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深家樂福門店全部關閉,消費者:童年回憶沒了 -新華網
新華網 > 廣東 > 正文
2023 08/29 11:12:13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廣深家樂福門店全部關閉,消費者:童年回憶沒了

字體:

  以家樂福為代表的大賣場,曾經為消費者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承載了許多人的回憶。但在多重衝擊下,人們以往熟悉的大賣場模式開始漸行漸遠。

  8月25日,已有18年歷史的家樂福廣州新市店(百信廣場店)貼出公告稱,因業務調整,該店將在8月26日停止營業。這家門店停業後,意味着家樂福超市廣深門店已經全部關閉。

 廣州、深圳已無家樂福

  家樂福新市店於2005年3月16日開業,是其在華南地區的戰略性門店。自今年6月30日,同樣經營了18年的廣州家樂福員村店停止營業後,這是廣州僅剩的一家家樂福門店,如今也已關閉。

  8月25日,家樂福廣州新市店(也即百信廣場店)貼出公告:“因業務調整,我店將在8月26日停止營業。”根據多名家樂福中國員工反饋,新市店關閉得非常突然,原本它的租約要在2032年才到期。

  但其實,説再見並不是“突然的決定”。今年5月,家樂福新市店因為拖欠租金被商場要求搬離場地。據報道,當時家樂福中國相關負責人&&,家樂福新市店確實存在拖欠商場租金的情況,但是目前正在積極協調溝通中,租金正在逐步償還,家樂福完全沒有關閉新市店的打算,其與商場簽訂的排他性租約在2032年才到期。

  然而沒過幾個月,家樂福新市店原人事經理韓雲芝在8月24日晚上6點突然接到公司發布的閉店通知,公司稱將在8月31日正式閉店,不過到了8月25日,她又接到公司的解雇通知,告知她自8月26日開始就無需到門店上班。等到8月26日上午,韓雲芝發現,新市店已經提前閉店。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韓雲芝&&,家樂福新市店目前有員工32名,除了店長和一個休産假的員工,以及即將退休的4個員工,其餘26名員工全部都收到了公司的解聘通知。但是公司自今年6月起,就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和公積金,“我們目前非常迫切希望公司給我們繳納社保和公積金。”

  據南方+28日最新報道,對於家樂福新市店的關閉情況,蘇寧向記者確認,係新市店經營性調整。

  今年接連關掉康王店、員村店、新市店後,家樂福中國在廣州已經再無門店,而在今年6月底,隨着深圳新洲店和中心城店兩家門店正式關閉,自此家樂福在深圳同樣再無門店。

  除了廣州、深圳外,家樂福在北京、武漢的門店也出現大幅縮減。據新京報報道,今年4月,家樂福在北京的門店有15家,而到了今年8月,北京正常營業的家樂福門店僅剩雙井店、四元橋店兩家門店。8月25日,家樂福雙井店的賣場&&口用柵欄攔住,家樂福相關負責人雖稱並未關閉,但賣場已內無消費者和工作人員。截至目前,家樂福在京門店正常營業的僅剩家樂福四元橋店一家。

  據極目新聞報道,今年7月,武漢最後一家家樂福超市——家樂福漢口城市廣場店停止營業,武漢家樂福門店全部關閉。

  持續關店,消費者:“童年回憶沒了”

  根據公開資料,截至2023年3月31日,家樂福在中國擁有門店114家,相較年初的147家縮減了33家。而在2022年一年,家樂福就關店58家。

  “小時候過年都要去家樂福”“上學的時候經常去”“時代要淘汰你時,真的是連招呼都不打”……家樂福的閉店風波引來不少消費者直呼“童年回憶沒了”。

  對於家樂福中國在一線城市大幅關店,資深零售分析師王國平對記者&&,家樂福的大賣場模式與一線城市匹配度不高,更適合下沉市場。而且,家樂福也沒辦法説服當地的供應商在無法還款的情況下持續供貨,缺乏存活的土壤。“家樂福現在只能加速關店止損,保住能夠自我造血的門店,集中兵力鞏固好,未來或有機會再反撲。”

  蘇寧易購此前發布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家樂福中國預計凈虧損9.5億-11億元。另外,業績預告中還提到,家樂福中國業務經營相關的利潤二季度環比一季度有所減虧。基於上半年家樂福中國業務的快速調整,下半年經營性業務利潤虧損還將持續快速收窄。

  在今年的春季部署會中,家樂福明確了“近場零售服務商”定位,將提供線上線下融合、購物和服務相結合的多元“家庭場景解決方案”。相關負責人&&,一些門店會盡快重裝升級。

  曾經,廣州有萬國店、新市店、康王店、金沙店、員村店等數家家樂福門店。今年以來,廣州家樂福門店相繼向公眾“告別”:2月28日,家樂福萬國店正式關閉;3月31日,家樂福康王店正式關閉;6月30日,家樂福員村店正式停止營業……今年年初,廣州、深圳、北京等多地的家樂福還因超市缺貨、購物卡消費受限引發民眾熱議。

  在中國零售商超行業中,家樂福是一個“元老級”的品牌。1995年,家樂福在中國開出第一家門店,自創的“大賣場”模式網羅了大批顧客,巔峰時期曾在全國開出321家門店,銷售額高達498億元。

  2002年,家樂福進駐廣州萬國廣場,開出了廣州的第一家門店。這是一家佔據兩層樓共6000㎡的大型賣場。很多廣州街坊還記得家樂福萬國店開業時的盛況:大門口、電梯、收銀&前,人頭攢動。一份6.8元的榴蓮飛餅,一天能賣掉300到400份。

  2022年2月28日,陪伴廣州海珠區街坊20年的家樂福萬國店因合約到期不再續租,就此停業。

  如今,大賣場模式或已行至末路。聯華超市、人人樂、大潤發曾經名聲赫赫的大賣場超市近年來相繼出現虧損和關店,商超轉型和創新已經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話題。

  傳統賣場關店時,會員店等新超市業態不斷增長,尤其受到年輕人的追捧。會員店轉型被視為拯救傳統商超的最後一根稻草,各會員店也加快了開新店的步伐,僅2022年,山姆就在中國新開了6家門店,是山姆進入中國市場25年以來新開門店數量最多的一年。截至2023年6月,山姆在中國擁有50家線下在營門店,共覆蓋14個省份。

  然而,隨着付費制會員店的賽道越發擁擠,供應鏈短缺、産品同質化等問題也不斷顯現,會員店也不是萬能解藥。

  2019年,家樂福中國易主蘇寧國際。隨後,在上海試水中國會員首店受重挫。今年4月,家樂福接連關閉上海成山路店和中山公園店2家會員店。

  而近來“吵”上熱搜的山姆、盒馬價格戰僅為一個縮影。盒馬創始人兼CEO侯毅在7月份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因為我們面向的是同一客戶群——中産以上的消費群體。這些人不是在盒馬買就是在山姆買,這是我們今天面臨的挑戰”。

【糾錯】 【責任編輯:李慶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