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三農”新挑戰
破解“三農”新困局

新華社1日受權發布《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幹意見》。這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十二次聚焦“三農”,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 《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幹意見》

新華網北京2月1日電

新華社1日受權發布《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幹意見》。這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十二次聚焦“三農”,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在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農業農村發展面臨新挑戰的背景下,此次一號文件有哪些新精神、新部署,對當前我國“三農”發展呈現出的諸多挑戰,文件有哪些破題之舉?對此各方十分期待。

突出強調“可持續” 傳遞發展現代農業明確信號

【困局與挑戰】

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養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以高投入的生産模式,實現糧食生産十一連增,近年來我國農業取得顯著成績。但同時發展中也面臨諸多新挑戰,日益稀缺的資源和脆弱的生態環境,以及不具競爭力的價格,正對農業生産高投入高産出的舊有發展模式亮起“紅燈”,不少農民感慨“地越種越硬、越種越薄,肥越施越多、成本越漲越高”,農業發展如何可持續,成為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新課題。

【文件破題】

文件提出,必須盡快從主要追求産量和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到數量品質效益並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上來,走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文件提出要實施耕地品質保護與提升行動,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強化農業科技創新驅動作用。

【專家點評】

中國農科院農經所研究員朱立志認為,當前“耕子孫田種當季糧”的舊有發展模式嚴重透支地力和産能,已走到盡頭。今天公布的一號文件對“轉方式”濃墨重彩,極具針對性,傳遞出我國必須走現代農業道路的信號。

“文件提出要不斷增強糧食生産能力,這與以往更多地強調産量增長的表述有著明顯區別。中國強,農業必須強,農業的強不是體現在産量上,而是體現在競爭力上,這意味著農業在‘轉方式’上將有更多突破。”朱立志説。

力爭“城鄉收入差距持續縮小” 富裕農民出實招

【困局與挑戰】

近年來,我國農民收入實現“十一連快”、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然而,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的形勢下,佔農民收入大頭的打工收入,其增長前景不容樂觀;而在家庭經營性收入方面,農業生産成本上升與大宗農産品價格低迷“雙碰頭”,老鄉的種田收入增長空間進一步縮窄。新常態下如何讓農民持續增收,無疑成為“三農”工作的一大新挑戰。

【文件破題】

文件明確提出,努力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保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勢頭。文件強調,富裕農民,必須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開發農村二三産業增收空間,拓寬農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農增收力度。

【專家點評】

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黨國英:文件對農民增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破解方案,內外兼具、多措並舉。文件提出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提出鄉村生態休閒、觀光農業的思路,對提升農業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有一定幫助。此外文件提出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可進一步激活農村要素資源,為增加農民財産性收入提供了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文件提出充分發揮政策惠農增收效應。多年來,我國惠農資金量大,但使用效率並不高,發揮好政策惠農增收效應,可使每一分支農資金都發揮更大效能。”黨國英説。

強調“美麗家園” 新農村建設邁出新步伐

【困局與挑戰】

近十年來,我國新農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農村基礎設施依然薄弱,基本公共服務的水準還比較低下,農村的人居環境還需要大力改善,農村老齡化、空心化程度比較嚴重。特別是與城鎮相比,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長期滯後,亟待提升。

【文件破題】

文件提出,加快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水準,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出今年解決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農村社會文明程度,讓農村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專家點評】

中國社科院農村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和以往一號文件相比,今年文件在強調水、電、路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還強調公共服務水準及文化建設,提出要創新鄉賢文化,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升至新的高度。由“物”到“人”,新農村建設邁向“看得見青山綠水、留得住鄉愁”的新階段,內涵更為豐富。

“在推進路徑上,文件首次提出‘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建設’,這將有益于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加入新農村建設,讓新農村建設更可持續、農民獲益更實在。”李國祥説。

多項改革齊發力 農村有望迸發新活力

【困局與挑戰】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農村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劇,特別是隨著農村社會結構加速轉型,農戶兼業化、村莊空心化趨勢明顯,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的問題嚴峻地擺在面前。同時,農村土地、資金等生産要素的流動長期被禁錮,産權歸屬不清晰,如何“喚醒”農村大量“沉睡的資産”,已成“三農”發展的一大挑戰。

【文件破題】

文件提出,必須把農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係,引導土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開展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産股份權能改革試點,穩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

【專家點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所所長葉興慶:30多年前的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改革,通過生産關係的調整,釋放了長期被禁錮的生産力,農村經濟獲得極大發展。當前我國農村面臨的問題,仍然在于舊體制的制約,唯有通過改革來破題。

“文件部署的這些改革,意在通過市場化手段,激活被長期壓抑的土地、資金等生産要素和農村産權,實現其有序流動和合理配置,讓農村‘沉睡的資本’得以‘活’起來,進一步激發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活力。”葉興慶説。

強調農村法治建設 破解“法不下鄉”困局

【困局與挑戰】

農村是當前我國法治建設相對薄弱的領域,一些地方非法徵用農民土地、非法佔有農民集體資産等問題時有發生;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常常出現公司與農戶互相“撕毀合同”問題;毀佔耕地,破壞自然資源和生態的案件屢見報端;“法不下鄉”成為農村法治的困局。

