於建設學校國際交流中心,創客中心和體育館。

  

  黃埔區同樣是人口涌入的大區,2018年以來全區義務教育階段新開辦學校(校區)超過40所,新增學位近6萬個。近年來,已經先後引入北京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省教研院等優質資源辦學,辦成25所優質學校,同時進一步推動集團化辦學,玉岩中學、東薈花園小學、開發區二小等本土名校影響力和輻射作用更加彰顯。更通過創新“潮汐使用”機制等辦法優先保障學位供給。

  

  9年制學校——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黃埔實驗學校就是其中一所新建校,它也是廣州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區的配套學校,運行學位供給“潮汐使用”機制的典型學校之一。

  

  廣州市黃埔區教育局黨組成員 主任督學譚藝君:

  

  布局學校的時候,用9年制、多學段的學校,不是小學初中分開。例如建9年制學校、12年制學校,或者完全中學,在課室方面,按照高的標準,目前小學的標準是67平方,初中的標準是75平方,但是我們建設的時候,課室通通要求往高的建,建75平方。建立一種學位供給的“潮汐使用”的機制,目前多學段的學校已經超過了20%,這樣能靈活應對學齡滾動造成的學位轉承壓力。

  

  除了用好新增資源,充分挖掘“存量”也是不少學校的選擇。暑假期間,廣州部分學校通過改擴建或微改造等方式增加優質學位。

  

  越秀區署前路小學由於地處老城區,學校場地不能外擴,趁着暑假期間,學校對原有的功能場室進行了微改造,將音樂室改造為2個課室,以滿足新學年一年級學生入學需要。

  

  天河區今年一共有67所公辦小學招生,新增學位全市最多。與2022年的招生班數相比,今年有47所學校和校區共擴招了102個班,增幅高達29.5%,新增學位超1.7萬個。其中高塘石小學將擴班一倍並加入華陽教育集團,同時擴建校舍超4000平方米,辦學規模從現有的12個班增至24個班。

  

  花都區秀全外國語學校創建於2010年,在2021年增設了小學部,是一所公辦全日制九年一貫制學校。成立小學部那年招生169人,2022年招生217人,今年原計劃招收5個班,但因報名人數突增,最終擴招至8個班,共招生351人。為保障今年新生順利入學,學校將8個舊課室翻新。

  

  2023年全市新開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44所,總體上小學一年級學位供給能夠滿足新生入學基本需求。在學位增加的同時,教育質量如何保障?師資是一個關鍵因素。2020年至2022年,全市公辦中小學教師招聘數量逐年提升,三年來全市新招聘教師近萬人。新招聘的教師在學歷和綜合素質方面都普遍提升,小學緊缺的學科教師也得到進一步的補充。

  

  目前廣州還在持續推進中小學教師“區管校聘”和骨幹教師交流輪崗,通過研學、研修、研習指導下的九大類教師研訓項目,促進教師隊伍專業素養提升。深化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推動“農村學校、相對薄弱學校、新建學校”納入教育集團;實施強基提質幫扶行動,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和區域協同發展,持續提升優質均衡發展水平,不斷滿足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

  

  原標題:《“全面二孩”入學高峰!廣州多方保障學位供給》

【糾錯】 【責任編輯:魏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