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蚊蟲活動更趨活躍,被叮咬後不僅痛癢難耐,一些蚊蟲還可能導致傳染病或嚴重感染。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中藥師曾茂貴提醒説,對蚊蟲滋擾“防大於治”尤為重要。
曾茂貴介紹説,中藥驅蚊具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我國民間自古以來就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的説法。許多古籍中記載的驅蚊中藥,如艾草、菖蒲、薄荷、藿香等,在今天仍然是驅蚊的有效手段。這些植物含有的揮髮油成分具有很好的驅蚊效果,且對人體相對安全。
市民可以根據個人體質和需求,調整中藥材配方和使用方式,以發揮最佳驅蚊效果。小兒驅蚊配方為艾葉、紫蘇、丁香、藿香、薄荷、陳皮各5克;成人驅蚊配方為金銀花、艾葉、紫蘇、丁香、藿香、薄荷、陳皮各8克。兩方草藥均芳香除穢,艾葉溫經,紫蘇、丁香、陳皮理氣健胃,藿香祛暑,薄荷透疹,金銀花清熱解毒。諸藥合用能和中固表,清熱解毒,驅除蚊蟲。
需要注意的是,中藥驅蚊雖好,但孕婦忌用,對本方中藥過敏者禁用。另外,中藥香囊的香氣一般能維持一個月,一旦香味沒有了,驅蚊效果就消失了,此時需要更換新的香囊。(記者 張靜雯 整理)
[責任編輯:程立葳]