【文件破題】

文件提出,必須加快完善農業農村法律體係,同步推進城鄉法治建設,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好“三農”工作。文件提出要健全農村産權保護法律制度,加強農村改革決策與立法的銜接,農村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

【專家點評】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沒有農村的法治化,就不可能有整個中國的法治化。文件首次用大量篇幅聚焦法治,可見“依法治農”已成推進“三農”發展的重要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提出農村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據。農村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調整,更需要用法律為改革保駕護航,一方面可保證農村改革的順利推進,另一方面也能杜絕一些人‘以言代法’現象的發生,保護農民權益。”鄭風田説。(記者王宇、于文靜、劉羊旸、林暉)

———— 全文 ————

———— 收起 ————

新華社特約評論員:新常態下實現農業農村新發展

新華網北京2月1日電 回望2014,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廣大農民和農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農業農村發展成就斐然,成為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展望2015,如何在連年豐産增收後不斷鞏固農業農村持續向好的局面,是必須主動應對、著力破解的難題。

剛剛發布的《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幹意見》,即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如何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實現農業農村的新發展,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這就是,按照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繼續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全面推進農村法治建設,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新”要求,努力在提高糧食生産能力上挖掘新潛力,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辟新途徑,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在促進農民增收上獲得新成效,在建設新農村上邁出新步伐。進一步讓農業強起來,讓農村美起來,讓農民富起來。

在提高糧食生産能力上挖掘新潛力。只要糧食生産能力穩住了、上去了,我們就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始終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挖掘糧食生産新潛力,首先要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加快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統籌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耕地品質保護與提升行動,力保耕地不減少、力爭地力有提高。還要加快建設一批重大水利骨幹工程,做好節水優先大文章,解決好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問題。最終要靠科技,健全農業科技創新的激勵機制,推動農業科技在關鍵領域取得突破,並快速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在優化農業結構上開辟新途徑。市場需求是“導航儀”,資源稟賦是“定位器”。要更好地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更好地適應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促進農業結構優化升級,使有限的農業資源産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農産品。開辟優化農業結構新途徑,要科學確定主要農産品自給水準,在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前提下,對重點保什麼、放什麼,保多少、放多少,進行係統謀劃,做到心中有數。要加快發展草牧業,促進糧、經、飼三元結構協調發展。要大力培育特色農業,實施園藝産品提質增效工程,推進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畜禽養殖和水産健康養殖。要提升農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水準,確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如何破解農業生産成本攀升、國內外主要農産品價格倒挂的“雙重擠壓”,如何突破農業資源要素的弦繃得越來越緊、生態環境承載力越來越接近極限的“雙重約束”,出路只有一條,就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盡快從主要追求産量和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到數量品質效益並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上來,走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過去,我們為了“吃飽飯”,過度開發農業資源,過量使用化肥農藥農膜,欠下了生態賬、環境賬,以後不僅要杜絕再欠新賬,還要逐步還上舊賬。該退耕的要退耕,該生態修復的要修復,該治理的要抓緊治理。需要明確的是,優化農業結構也好,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也好,絕不意味著放松糧食生産,絕不能削弱農業綜合生産能力。

在促進農民增收上獲得新成效。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核心是看老鄉的“錢袋子”。能否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促進農民收入繼續較快增長,保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的勢頭,是對“三農”工作的重大考驗。促進農民增收,要優先保證農業農村投入,不管財政多緊張,都要確保農業投入只增不減。要發展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延長農業産業鏈,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生態休閒、旅遊觀光、文化教育價值,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要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和創業,拓展農村外部增收渠道。要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加快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步伐。

在建設新農村上邁出新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能丟了農村這一頭。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不能忽視新農村建設。推進新農村建設,要堅持規劃先行,強化村莊規劃的科學性和約束性,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水準,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搞好垃圾、污水處理和改水改廁,加快改善村莊衛生狀況,讓農村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要發揮好新型城鎮化對農業現代化的輻射帶動作用,分類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保障進城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平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引導有技能、資金和管理經驗的農民工返鄉創業。

貫徹落實好農業農村發展“五新”要求,是今後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重大任務。只有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勇于直面挑戰,敢于攻堅克難,靠改革添動力,以法治作保障,才能更好地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全文 ————

———— 收起 ————

“種地有風險,希望多保障”——幾位農民的“一號文件”之盼

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記者雙瑞、王曉磊、李松)“當‘大戶’是好,但投入也大、風險也大,要求的社會化服務水準也高,希望中央一號文件的好政策早早落地。”在重慶、河南等地,農民們紛紛如是告訴記者。

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從深化農村改革,到推進農業現代化,無不牽動著他們的心。

“規模經營有風險 希望政策多保障”

剛拿到1萬多元的農業保險賠付,但余桂林還是很苦惱。

今年40歲的他是河南省固始縣陳集鄉的種糧大戶,承包土地已有4年,規模最大時達3000畝。但由于管理、天氣、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幾年下來反而累計虧了上百萬元。

