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菊紅:一個農家女的“雲錦夢”

文/新華網江蘇頻道:張本甫

提起雲錦,浮現在人們腦海裏的一定是金光閃閃、色彩斑瀾的龍袍錦緞,高貴且洋氣。而農民,在很多人印象裏,似乎與華麗的雲錦風馬牛不相及。可江蘇淮安漣水縣紅窯鎮李莊村的農家女劉菊紅,硬是將二者緊密&&在了一起。她通過28年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實現了自己的雲錦夢。

因為有夢,兩年學會雲錦織造

1987年,剛剛初中畢業的劉菊紅,像村裏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沒有機會進一步深造,回家成為一名年輕的農民。可是,劉菊紅心有不甘:難道我要像父輩一樣,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過着勞累而又貧窮的生活?

一個偶然的機會,劉菊紅經人介紹,來到南京雲錦研究所打工,拜傳統工藝美術大師王六林為師,學習雲錦織造技術。其實那時候人們普遍還沒有“打工”的概念,她只是想離開貧窮的土地,進城做工人,換一個活法。

憑着農家女的吃苦和好學勁兒,不到兩年時間,劉菊紅就熟練地掌握了雲錦設計、意匠、拽花、織手、織機等雲錦織造工藝的各個環節。“如果我自己有織機,讓村裏人也能有機會做工掙錢,那該有多好啊。”劉菊紅説。

1989年,在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紅窯鎮劉菊紅自家的土坯房子裏,四台借來的織機開始運作起來。機子是別人的,花樣是別人的,材料也是別人的,劉菊紅帶着幾名村裏的姐妹,做起了雲錦代加工業務。

困難接踵而至。首先是雲錦廠招人難。雲錦飾品精緻而華美,雲錦的織造卻辛苦而乏味。由於是代加工,利潤很少,村裏很多年輕人情願無所事事曬太陽也不願學習雲錦織造技術。

留人也難。把一名從沒有接觸過雲錦的人,培養成一名熟練的雲錦織造工,需要兩年時間。好不容易找來的學徒工,因吃不了苦而打退堂鼓的不在少數,只有少數人堅持了下來。

夢在遠方,身背樣品獨闖西部

大家的吃苦耐勞並沒有改變雲錦廠的經濟狀況。代加工本身收益低,同時對方的要求很苛刻,雙方很快結束合作關係。劉菊紅明白,只有自己找到市場和銷路,雲錦廠才能生存下去。

就這樣,劉菊紅一個人踏上了尋找雲錦産品市場的道路。當時雲錦産品多是用作佛教飾品,客戶也主要是寺廟,它們大多位於青海、甘肅、四川、西藏地區,上世紀九十年代,這些地方山高路遠交通不便,語言不通。在這種情形下,劉菊紅孤身一人,身背雲錦樣品,多次往返東部、西部地區。

從漣水到南京,坐火車到格爾木,再從格爾木坐汽車進入西藏,再坐拖拉機到各寺廟。這是劉菊紅的交通軌跡。有一次,劉菊紅為全程安排好車票後,口袋裏只剩下14元錢。走還是不走?其實,她已經沒有了退路。幸好在青海,一位曾經的客戶借給劉菊紅500元錢,讓她得以繼續自己的行程。

想起這段經歷,劉菊紅有點傷感,也有點溫暖:“那時候太窮了,不走的話,雲錦廠活不下去。多虧了那位客戶的及時伸手相助。”

讓劉菊紅心有餘悸的是,有一次去甘肅,她所乘坐的客車突然失控衝進了路邊的深溝,發生翻車事故。當時車裏有五六個人身受重傷,劉菊紅和其他旅客幾乎每個人都有輕傷。“如果溝裏有水的話,肯定凶多吉少。”

一個下午,劉菊紅乘坐的客車正行駛在進藏的路上,突然拋錨了。車子熄火,空調就無法使用。夜幕降臨,無邊的黑暗和寒冷襲來,全車的人都凍得發抖。第二天早晨,救援人員及時趕到,一車人才得救。

“甘肅有一座拉卜楞寺,正在建大經堂,需要大量的雲錦織品”。得知這一消息,劉菊紅馬不停蹄趕到拉卜楞寺。她找到大喇嘛説明來意,得到的回答卻是:“你回去吧,南京雲錦研究所已經跟我們在談合作。”劉菊紅説啥也不走:“你們可以先試用我的産品,用得滿意了,再付錢。”軟磨硬泡一個多星期,大喇嘛被感動了,一下子簽了10萬元的訂單。不久,拉卜楞寺又把當地另一家寺廟介紹給劉菊紅,簽下了3萬元的雲錦訂單。

夢想成真,只因國家逐漸富強

在劉菊紅的堅持下,位於蘇北漣水的這家雲錦廠終於挺過寒冬迎來了春天。“我認準的事就會去做,哪怕不成功也不會後悔,假如沒有去嘗試,我會感到遺憾。”劉菊紅説,不是因為有了結果才去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會有結果。

2000年前後,隨着國家經濟的發展,老百姓逐漸富裕起來,雲錦生産已從佛教用品轉為工藝品為主,銷量呈爆發式增長。

目前,劉菊紅的雲錦公司已擁有6000多平方米廠房,織機六七十台,熟練織工七八十人。産品也從工藝品轉向了文物複製、雲錦服飾的高端定制等。漣水縣甚至圍繞雲錦産業,建立了一個專門的園區。劉菊紅帶動了一方百姓致富。

“年輕的時候,我就夢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因為父母是農民,沒有能力幫助我。”劉菊紅説,現在她當年的夢想已經實現了,2012年12月她還獲得國家“高級傳統工藝師”技術任職資格,2013年1月被評為國家級“中華傳統工藝大師”。

2016年2月,劉菊紅受到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表彰,獲得“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

而今,新的夢想又浮現在她的腦海。劉菊紅説,在過去,雲錦多半用在龍袍等皇家御用品和官服上,老百姓是不能用也用不起的。現在,老百姓越來越富裕,也應該用上好東西了。劉菊紅新的夢想,便是研製出適合普通百姓的雲錦服裝,比如雲錦旗袍、嫁衣等,讓雲錦回歸到服飾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