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鍵分享

主打稿

2021年1月27日

  新華社北京1月27日電 題:全球新冠病例過億 世界呼喚勠力同心

  新華社記者

  一億!2021年伊始,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數超過了這個嚴峻的節點。

  無論是人口稠密的發達地區,還是地廣人稀的偏遠地帶,從熱帶的太平洋島嶼,到寒冷的南極考察站,新冠病毒已蔓延到全球各個角落。

  在與百年一遇大疫的戰鬥中,人類取得初步成效。當前,疫情遠未結束,一年來積累的“抗疫疲勞”、經濟承壓等問題還未緩解,病毒變異等新風險又開始浮現。盡管如此,隨著疫苗接種在全球各地推進,隨著合作抗疫日益成為世界主流聲音,人們堅信:億兆一心,“戰疫”必勝!

當疫情成為“億”情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新冠疫情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26日14時22分(北京時間27日3時22分),全球累計確診100032461例,死亡2149818例。記錄顯示全球累計確診病例數呈加速增長趨勢,從疫情開始到1000萬用時超半年,1000萬到2000萬用時43天,間隔多次縮短,從9000萬到1億僅用時16天。

  “這是一個嚴峻和令人震驚的節點。”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日前在回答新華社記者關于全球新冠病例過億的問題時説。

  2020年3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譚德塞説,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新華社記者 陳俊俠 攝

  這是2020年12月31日拍攝的空蕩的美國紐約時報廣場。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去年1月30日,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3月11日宣布新冠疫情具有大流行特徵。此後,疫情在北半球夏季一度有所緩和,但近來又出現反彈。

  2020年10月30日,一名男子走過法國巴黎街頭關門的電影院。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美國是累計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美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500萬,死亡病例超過40萬。在紐約,曼哈頓島中部的時報廣場曾因匯聚各國遊人被稱為“世界十字路口”,但疫情讓該地區人流量一度驟減80%以上,清冷的街道與擁擠的醫院對比鮮明。

  2020年3月20日,在英國倫敦的一家超市,一名女士從空蕩的貨架旁走過。新華社發(喬·紐曼攝)

  公共醫療係統幾近崩潰,醫療機構重症病床滿員、氧氣瓶告急,眾多患者等待床位;商店、餐廳、影院等場所門可羅雀;超市貨架空空如也,大批貨物因疫情無法及時運抵,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這是在多個疫情嚴重國家常見的場景。

  2020年12月21日,英國倫敦聖潘克拉斯火車站國際出發大廳內顯示,多趟“歐洲之星”列車被取消。新華社發(蒂姆·愛爾蘭攝)

  人類的生存發展史就是一部與傳染病的“鬥爭史”。14世紀中葉,被稱為“黑死病”的鼠疫曾席卷歐洲,當地約三分之一人口死于這場瘟疫;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流感,在全球造成幾千萬人死亡。進入21世紀以來,寨卡、中東呼吸綜合徵等新型傳染病又不斷對人類生命健康發起挑戰。

  這是2021年1月8日在以色列莫迪因拍攝的全面“封城”期間空蕩的道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吉爾·科恩·馬根攝)

  作為近百年來全球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新冠疫情影響范圍之廣、病亡人數之多、抗擊難度之大,歷史罕見。

  這是美國輝瑞制藥有限公司與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新華社發(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供圖)

  在歷次“戰疫”中,人類都會通過追蹤、隔離等公共衛生措施,加上疫苗、藥物等手段,最終控制疫情。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克爾克霍夫日前在分析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的得失時舉例説,歐洲許多國家在去年夏天曾將相關數據指標降到個位數,但由于到秋天後改變了防控策略,特別是耶誕節和新年期間人們交往增多,導致病例數又迅速上升。但只要用好各種疫情應對工具和措施,“新冠病毒可以被控制”。

“下半場”有挑戰更有希望

  站在過億節點展望全球“戰疫”,既不能忽視挑戰和風險,更應看到希望和信心。

  2020年12月28日,在意大利羅馬一家醫院,一名醫護人員接種由美國輝瑞制藥有限公司與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新華社發(阿爾貝托·林格利亞攝)

  病毒變異無疑是當前全球關注的一大挑戰和風險。自去年12月以來,英國、南非、巴西等多國報告發現了不同版本的變異新冠病毒。初步研究顯示,英國發現的變異病毒VOC 202012/01傳染性更強,世衛組織報告全球已有至少60個國家和地區發現感染這種變異病毒的病例。南非發現的變異病毒501Y.V2也已在多國現身。變異病毒的傳染性、所致疾病嚴重程度、對診療和疫苗接種的影響等仍待進一步研究,未來還可能出現更多變異。

  2020年8月14日,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加林市的新冠疫苗研究實驗室內,科研人員為生産由英國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制藥公司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做準備。新華社發(馬丁·薩巴拉攝)