去年秋季,他打算穩扎穩打,種植面積降至500畝,還主動交了2000元農業保險費。然而一場病蟲害襲來,有200畝水稻減産了六成。

“農業保險是好,但是標準太低,起不到真正抗風險的作用。”余桂林説,“500畝地獲賠1萬元。眼看開春了,該給水稻插秧了,肥料、人工都要錢,我手頭卻是緊巴巴的。”

在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富民家庭農場,52歲的張明勤面臨著相同的情況。今年承包土地1376畝,交了5000多元保費,沒想到水稻得了矮縮病,三天死了八成以上,導致400畝絕産、400畝歉收,損失60萬元,保費只有5萬元,杯水車薪,開春十分缺錢。

對中央一號文件,他們非常關注。“中央鼓勵適度規模經營,支援我們當大戶,我們很高興。種地越多風險越大,保障能不能跟上去?”余桂林説。

他們表示,現在就盼兩件事:“一是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産權抵押擔保貸款,要能盡快落實,資金壓力就小多了;二是農業保險,能不能多賠點,遇上災害能保本,明年就有機會打翻身仗!”

“多把年輕人留下 才能搞好現代化”

農民年齡太大,種地要先量血壓?在一些地方,這已不稀奇。

在重慶南川區河圖鄉長坪村,畔園獼猴桃種植合作社的理事長王偉是。他給記者掏出兩件“新鮮物”,一件是農民土地入股的股權證,而另一件卻是一只血壓計。

“農民年紀太大,我不帶血壓計不行。”王偉説,雖然合作社讓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可還是留住不年輕人的心。全社流轉了800多畝土地,雇傭的農民平均年齡超過65歲,最大的竟達81歲。

30多個高齡農民中,患高血壓的就有七八個。“下地前要量血壓,怕他們出事。”

記者在種植現場看到,數十個白發蒼蒼的老人正佝僂著背,為獼猴桃施肥除草。王偉表示,能找到老年人都已算不錯了。“幾年下來,我累計存了600多個老年人的電話了。社裏願出三四倍工資雇傭三四十歲的壯勞力,但沒一個人願意來。”

在河南,余桂林也為此擔心。“雇短工一天100元,都是55歲以上,年紀大的還70歲,越來越幹不動。”

“農民年紀太大,新技術、新設備推不開。我們經常鼓勵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機耕機收、統一植保等。但老年人年齡大,接受新事務能力弱,學習積極性也不高,已經了一大難題。”重慶開縣趙家街道開竹村村委會主任張存彬説。

高齡農民還使一些地方傳統的“精耕細作”逐漸被“懶人農業”所取代。重慶開縣臨江鎮種糧大戶孫昌武承農忙時要雇用30多個農民。他説:“以前農民種稻,秋收後要翻耕兩三次,為來年春耕保墑保水。可如今根本耗不起,勞動強度太大,上了年紀的人吃不消,這種增産措施只能放棄。”

“一號文件講現代化,可謂抓到了牛鼻子。”孫昌武感嘆道,下一步盼望農民老齡化問題引起重視,把更多勞力吸引到土地上來。

“大包大攬”吃不消 社會服務盼加強

“中央政策越來越好,農民流轉土地積極性提高了,接下來最盼望的就是把社會化服務搞好,解決種糧大戶‘大包大攬’的問題。”重慶彭水縣聯合鄉的農民何世素説。

作為當地一名大戶,何世素平時最操心的就是社會化服務不夠,自己甚至不得不花70萬元,買了30多臺農機種地,連呼“吃不消”。“提高種糧效率,關鍵靠機械化。但我們當地農機合作社規模太小,花錢也買不來服務。只能自己下血本砸錢。”

記者了解到,當地農機服務組織發展趕不上大戶增長的速度,目前耕地面積超過70萬畝,種糧大戶約120戶,然而只有1家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具只有15臺。何世素説:“10個大戶才能平分一臺農機,能搞出啥服務?”

重慶開縣趙家街道種糧大戶陳流江也有類似感受。“水稻種植對播種技術、農藥施用有很高要求,但縣裏植保合作社人才短缺,很多人不會用農機具,藥物配比也不精準。”

為解決植保難題,陳流江不得不自己組織20多人的勞務隊,育苗、播種、田間管理、收割、歸倉,“環環不落”、“親歷親為”。

他們表示,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覆蓋全程的社會化服務體係。隨著農地加速流轉,種地大戶不斷涌現,但相配套的農技推廣、農機服務、病蟲害防治、市場資訊、産品行銷等社會化服務發展滯後,大戶不得不“自操自辦”“大包大攬”,增加了成本。

“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我們非常支援,尤其關注強化公益性機構建設、培育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的好政策。”何世素等告訴記者,能否通過政府訂購、定向委託、補助獎勵等政策,滿足不同農戶對社會化服務的需求?”

———— 全文 ————

———— 收起 ————

01002005063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