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救援隊隊長陳斌的無災夢

文/新華網福建頻道:王文清

陳斌,福建省福州曙光救援隊隊長。一身黝黑的皮膚、精幹的板寸頭和結實的身板,這位退伍老兵,十幾年來在商場上輪換過十幾個崗位:從礦區到互聯網金融。但是這些經歷的背後,永遠都有一個低調內斂的標籤——民間救援隊成員。

1998年,陳斌以人民子弟兵的身份參加江西九江抗洪。在抗洪的過程中,他意識到在災難來臨的時候,老百姓確實需要一個強大的團隊來幫助他們。

2002年,陳斌從部隊退伍後,成立了一個登山隊。2008年汶川地震,登山隊到震區參與救援。在那裏,他們遇到了日本等國的國際救援隊,精良的裝備讓陳斌覺得很震撼。當時的民間救援隊還處於草創階段,陳斌説當時他和他的隊員們是憑着力氣和執着在廢墟上施救的。汶川之行讓陳斌下定決心要打造一支國內專業的救援力量。

2009年到2013年,由於工作派遣,陳斌在福建省三明市的礦區工作。礦區的機械設備為陳斌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硬體裝備。他一邊採礦,一邊根據三明的丹霞地貌,有針對性地開發救援課程。

厚積而薄發。2014年的雲南魯甸地震救援又重新燃起了陳斌成立一支真正的民間救援隊的夢想。説幹就幹,2015年6月1日,陳斌回到福州,與一些熱愛公益事業的愛心人士成立福州曙光救援隊,如今這支隊伍從當初的5個人已經發展到53個成員。

在這53名成員中,有一名特殊的女隊員。據陳斌回憶,他在江西九江抗洪時,曾轉移過一所學校的小學生,而這名女隊員就在那批轉移學生當中。因為感恩於當年的被救,這名女隊員加入了曙光救援隊。

今年5月初暴雨不斷,三明泰寧發生嚴重泥石流,造成人員被埋。以往陳斌在礦區的救援儲備這時候派上了用場。作為這次泰寧救援的領隊,陳斌帶領隊員們火速趕赴泰寧,成為第一支到達泥石流滑坡現場的民間救援隊。

不僅在突發災害現場能看到救援隊的身影,在城市,搜救失蹤老人、失聯少女,甚至城市內澇救援中,陳斌帶着隊員們一次又一次衝在前頭,完成任務後,一次又一次默默離開。

在多年實踐中,陳斌漸漸積累了自己的救援技巧。以城市尋人為例,陳斌在接到消息後,會第一時間對案例進行詳盡分析,分析的指標包括:失蹤人員的年齡、心理狀態、身體有無殘疾、是否吃過飯,屬於迷路、離家出走、失戀中的哪一種,以此評估失蹤人員的步數和可能的去向。如今,這套指標已在各救援隊中廣泛應用。

過硬的救援本領離不開日復一日的專業訓練。陳斌説,帶領一支救援隊很不容易,最不容易的就是裝備陳舊和缺乏。但是,在陳斌看來,情願人等裝備,不願裝備等人。於是,每一天晚上,曙光救援隊的隊員們都會分組到隊部進行專業化訓練,一週還要來一次集體大合練。他説,不能單純認為民間救援就是做好事,而是我們自己要把事情做好。

作為新興的社會力量,民間救援隊也和其它新興事物一樣,遭遇了不理解甚至質疑。陳斌説,質疑是正常的,這也催促着我們做到更專業。對於他來説,參與民間救援就是一種生活的習慣,不做了,反而覺得生活缺少了什麼。

對於民間救援隊這一草根組織的未來,陳斌有着很多的期待。他希望政府能對民間救援隊進行規範化管理,定期對登記在冊的救援隊進行業務考核並予以認證。在更長遠的將來,陳斌希望中國的民間救援隊能慢慢趕上國際水平。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完善應急志願者管理,實施公眾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工程。陳斌希望,民間救援隊能夠不斷地提高專業技能。“民間救援並不像外界所認為的那樣,是一口‘青春飯’,專業技能是我們唯一的出路。”在民間救援路上走了十幾年的陳斌説。

救援工作無疑是重要的,但對陳斌看來,宣教工作同樣重要。目前,福州曙光救援隊還與福建經濟學校、福州秀山中學等單位合作,將防災減災宣教課辦到了學校。為眾人帶去防災減災常識,防患於未然。

作為一名民間救援隊隊員,陳斌説,自己最大的夢想,就是祈盼大家都平平安安,天下從此不需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