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華網山西頻道:張絢
“自古釀醋數山西,山西釀醋在清徐”,在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中,清徐醋榜上有名。順着太太路(太原至太谷)行駛,清徐縣徐溝鎮路邊就有這麼一個醋廠,名氣沒有多麼響亮,年産量也不到萬噸,卻依靠着堅持古法釀製,原料天然而獨樹一幟。
醋廠的當家人叫郭佩倫,這個略顯黝黑的老漢身上透着山西人樸實、憨厚、耿直的特點。作為地地道道的清徐人,郭佩倫“下海”已有近30年。他不曾想到自己年過半百的時候與醋結下了不解的“情緣”。
今年61歲的郭佩倫出生在山西省清徐縣徐溝鎮劉村的一戶農家,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郭佩倫小時候日子過的比較貧苦,經過不懈的努力,擺脫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但每月的收入根本不能滿足一大家子的開銷需求。
36歲時,郭佩倫頂着壓力,憑藉當年的2萬塊支農周轉金(相當於現在的無息貸款),靠賣手扶拖拉機為自己打下了基礎。後來他又陸續辦起軋鋼廠、暖氣片廠、洗煤廠、紡織廠……他的收入逐步增加。
有了資本積累的郭佩倫在家鄉買下了一片果園,幾百畝的果樹林一眼望不到邊際。隨着城市規劃,一條城際高速開通,郭佩倫的果園被劈成了兩半。面對這突然的變化,郭佩倫沒有絲毫抱怨,他想到了穿清徐而過的汾河,想到了祖輩種植的高粱,想到了從老人們口中聽到的釀醋工藝……於是,一個佔地100多畝的醋産業園應運而生。
對他的産業轉型,他曾説:“社會的進步和生産力發展應該是科技的發展和回歸自然、為民眾服務的進步。”
郭佩倫的醋廠年産量只有不到1萬噸。“手工釀醋過程長、産量低,但釀出的醋好吃、地道。”郭佩倫説,“我們不會為了高産量而放棄質量。”
堅持古法釀製,以天然原料手工製作,不含添加劑,酸度保證在6°以上。郭佩倫釀醋沿用傳統工藝,以傳承為己任,力爭將手工醋技藝發展下去,將醋文化發揚光大。
在他的醋産業園區,一個醋博園正在成形,這個與山西省旅游局合作的傳統技藝展示項目將向更多的人展示、傳播山西醋文化。“醋廠辦好了,醋文化發揚光大了不但可以帶動周邊更多的人就業,也算是為我們的傳統文化‘添磚加瓦’了。”看著園區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着,郭佩倫臉上洋溢着笑容。
對於手工釀醋的前景,郭佩倫用“夢想的樂觀”對抗着“現實的殘酷”:“雖然面臨各種挑戰,但是這是我想做的事,至少可以讓這門技藝有傳承下去的希望。”
“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是郭佩倫多年來執着追求的境界。如今,61歲的郭佩倫一年有大半的時間都“泡”在自己的醋園子裏。
“每年除了給自己放假幾天去南方玩一玩,剩下的時間基本都在這守着。”他説。
市場裏多年的摸爬滾打成就了今日的他,而如今手工釀醋這個傳統手工業又將在他的呵護下開出新花。這個執拗的“老醯兒”,用自己的堅持在追夢的路上一步步踏出堅實的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