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霞浦:小苗苗長成海産新貴-新華網
董志安介紹,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是鹽漬海帶苗産品。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語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體 新華網,讓新聞離你更近!
推薦:泉州在線福建省衛健委福建省人防辦
新華社新華網新華網客戶端公司官網 證券代碼: 603888 新聞熱線: 0591-87381859
原創報道融視頻交互式報道新華訪談新華雲直播“飛閱”新福建海峽兩岸鄉村振興法治福建熱點專區推廣信息

霞浦:小苗苗長成海産新貴

2024-10-11 11:28:00 來源: 福建日報
字體:

  一次偶然的機會,霞浦海帶養殖戶發現,原本用於大海帶養殖的海帶苗,烹煮後口感軟糯、嫩滑鮮爽,擁有和大海帶全然不同的風味。乘着電商的東風,昔日採苗分苗後棄之不用的海帶養殖下腳料,現在成了新晉佳肴,從而撬動又一增收支點。

  7月11日召開的全省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會議強調,要堅持産業強海,進一步構建現代海洋産業體系。牢固樹立和踐行大食物觀,大力發展現代海洋漁業,更高水平建設“海上糧倉”。海帶苗新産業的崛起,讓霞浦更有底氣築夢深海。

  攻關育種 變廢為寶

  作為“中國海帶之鄉”,霞浦與海帶産業已結下近70年的深厚情緣。不過,海帶苗産品真正形成産業規模,卻是近幾年才發生的新鮮事。

  海帶苗與大海帶有何不同?走進福建一嘉海帶苗業有限公司,只見大海帶葉片茁壯肥厚,長近3米,色澤深褐;海帶苗則質地柔嫩,長約30厘米,通體更加翠綠。

  據該公司董事長董志安介紹,海帶苗是未成熟的海帶孢子體,又被養殖戶稱為嫩苗海帶、嫩海帶、小海帶等。以前,海帶苗僅有一部分用於分苗培育大海帶,剩餘部分往往用作鮑魚養殖飼料,或者直接銷毀。

  2016年前後,有養殖戶發現了意外之喜——海帶苗燙火鍋特別好吃。

  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養殖戶在霞浦縣下滸鎮(外海)、沙江鎮(內海)試點養殖海帶苗取得成功。但是,要想規模化養殖,還面臨苗種供應不足的問題。

  董志安從事海帶養殖逾40年,曾參與研發選育“黃官1號”“海嘉1號”等新優品種,有着豐富的良種培育經驗和技術優勢。

  在中國海洋大學、福建省水産研究所等單位專家的助力下,2019年,歷經4個多月的攻關,“一嘉海帶冬苗”成功問世。該品種徹底改變了傳統海帶苗只能在夏秋季節育種的歷史,實現一年兩次供苗,從而滿足各季節産品需求。

  冬苗的問世,讓養殖戶可以分批下海進行養殖,而前序工作則交由一嘉公司完成。董志安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海帶苗育苗的歷程。每年5月,工作人員便着手挑選符合性狀特徵要求的海帶當作種海帶,在海區養殖。7月,種海帶被運送至室內車間培育。一嘉公司的車間處於智能化運行狀態,可實現自動控溫降光調節,確保種海帶在最適宜的條件下度過盛夏。9月底10月初,當孢子囊發育成熟,工作人員開始採苗,放置在低溫環境內培育,直至幼苗長至4厘米長。

  11月25日前後,海區水溫降至20攝氏度,養殖戶購入苗種,下海養殖。再等待些許時日,到其長至50厘米長時進行采收,是為新鮮海帶苗。

  來年1月,夏苗采收基本完成,此時便輪到冬苗登場,4月上旬收成結束。無論夏苗還是冬苗,一個生長周期均可采收3次。

  目前,霞浦專門養殖海帶苗的海域主要集中在三沙鎮虞公亭、古桶、隴頭3個村附近,今年累計種植量達20萬片,繼續呈現連年增長的良好態勢。

  抓住風口 技術升級

  一面是培育端加速發力,另一面則是市場端頻頻叫座。自2020年起,霞浦海帶苗開始在市場上聲名鵲起。海底撈披露的數據顯示,近3年來該企業已在霞浦、連江兩縣批量採購4800噸海帶苗作為“8秒海帶苗”食材,採購金額達上億元。

  “這正是海帶苗市場熱烈反響的縮影。”董志安介紹,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是鹽漬海帶苗産品。在加工廠,海帶苗經過漂洗、燙煮、濾水、拌鹽、脫水等一系列流程,按每箱20至25公斤的規格進行分裝,最後送至冷庫保存,等待銷售。該産品廣受線下商超、餐廳等歡迎。

  養殖戶開始享受到新産品的紅利。新鮮海帶苗的單斤收購價由去年的0.8元至0.9元漲至今年的1.5元,鹽漬海帶苗收購價增長了30%以上。扣除苗種等成本,海帶苗養殖利潤可達150元/片,效益超過傳統海帶養殖。

  “一路走來,黨委政府在深化産學研合作機制、生産用電、土地用海審批、稅收、金融貸款等方面&&了系列扶持舉措。”董志安感慨道。

  2021年7月,當地舉辦了海帶新産業發展論壇。其間,食用海帶苗與海帶苗種被正式區分開來。與會人員還圍繞種苗繁育、養殖技術、行業標準制定等問題展開研討並達成共識。當年9月,霞浦縣農副産品産業協會發布了《霞浦鹽漬海帶苗》團體標準,在縣域範圍內明確了對鹽漬海帶苗生産加工過程的品質管控要求。

  今年以來,海帶苗相關團體標準制定工作又有新進展。4月,福建省水産加工流通協會聯合霞浦縣海帶協會在霞浦召開會議,分析了我省海帶苗産業的現狀和問題,認為應進一步明確海帶苗的定義,以規避常規養殖海帶或裙帶菜切邊冒充海帶苗;應盡快制定&&《海帶苗鹽漬加工産品》團體標準,促進我省海帶苗産業高質量發展。

  5月30日,中國藻業協會組織專家針對《海帶苗新鮮原料品質分級》召開團體標準立項研討會,對原料的來源、形態、規格、養殖周期等進行深入分析,最終確立品質分級評價指標和量值,形成了《海帶苗品質分級》團體標準,將助力海帶苗産業進一步轉型升級。

  作為第十四屆霞浦縣政協常委、霞浦縣商會副主席,董志安已提交“關於打造全國海帶苗良種産業園的建議”等一系列報告。他期望用更多新優品種為海帶苗産業提供資源保障。(記者 尤方明 通訊員 陳秀靜 李巧鴻)

[責任編輯: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