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鍵分享

主打稿

2021年12月31日

  新華社北京12月31日電 題:“讓我們一起向未來”——聆聽習近平主席2022年新年賀詞

  新華社記者霍小光

  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準時聆聽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新年賀詞。

  從“國家盤點”中觸摸生活的溫度,于字裏行間找尋奮鬥的身影,在溫暖的話語裏獲得心靈鼓舞。大家也從視頻中努力分辨著,書架上的照片上新了沒有。那是“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寫照,也是“時間都去哪兒了”的答案。

  人們排隊進入中共一大紀念館參觀(2021年11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文之為德也大矣。今年的賀詞不同以往。開篇並未寫“實”敘“事”,而是審“時”觀“勢”。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拉開“回首這一年”的時空序幕。正因如此,從年頭到年尾,你我所有的付出、奉獻、收獲,都擁有了創造歷史的價值,也終將被歷史銘記。

  聆聽賀詞,我們讀出了中國智慧。

  回首這一年,習近平主席説,不僅有“看到的中國”,還有“感悟到的中國”。“感悟”,透射出中華文明獨特的光彩。它們都是真實的中國。

  惟人參之,性靈所鐘。哲學運思和人文情懷,在天地四時新故相推之際,尤顯東方智慧的博大精深。

  時勢造英雄。這一年,有很多難忘的中國聲音、中國瞬間、中國故事。“無數平凡英雄拼搏奮鬥,匯聚成新時代中國昂揚奮進的洪流。”習近平主席的話展現了中國人的精神主動,揭示了時與勢在我們一邊的真諦:欣欣向榮為果,堅韌不拔才是因。

  聆聽賀詞,我們聽到了中國態度。

  那是對待歷史的態度——

  面對嘈雜的世界,中國旋律清晰而響亮:“建黨百年”“歷史決議”,兩件大事,同一主題。

  老黨員在浙江嘉興南湖湖心島停泊的南湖紅船旁留影(2021年7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經千難而百折不撓、歷萬險而矢志不渝”。習近平主席説,七月一日,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感慨係之。聽到這裏,不禁聯想到72年前的開國大典。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歷史征程風雲激蕩。

  時空跨越,眼前又浮現出4年前那一幕:新時代領路人面對黨旗莊嚴宣誓。身後的一大代表群像浮雕栩栩如生。那一刻,是訴説也是告慰,是回首更是前行。

  “踔厲奮發”——賀詞中的這個詞,古代典籍中也寫作“踔厲風發”,意為精神振奮、鬥志昂揚。十八大以來,在媒體公開發表的習近平總書記文稿中,這個詞第一次出現。

  祖國語言傳承民族精神。

  15年前,正值建黨85周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刊物上發表文章闡發紅船精神,用到過這個詞。

  98年前,孫中山先生在《中國革命史》一文寫道:“踔厲奮發,各盡所能,有此成功,非偶然也。”

  百年成就使人振奮,百年經驗給人啟迪。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成功?因為他有將百年的時空能量,壓縮進一個新起點的魔力。現在,這股巨大的能量開始迸發,衝開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

  在歷史中認識歷史,從歷史中把握未來,這就是歷史主動和歷史自信,也是永遠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的秘訣。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3)“讓我們一起向未來”——聆聽習近平主席2022年新年賀詞

  這是2021年5月13日拍攝的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那是對待事業的態度——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習近平總書記曾借用莊子名言表達對偉大事業的崇敬與責任。今天,他又以“致廣大而盡精微”,表明對事業的定力和耐心。

  盡小者大,慎微者著。簡與巨,大與細,這是辯證法,又是事業觀。突然想明白了,為什麼在中國能夠上下同欲?因為我們在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傾心於共同的事業。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盡精微”亦是成事之道。偉大的事業注定不會一馬平川。中國人民經受的艱難困苦還少嗎?面對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強精神、講策略、增本領,勝利就終將屬于我們。

  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高川鄉茅香村群眾林興聰(右二)、李蕓香(右三)和家中的老人、孩子在重建中的住房前留影(2009年1月25日,新華社記者江毅攝);下圖為林興聰(後右三)、李蕓香(後右四)一大家13口人在房前留影(2021年5月4日,新華社記者江宏景攝)。新華社發

