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陳天先生《中國祭天文化》考證,中華民族最初的神人,是新石器時期中晚期的女媧神。這一形象,反映了母系氏族社會母權至上的文化特徵。
齊家文化這一時期的神人古玉,大多都代表的是女性,可將她稱之為史前人類的“大祖母”,是女權象徵。這與先民在生産力水平不發達情況下,對人這一第一生産力的高度重視有關。體現於對生殖繁衍的高度崇拜。
北京古玉文化館藏“齊家文化男女複合體嵌綠松玉神人”,不僅形象反映了上述觀點,而且其內涵更加豐富。讓我們來解讀男女合體神人的文化密碼。
該藏品為圓雕,體型碩大,神人造型為男後女前蹲坐姿,男雙臂自後至前環抱女胸腹部,雙手落於女雙乳之下,誇張表現女神有孕的腹部和豐滿的臀部,男神以綠松石鑲嵌凸顯雙目。
它是男女複合體,顯示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的過渡,已到齊家文化中晚期。女性在前,可見女權的地位仍高於男權。女性隆起的腹部,顯示了女神有孕,連同豐滿的乳房,是對女性在生殖方面作用的顯示。這個複合體,更是男女交媾情景的真實寫照。説明史前人類,已認識到生殖繁衍中男神的重要作用。
這件藏品,還反映出了另一重要信息:人類精神崇拜已到以自然人為神來崇拜的時期,所崇拜是部落首領、巫與覡。巫為女性,覡為男性。在母系社會時期,巫主覡次,他們統一於一人身上,能與神靈溝通,傳達神的意念,為族人消災祈福。
這個玉石器上神人雙目以綠松石鑲嵌來體現,有如下意義:
其一,凸顯遠古先民對認知世界的渴望。渴望視覺神經高度發達,能夠目遇一切,洞穿一切。它與三星堆文明青銅器對岷山“縱目人”縱目突出的誇張呈現,有極密切的淵源關係。
其二,這種嵌綠松工藝,充分體現了齊家人尚玉範圍之廣。齊家先民們對玉材的認識,除了甘肅各地優質地方玉,一定量的新疆和田玉料,同時,綠松石也引入了先民玉石材的認知範圍,可見文化交流與共融的範圍,已逐漸擴大。
其三,從美學價值看,該藏品反映,齊家古玉具有獨特美學價值源。由於受當時生産力水平所限,制玉工藝相對簡單,工具多以石、骨、木為主,所以其紋飾以簡、少、粗、拙、緩為主,基本是寫實倣生造型。
這種工藝相對而言簡單的藝術品,正好與先民古樸、純拙、簡淡的精神世界相得益彰,反而創造産生了史前藝術獨特的美學價值,並與彩陶文化一道,深深影響着此後數千年的中華藝術長河的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