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華網江西頻道:唐子蘭
江西省萬安縣有一個田北畫村,這兒有一群農民畫家,忙時握鋤頭,閒時拿畫筆,也就是這群普通平凡的人,用手中的畫筆繪出了精彩的“農家夢”。2015年5月,農民畫家陳上智的作品《有愛才有福》,代表中國108幅農民畫“走”進聯合國總部展覽;2015年6月,農民畫家匡小兵作品《八月秋風醉農家》和羅萬安的作品《蒲扇公主》入選“青山綠水中國夢”全國農民畫展;2015年“中國精神·中國夢”全國農民畫展上,本土農民畫家匡小兵的作品《歸》榮登金獎榜。榮譽只是他們夢想的一部分,畫農民畫也能有一片新天地。
“我現在除了畫畫,山上還種了40畝油茶林,同時還會安裝水電,一年賣畫加上油茶林和安裝水電的收入,大約有8萬元。”畫家肖小銀高興地説道。妻子劉玉鳳也是農民畫家,她一直很支持肖小銀畫畫,有時也跟着一起畫,在有了創作靈感時,夫妻倆還會共同作畫。
“一直以來,我熱愛畫農民畫,並通過自己的不懈堅持,讓我過上幸福的生活,這才是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肖小銀信心滿滿地説。肖小銀夫婦生育了三個女兒,大女兒如今是留學加拿大的博士,二女兒也成家立業,小女兒正在江西財經大學唸書,讓這對“夫妻畫家”更憧憬未來的幸福生活。
江西省萬安縣農民畫歷史悠久,起源於唐宋兩朝的寺廟壁畫、雕刻,歷經無數藝人傳承,至上世紀80年代,萬安縣農民畫的創作隊伍達到100多人,其中24位作者加盟中國當代農民書畫研究會。
近年來,田北畫村被評為國家3A級景區、江西省4A級鄉村旅游點和“中國農民畫之鄉”、“中國農民畫精品展示館”,2015年榮獲市十佳鄉村旅游點和全省十大休閒旅游小鎮,先後兩次成功舉辦了全國農民畫展,成為了中國傳媒大學、南昌大學等21所高等院校學生的寫生基地。
“90後”青年畫家劉名明,是畫村年紀最小的畫家,妻子楊繼來同樣是農民畫家。從小熱愛繪畫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拜師國家一級美術師梁西江,而與作為同門師兄妹的楊繼來日久生情,最終走上婚姻的殿堂,而今成為在畫村的第二對“夫妻畫家”。
“能夠住在環境如此優美的畫村,真是太幸福了。”劉名明高興地説。原來,劉名明的老家在萬安縣最偏遠的順峰鄉,家中無穩定的收入,經濟條件差。後來,在當地政府和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村小組免費提供土地,由政府統一規劃、代建房屋,並以每平方米600元的成本價出售給入住畫村的畫家,如此優惠的政策,讓這對年輕的“夫妻畫家”收穫滿滿的幸福。
“昨天的一幅農民畫在我畫出當天就被游客以500元的價格購買了。”畫家羅曉青説。在外經商創業多年的羅曉青,最終選擇回家創作、創業。除了繪製農民畫外,羅曉青還經營了畫村的“筆耕人家”鄉村酒店,搞起了農家樂。每到節假日,羅曉青的酒店就會格外火爆,一位難求。“游客來到畫村,不僅賞畫、賞景,還喜歡品嘗農家美食,賣畫和農家樂一年至少能給我帶來15萬元的收入”。農家樂還解決了當地村民的就業,帶動附近村民走上富裕路,這或許就是土生土長的田北人羅曉青最初的夢想。
用自己的雙手,繪出精彩夢想的田北村畫家,還有許多,他們專注於傳承與創新,表達着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畫出農民心中的“幸福生活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