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鍵分享

主打稿

2019年1月8日

這是1月8日拍攝的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會場。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題:見證中國創新磅薄動能——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五大看點

新華社記者董瑞豐、胡喆、張泉

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劉永坦、錢七虎摘取我國科技界最高獎勵。大會現場全體起立對兩位最高獎獲得者鼓掌、致敬;最高獎獲得者在主席臺就座並為其他獎項獲得者頒獎……這是一個國家對科研工作者的最高禮讚,這是一個民族對科技追求的最佳注解!

透視2018年度國家科技大獎,蛻變的種子不斷孕育,創新的磅薄動能正在持續迸發。

1月8日,劉永坦(前右)、錢七虎(前左)在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看點一:磨“劍”礪“盾”,最高獎頒給大國重器鑄造師

一個為祖國海疆裝上“千裏眼”,一個潛心鑄造“地下鋼鐵長城”。劉永坦和錢七虎,國之重器的兩位“大工匠”,一同成為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千裏眼”是國之利劍——

海波翻騰,寒風蕭瑟,面對6000平方米大小的雷達天線陣,年過八旬的劉永坦神採奕奕。這是被稱為“千裏眼”+“火眼金睛”的新體制雷達,不僅“看”得更遠,還能有效排除雜波幹擾,發現超低空目標,對航太、航海、漁業等有著重要作用。

為了這“不可或缺”,劉永坦曾面壁20余年。

關鍵技術無處可尋,一度被認為是異想天開,但劉永坦始終堅信,路能靠自己走出來。一場從零起步的攻堅戰,不僅破解了諸多瓶頸難題,更讓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該技術的國家之一。

“地下長城”是國之堅盾——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為加強防護工程的抗核打擊能力,30多歲的錢七虎受命設計飛機洞庫防護門。

沒有現成技術,他靠自學整理出十萬多字外文資料,國內少數單位擁有大型電腦,他利用別人吃飯、睡覺時間“蹭”設備,最終解決了大型防護門在核爆後變形打不開等問題,設計出當時我國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地下飛機洞庫防護門。

矛越強,盾愈堅。海灣戰爭後,錢七虎敏銳察覺到小型鑽地核武器對深地下防護工程的威脅,率先開展抗鑽地核爆防護的研究。幾十年來,錢七虎帶領團隊為人員、武器穿上“防彈衣”,為首腦指揮中樞、戰略武器安上了“金鐘罩”。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從錢學森、鄧稼先,到袁隆平、金怡濂、程開甲等歷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每一件大國重器、每一項重大創新的背後,無不凝聚著一代代傑出科學家的心血智慧。

劉永坦説,這一獎勵是無上的光榮,更是沉甸甸的責任。科技創新本質上是人才驅動,一定要讓願意創新、有創新能力、取得創新成果的人得到社會更多的尊重。

薛其坤院士在北京清華大學的實驗室裏(2015年5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李文攝

看點二:“諾獎級成果”,基礎研究連續第6年有公認突破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國際物理學界的前沿熱點,許多科學家相信,相關研究將加速推進信息技術革命。它的國際首次實驗發現,誕生在中國。

論文當年在美國《科學》期刊發表後,被國際凝聚態物理學界公認為近年來最重要的發現之一。物理學大師楊振寧評價:這是從中國實驗室裏,第一次發表出了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

薛其坤院士領銜的清華大學和中科院物理所實驗團隊因此獲得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是繼鐵基超導、多光子糾纏、中微子振蕩後,我國物理學再次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曾9度空缺的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到2018年度已連續6年産生獲獎者。這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我國基礎研究近年來接連取得公認的重大進展。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必先提振基礎研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通過一係列改革,進一步加強對基礎研究的持續穩定支援。從衡量基礎研究的重要指標——國際科技論文來看,數量不斷增長,多年穩居世界第二位。

“我國基礎研究總體處于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係統能力提升的重要階段。”薛其坤説,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與世界科技強國相比,我國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依舊存在明顯差距,廣大科技工作者還要再接再厲,接續奮鬥。

在他看來,日益強大的國力、良好完善的科技政策、科學係統的科技規劃、催人奮進的創新氛圍,是實驗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基礎和保障,“我們的成果與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成就密不可分”。

實驗團隊的五位主要完成人平均年齡48歲,他們瞄準同一重大科學目標,各有所長但相對獨立。“中國的基礎科研正處在一個黃金時代,做基礎研究的人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做出無愧于時代的貢獻。”團隊成員、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呂力説。

俯瞰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2017年11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看點三:聚焦關鍵技術,用創新支撐“強國夢”

鋼鐵,工業的脊梁。長期以來,我國鋼産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高速列車的耐磨輪軌、輸送海底石油的無縫鋼管等高品質特殊鋼還依賴進口,一個重要原因是不掌握電磁攪拌係統的核心技術。