  “這就像足球比賽下半場的換人,”瑞安説,“這會給病毒一些新能量,一些新動力,這增加了你面臨的挑戰。”

  這是2020年9月1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拍攝的“衛星V”疫苗針劑。新華社發(亞歷山大攝)

  “但這沒有改變遊戲規則,沒有改變我們為贏得勝利而需要做的事。”他強調,我們仍然要採取各種防控措施,只是隨著對手力量的變化,更應加倍努力。

  2020年12月29日,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阿維亞內達,一名醫務人員接種由俄羅斯研發的“衛星V”疫苗。新華社發(馬丁·薩巴拉攝)

  在抗疫“下半場”,人類需要面對的其他挑戰仍然不少。“禁足”“封城”等嚴格防疫措施會極大影響經濟民生,如何平衡防疫與發展、如何避免人們因“抗疫疲勞”而防控松懈等是橫亙在多國面前的待解難題。世界一些地方先前因經濟形勢所迫、民眾急盼回歸正常生活等原因“帶疫解封”,致使本已控制住的疫情反彈。

  2021年1月16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機場工作人員卸載首批由中國國藥集團生産的新冠疫苗。新華社發(普雷德拉格·米洛薩夫列維奇攝)

  挑戰雖在,希望已現。史上首次,人類在發現導致大流行病的病毒後一年內就研發出疫苗。疫苗研發通常耗時數年,但在去年年初科研人員分離出新冠病毒並完成基因測序後,全球各界勠力同心,現已有多款新冠疫苗獲批使用。

  2021年1月18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一名醫務人員展示中國科興公司生産的新冠疫苗。新華社發(巴巴耶夫攝)

  截至目前,美國輝瑞制藥公司與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合作研發的疫苗、美國莫德納公司研發的疫苗、英國阿斯利康制藥公司與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的疫苗、俄羅斯研發的“衛星V”疫苗,還有中國國藥集團、科興公司等企業研發的疫苗已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啟動大規模接種。

  2021年1月19日,在巴西聖保羅,醫務人員排隊等待接種中國新冠疫苗。新華社發(拉赫爾·帕特拉索攝)

  2021年1月22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蒙特貝洛市貝弗利醫院,醫護人員在“新冠病區”工作。由于新冠確診病例激增,南加州地區醫院的重症監護室空置率為零。新華社發(曾慧攝)

  中國新冠疫苗在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表現良好,並且在可及性、可負擔性等方面具有優勢,獲得巴西、秘魯、土耳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埃及等眾多國家青睞。

  在巴西亞馬孫雨林深處的一個小村莊,68歲的蒂庫納族老人伊莎貝爾·塞澤裏奧本月19日成為當地第一個接種中國新冠疫苗的居民。“我太感謝這支疫苗了!”塞澤裏奧用蒂庫納語激動地説。

  2021年1月19日,在巴西亞馬孫州塔巴廷加市,醫護人員為一名原住民接種中國新冠疫苗。新華社發(盧西奧·塔沃拉 攝)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日前表示,世衛組織主導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將在今年年內交付20億劑新冠疫苗,“疫苗正給予我們結束這場大流行的希望”。

共同命運需一心守護

  面對新冠病毒這個人類共同的敵人,各國人民生命健康從未如此休戚與共、緊密相連,打贏全球疫情阻擊戰,需要強化全球行動,深化全球合作。仍在肆虐的疫情,呼喚大國主動擔當、各國攜手而行,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2020年3月29日,在寮國首都萬象瓦岱國際機場,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走下飛機。新華社發(凱喬攝)

  “新冠疫情不會在乎國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日前説,“世界要跑在病毒前面只有一個方法——團結。”

  中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僅交出經得起歷史和時間檢驗的抗疫答卷,而且以實際行動助力全球“戰疫”。中國迄今已向150多個國家和13個國際組織提供抗疫援助,為有需要的國家派出36個醫療專家組,積極支援並參與疫苗國際合作,為全球抗疫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2020年4月4日,中國赴塞爾維亞抗疫醫療專家組在貝爾格萊德的基層發熱門診為門診主任特裏富諾維奇(中)更換防護標準更高的口罩。新華社發

  世衛組織助理總幹事任明輝説:“疫情發生後,中國第一時間發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資訊,參與全球防疫科研工作,向其他國家提供物資支援、分享抗疫經驗,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2020年12月10日,在埃及開羅國際機場,工作人員運輸中國研制生産的新冠疫苗。新華社記者鄔惠我攝

  在全球病例數過億之後的防疫“持久戰”中,國際合作尤需加強。面對北半球冬季以來出現的疫情反彈等新情況,各國需加強聯防聯控,共同構築全球抗疫防火牆;對于疫苗的分配,各方應就疫苗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加強協調,以期盡快在全球達到控制病毒傳播所需的疫苗接種率;對于新出現的變異病毒,全球科研人員需要攜手研究和分享資訊,盡早找到克制之道。