  那是對待人民的態度——

  習近平主席説:“大國之大,也有大國之重。”重字重千鈞。既是重擔,也是重心。

  9年賀詞,“人民”二字出現80余次,居詞頻首位。

  “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一句家常話,道出人民情。領袖用“可親可敬”形容人民,人民當然也用可親可敬表達愛戴。

  “總書記,您平時這麼忙,還來看我們,真的感謝您。”

  “我忙就是忙這些事,‘國之大者’就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這是廣西桂林市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2021年4月2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今年4月,總書記同廣西村民王德利的對話,就是這一年到頭的最好注釋。

  今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説:“千頭萬緒的事,説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去年此時他説:“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

  前年此時他説:“大家跟我説了很多心裏話,我一直記在心上。”

  ……

  轉眼就快十年了!上任伊始,誓言鏗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讓大家過上更好生活,我們不能滿足于眼前的成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賀詞中這句話,是昨天的總結,更是明天的承諾。

  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內的望海樓(2021年8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那是對待自然的態度——

  賀詞中提到了黃河、長江、青海湖、雅魯藏布江,也提到了南水北調工程、塞罕壩林場,還有雲南大象北上南歸、藏羚羊繁衍遷徙。

  這是2021年6月7日在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夕陽彝族鄉拍攝的野象(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共10次赴京外考察,每一次都談及生態,強調“敬畏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生態文明不只是環境保護這樣簡單。

  “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這是哲學家習近平對人類命運的終極眷注,是對馬克思“人靠自然界生活”論斷的時代表達,對中國古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的創新發展。

  聆聽賀詞,我們看到了世界前景。

  這一年,習近平主席同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通話79次,以視頻形式出席重大外事活動40起。

  “世界各國風雨同舟、團結合作,才能書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這是中國人民向世界人民的新年問候,這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道大道。

  再過一個多月,中國將為世界奉獻一屆奧運盛會。

  習近平主席在賀詞中宣告:“世界期待中國,中國做好了準備。”

  北京即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舉辦過冬季奧運會的城市。這是中國人民的光榮,也是奧林匹克運動的光輝。

  “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就在今年7月,國際奧會決定,在奧林匹克格言中加入“更團結”。100多年前,顧拜旦建議設立的格言第一次做出修改。

  這就是時代的洪流,這就是人類的未來。

  這是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正式發布。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一起向未來”——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主題口號。

  “讓我們一起向未來!祝福國泰民安!”習近平主席充滿希望的話語,展現了中國人民追求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崇高理想,表達了中國人民共克時艱、共創未來的堅定決心。

  力量生于團結,幸福源自奮鬥。

  新年,你好!新征程,邁步!

高清圖集

  • 2021年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慶祝大會現場放飛氣球。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 遊客走進福建武夷山朱熹園參觀(2021年3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 觀眾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2012年12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 這是2021年4月13日拍攝的岳麓書院。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

  • 這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19年6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 演員在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終評演出上表演《唐宮夜宴》(2020年10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 位于孔子故裏山東曲阜的孔子博物館開館試運作(2018年11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 嘉賓在觀看北京海澱區民族小學書法社團活動(2019年5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蓮芬 攝

  • 夕陽映照下的福州三坊七巷文化歷史街區(2021年7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 遊人在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遊玩(2020年10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 遊客在福州三坊七巷遊玩(2021年2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 在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新仁苗族鄉化屋村麻窩寨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苗族繡娘楊文麗整理苗族服飾(2021年2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 這是北京冬奧會(左)與冬殘奧會金牌。2021年10月26日,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獎牌在北京發布。新華社發(北京冬奧組委供圖)

  • 演員在西湖景區進行的G20杭州峰會文藝演出《最憶是杭州》中表演《難忘茉莉花》(2016年9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 亞洲文化嘉年華活動在北京“鳥巢”舉行(2019年5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建力 攝

  • 這是2021年7月12日拍攝的正定古城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 攝

01002005063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
01002005064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