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沒看過《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也很可能聽説過“謝耳朵”,這是中國粉絲對劇中主角,一個典型“智商爆表,情商清零”的理科宅男謝爾頓·李·庫珀的昵稱。除了《生活大爆炸》以外,近來熱播的《權利的游戲》、《紙牌屋》、《神盾局特工》等在中國也是大受歡迎。這種情形不僅出現在中國,如今,美劇熱已經擴展到全世界。
《生活大爆炸》
《權力的游戲》
《神盾局特工》
全世界都看美劇
他們喜歡的美劇
奧巴馬
扎克伯格
巴菲特
卡梅倫
霍金
《紙牌屋》
《權力的游戲》
《真探》
《絕命毒師》
《摩登家庭》
《絕望主婦》
《星際迷航》
電影産業日趨僵化,電視劇迎來第二個春天?
在好萊塢的影視歷史上,拍電影一直凌駕於拍電視劇之上。誰都知道,演電影周期短,名氣大,賺錢快。在一片“電視演員努力攀登電影高峰”的景象中,好萊塢正在上演着另一場熱火朝天的轉型大戲:美劇逆襲電影。《新電影》雜誌評論稱,“美國電視劇,並非一塊視覺文化的新大陸,但現在,它正以越來越考究的藝術品位,越來越奔放的自由創意,區別於日趨僵化的好萊塢電影業。它正在為我們打開一個鮮活的、具有創造力的窗口。”
2014年艾美獎最大贏家《絕命毒師》
主筆編劇文斯·吉裏根是大功臣之一
電影編劇收入越來越低,編電視劇更吃香
如今美國編劇行業的發展似乎也預示着同樣的趨勢。近日,美國西部編劇工會(WGAW)發布了2015年年報,從下圖來看,編劇行業總體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但是無論從編劇收入、受雇編輯人數、還是工會剩餘收入上, 電視業都成為拉動增長的主力軍,而電影業則一直在“拖後腿”。
一般來説,美劇編劇能拿到劇集收益的10%,但如果他同時還是該劇的製作人,收入就不可估算了。一季美劇帶給“掌舵者”收入甚至能超過1000萬美元,此外,每當該劇重播一次,編劇還能拿到相當可觀的專利費,綜合來看,一線美劇編劇一年的收入遠遠超過絕大部分一線美劇演員。
原因:電影是導演中心制,劇集則是編劇話語權大
1. 隨着網絡互聯技術和新媒體的進一步發展,付費有線電視、基礎有線電視和新興的視頻網站共同作用,使得電視劇的復興成為必然趨勢。
2. 美劇的成功與其工業化生産息息相關。首先美劇制播分離。在創作初期,通常由製片人在眾多的故事中挑選出他們認為最有潛力的劇本,拍攝一集“試播”,以觀眾的反饋來判斷這部劇的市場反應如何,是否有播出的價值。之後,採取每週播出一集、邊拍邊播這種投石問路的原則來進行製作。這樣的播出制度不僅可以避免拍完全劇再集中播出可能産生的虧損風險,也讓製作團隊能及時通過收視的反饋情況來調整劇情和人物設置。而這種收視率至上的原則,也使得美劇的市場競爭顯得異常殘酷。因而,一部電視劇成功的關鍵也就主要依賴於高質量故事的創作者——編劇。
越獄 第一季
真探 第一季
絕命毒師 一至五季
行屍走肉 第一季
犯罪心理 第一季
紙牌屋 第一季
以上這些成功的高分神劇背後都有着頂級的編劇團隊
3. 反觀美國電影,近年來“重視覺輕劇情”的現象日益嚴重,“好萊塢大片”也已成為“劇情簡單、場面宏大、製作豪華”電影的代名詞,影片往往簡單介紹故事的前因後果後,直接進入高潮,充斥着“簡單粗暴”的視覺刺激。然而視覺刺激是有限的,心靈震撼是無限的。特效再好,看多了也會厭倦。美劇的真切細膩正像一屢清風,吹散人們文化生活的燥熱。
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
機械戰警 2014
木星上行
超級戰艦
忍者神龜:變種時代
哥斯拉 2014
視覺絕對酷炫、劇情相對薄弱的“好萊塢大片”
有人説,現在是電視劇的“新黃金時代”,而好的劇本則是這個黃金時代的核心。電影導演往往掌控着一部電影的命運,而電視劇則是編劇的天下。觀眾對於好故事的需求鑄就了影視作品“內容為本”的原則。因此,正是好萊塢對於電影和電視劇的不同體製造成了如今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