  2020年4月14日,在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工作人員搬運防疫物資,這批物資包括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紅外體溫計等。新華社記者 彭立軍 攝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迭戈分校醫學院教授斯蒂芬妮·斯特拉思迪指出,所有國家必須共同抗疫,“我們的強壯程度取決于最薄弱的環節”。

  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這一刻顯得尤為重要。總部位于日內瓦的各國議會聯盟秘書長馬丁·瓊貢説,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對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的鼓舞,其重要性必將被越來越多的實踐所證明。

 2020年5月26日,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在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指導新冠肺炎病房建設時,與當地一線醫務人員合影。新華社發

  病毒沒有國界,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的最有力武器。只要團結一心,人類終將走出至暗時刻,迎來“隧道盡頭的光芒”。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5日在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對話會上的特別致辭中所説:“寒冬阻擋不了春天的腳步,黑夜遮蔽不住黎明的曙光。人類一定能夠戰勝疫情,在同災難的鬥爭中成長進步、浴火重生。”(參與記者:彭茜、郭洋、張瑩、張墨成、劉亞南、劉曲、杜洋、聶曉陽、華義、郭威、張淼、鄭思遠、施洋、趙旭、馮俊偉、謝宇智、楊臻、宮若涵、周星竹、閆亮、尹南、趙焱、陳威華、倪瑞捷、陳晨、徐永春、唐霽、汪平、梁輝、王玉玨、王沛、黃堃)

———— 全文 ————

———— 收起 ————

高清圖集

  • 2020年3月11日,在瑞士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譚德塞説,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徵上可稱為大流行。新華社記者 陳俊俠 攝

  • 這是2020年12月31日拍攝的空蕩的美國紐約時報廣場。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 2021年1月22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蒙特貝洛市貝弗利醫院,醫護人員在“新冠病區”工作。由于新冠確診病例激增,南加州地區醫院的重症監護室空置率為零。新華社發(曾慧攝)

  • 2020年10月30日,一名男子走過法國巴黎街頭關門的電影院。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 2020年3月20日,在英國倫敦的一家超市,一名女士從空蕩的貨架旁走過。新華社發(喬·紐曼攝)

  • 2020年12月21日,英國倫敦聖潘克拉斯火車站國際出發大廳內顯示,多趟“歐洲之星”列車被取消。新華社發(蒂姆·愛爾蘭攝)

  • 這是2021年1月8日在以色列莫迪因拍攝的全面“封城”期間空蕩的道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吉爾·科恩·馬根攝)

  • 這是美國輝瑞制藥有限公司與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新華社發(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供圖)

  • 2020年12月28日,在意大利羅馬一家醫院,一名醫護人員接種由美國輝瑞制藥有限公司與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新華社發(阿爾貝托·林格利亞攝)

  • 2020年8月14日,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加林市的新冠疫苗研究實驗室內,科研人員為生産由英國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制藥公司合作研發的新冠疫苗做準備。新華社發(馬丁·薩巴拉攝)

  • 這是2020年9月1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拍攝的“衛星V”疫苗針劑。新華社發(亞歷山大攝)

  • 2020年12月29日,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阿維亞內達,一名醫務人員接種由俄羅斯研發的“衛星V”疫苗。新華社發(馬丁·薩巴拉攝)

  • 2021年1月16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機場工作人員卸載首批由中國國藥集團生産的新冠疫苗。新華社發(普雷德拉格·米洛薩夫列維奇攝)

  • 2021年1月18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一名醫務人員展示中國科興公司生産的新冠疫苗。新華社發(巴巴耶夫攝)

  • 2021年1月19日,在巴西聖保羅,醫務人員排隊等待接種中國新冠疫苗。新華社發(拉赫爾·帕特拉索攝)

  • 2021年1月19日,在巴西亞馬孫州塔巴廷加市,醫護人員為一名原住民接種中國新冠疫苗。新華社發(盧西奧·塔沃拉 攝)

  • 2020年3月29日,在寮國首都萬象瓦岱國際機場,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走下飛機。新華社發(凱喬攝)

  • 2020年4月4日,中國赴塞爾維亞抗疫醫療專家組在貝爾格萊德的基層發熱門診為門診主任特裏富諾維奇(中)更換防護標準更高的口罩。新華社發

  • 2020年12月10日,在埃及開羅國際機場,工作人員運輸中國研制生産的新冠疫苗。新華社記者鄔惠我攝

  • 2020年4月14日,在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工作人員搬運防疫物資,這批物資包括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紅外體溫計等。新華社記者 彭立軍 攝

  • 2020年5月26日,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在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指導新冠肺炎病房建設時,與當地一線醫務人員合影。新華社發

01002005063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
01002005064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