羅安院士領銜的“湖南大學電能變換與控制創新團隊”歷經20多年攻關,成為該領域的世界排頭兵,成果應用于武鋼、寶鋼等國內外160多家鋼鐵企業。他們獲得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的榮譽。

地基,建築之“根”。我國工程建設規模長期居世界首位,但國內大量分布著各種軟弱地基,如何夯實基礎,是工程建設中亟待解決的難題。

自稱“大半輩子跟泥巴打交道”的浙江大學龔曉南院士,近30年來不斷突破傳統地基處理技術瓶頸,成果在京津城際高鐵、京滬高鐵、浙江杭寧高速公路等許多重大工程中成功應用。他負責的“復合地基理論、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科技界的共識。

從發現全球最大的整裝礫岩油田到我國首個大型海上風電場並網穩定發電,從汽車智能駕駛輔助係統打破國外壟斷到永磁牽引係統應用于350公里/小時的高速列車上,近年來,一係列技術創新有力支撐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

“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羅安説,科技工作者要敢于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2016年12月18日,雲南景洪水電站使用中國原創並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水力式升船機,實現瀾滄江航道上的船只首次過壩。這是船只上行到上游水位準備駛出升船機承船廂。 新華社發

看點四:民生“可感度”高,科技要讓生活更美好

湖北荊州一塊幾百畝的地裏種植了新品種高産黃瓜。淩晨三點多,大家頭戴探照燈,正組織集體採收,辛勞中洋溢著欣喜。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黃三文也加入採收隊伍中。“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科技成果落地的欣慰,這也是我未來進一步研究的動力。”黃三文回憶當時的情景。

科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

肺癌,癌症中的頭號殺手,外科切除是根治早中期肺癌的關鍵。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何建行通過技術革新,創建肺癌微創治療體係,病人通常術後數小時就可下床,3天後可出院。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高俊平團隊多年來針對月季、菊花和百合三種主要花卉,創建了種植布局優化、良種篩選繁育、高質高效栽培、採後貯運保鮮等全産業鏈技術體係,讓更多鮮花走進千家萬戶。

科技創新將有效促進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從生態環保到災害防治,從農業育種到衛生健康,2018年度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中,面向改善民生和生態環境建設的科技創新成果涌現,是對“科技讓生活更美好”最充分的詮釋。

“這些年來,我國科技體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研條件有了極大改善,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科技工作者也開始陸續挑戰國際高度。”高俊平説,未來要進一步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科技創新的落腳點,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馮江華(右三)在指導地鐵永磁直驅電機試驗(2016年3月21日攝)。 新華社發(劉亞鵬 攝)

看點五:更多企業“登臺亮相”,創新主體地位還要不斷強化

瀾滄江上汽笛響,各國商船來往忙。

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高級顧問馬洪琪院士帶領團隊,研發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世界上首座水力式升船機,打通了瀾滄江—湄公河水運主通道,為境內外船舶提供便捷快速的服務。

“中國發明的水力式升船機,從原理上突破了傳統升船機的技術瓶頸,更具技術優勢,是升船機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事件。”國際水運界權威組織國際航運協會內河委員會主席菲利普·裏戈教授這樣評價。

越來越多的企業出現在國家科技獎的舞臺。

據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統計,本次科技進步獎獲獎單位中共有303家企業,佔獲獎單位總數的47%,其中民營企業數量超過了國有企業,龍頭骨幹企業表現尤為突出。

華為公司完成的新一代刀片式基站,在超過170個國家商用部署,三年累計銷售收入達2788億元。濰柴動力結束了我國缺少重型動力總成核心技術的歷史,産品國內市場佔有率達70%,産銷量世界第一。

“國家科技進步獎134項通用類獲獎項目,75%的項目有企業參與,其中三分之一的項目由企業牽頭完成。”獎勵辦有關負責人説。

針對企業在創新研發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擾,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科技部將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係,支援民營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同時鼓勵支援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任務。

從科研機構到企業,從跟蹤模倣到同臺競技,從量變到質變……在全球創新賽場上,我國正在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科技成果,服務國家發展,增進人類福祉,並將繼續創造新的更大奇跡。(參與記者:淩軍輝、荊淮僑、楊思琪、謝櫻)

———— 全文 ————

———— 收起 ————

高清圖集

  • 這是1月8日拍攝的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會場。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 1月8日,劉永坦(前右)、錢七虎(前左)在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 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 薛其坤院士在北京清華大學的實驗室裏(2015年5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李文攝

  • 俯瞰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2017年11月2日攝)。 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 2016年12月18日,雲南景洪水電站使用中國原創並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水力式升船機,實現瀾滄江航道上的船只首次過壩。這是船只上行到上游水位準備駛出升船機承船廂。 新華社發

  •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馮江華(右三)在指導地鐵永磁直驅電機試驗(2016年3月21日攝)。 新華社發(劉亞鵬 攝)

速覽!一圖了解2018年度國家科技獎勵概況

2018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01002005063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
01002005064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